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与文化商业业态引导

2020-10-21 09:11张海燕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9期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

【摘要】新时期,国家和政府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同时,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本文主要结合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与文化商业业态引导展开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与文化;商业业态引导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20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甘肃旅游经济时空差异分析与品牌形象传播研究”(课题号:2020A-293)。

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与文化商业业态的构建和形成发展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阐述了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与文化商业业态的关系,并叙述了业态引导中的振兴机制,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和文化商业业态类型做出详细分析。

一、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与文化商业业态的关系

我国的经济发展日益繁荣,文化发展也迈向新的阶段。近年来,我国对于历史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基于环境保护这一大的纲领性政策,對一些城市功能已经衰退或者消失的历史建筑及街区产生了新的影响。为了提高城市发展的活力,为了将城市中的文化底蕴挖掘出来,并将其作用于城市居民的文化建设中,可以借助多样化的城市活动和相应的历史文化街区实现各种文化活动的发展,这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底蕴整体性挖掘及保护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旅游和文化的振兴策略,如何对旅游经济和相应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在进行历史遗产和文化传统以及历史文化建筑及当代的旅游发展和经济需求,能够更直观地反映出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业态。

二、业态引导中的振兴机制

实际上,结合我国多个城市推崇的振兴政策,应当结合历史文化街区的内部和外部进行多重的增长性的保护,所采取的机制和策略,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业态类型和相应的管理,引导策略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历史文化街区与城市其他方面的街区有本质性的不同,主要是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城市文化以及群体性的文化记忆,基于此,应当注重对街区的功能和经济的振兴,做好历史文化的保护性开发,可以结合传统振兴和更新振兴及变革振兴来做好振兴工作。其中,应当结合传统振兴和更新振兴进行内部振兴,变革振兴要做好外部振兴的应用实践。

(一)传统振兴

所谓传统振兴,基于具备一定历史传统的文化街区将具备传统经济活力的街区进行振兴,包括北京香山买卖街和福州三坊七巷以及湖州衣裳街等。其中,北京香山买卖街全街多为家店商铺;福州的三坊七巷包括印刷和装裱以及古旧书法等传统商业;湖州衣裳街主要是有众多的衣裳店,在明清时期得以繁荣发展。在这些文化街区中进行传统振兴,包括对多种业态的振兴和加强,确保街区的文化灵魂得以体现,也能够将所在街区的传统品牌进行打造出多样化的格局,为实现历史传统的延续和保护提供了更多可能。

(二)更新振兴

所谓更新振兴,主要是街区传统的功能,包括居住和工业等功能已经有所衰退,基于当前的市场发展形势,多个已经自发地进行功能和经济结构的更新,确保其能够焕发出更大的活力。在街区的振兴过程中,政府应当做好积极有效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帮助这些街区获取到更多的外部资金,确保多个街区朝着更加完善的经济结构转换,包括纽约苏荷工业区现在已经转变为全面的综合功能区,为传统街区的更新振兴提供了可能,包括北京的南锣鼓巷和上海田子坊等多种历史文化街区。

北京的南锣鼓巷跟传统印象的北京胡同有太多的相似性,基于我国对于文化体制改革政策日益深入和文化领域的活跃发展,这里已经集聚了多种艺术创业者,包括酒吧、咖啡等多种商业化的平台。同时,上海田子坊在基于传统街区的功能性基础上,已经逐渐发展成为艺术创作氛围浓厚的文化地区,包括设计、艺术品、陶瓷、摄影和画廊等多个领域,这些街区的发展也实现了更新振兴。

(三)变革振兴

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与商业业态引导过程中,还包括变革振兴,变革振兴是基于传统振兴和更新振兴基础上的延伸,变革振兴更多的是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业态进行强制性的功能和经济结构及产业的调整,允许、鼓励并强化在历史街区形成全新的功能。变革振兴更多的是基于短期内难以实现自身经济活力复苏的街区的变革,和历史文化街区的重建和复兴,其中包括有成都的锦里,这一商业街区在西蜀时期和秦汉三国时期曾闻名全国,随着历史文化历史潮流的变化和发展,这一街区已经成为普通的旧民居,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一街区已经形成了市民游憩和游人旅游的文化商业街区。

三、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和文化商业业态类型

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和文化商业业态,其中更多的包括有主导业态、关联业态、更新业态和配套业态等多种类型。

(一)主导业态和关联业态

随着历史的发展,在新时期,历史文化街区的本质能够将社会发展历程进行物质空间和文化内涵的表现及表达。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空间,借助历史遗迹建筑和街道的形态做出表现,而相应的文化内涵,需要传承前人的活动来体现。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保护和传承都有着较为紧密的文化和经济活动,这对于街区的业态更新有很重要的影响,主导业态可能在经济收益上有所欠缺,但是文化内涵更多的是通过这一业态来进行表现。很多时候,传统商业的留存数量与历史文化之间的关联不是很大,这都需要主导业态进行相应的补充,关联业态对于传统业态的延续,可能包括有街区博物馆和展览馆等,还包括茶楼酒肆等不同的街区型形态。传统业态与关联业态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传统业态与历史文化有紧密的联系,能够有效地将街区的历史文化感表现出来,并帮助历史文化街区实现振兴。

(二)更新业态

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和传承性保护并不是一种固定的、僵化的模式,更多的是基于市场发展形势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此帮助后人感悟历史和文化内涵。所以,除了主导业态之外,还应当注重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业态进行更新和调整,结合市场发展形势,更新业态有可能会发展起来,也有可能会逐渐消失。结合新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传承本质,应当做好对街区更新业态的慎重选择,结合历史发展形势和当前的文化需求及市场规律,做出历史传统文化的变革性发展,以此将时代需求和特色表现出来,帮助更多的人们感受到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文化底蕴,促进历史文化街区的振兴。

(三)配套业态

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过程中,除了主导业态、关联业态和更新业态之外,还应该注重对历史文化街区经济活力的展现,主导业态、关联业态、更新业态能够实现对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特性的延续及保护,同时,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注重相应开发出多元化的商业业态,也就是配套业态,其中包括连锁快餐店和音像店,以及咖啡馆和服装店等配套业态。这些业态类型可能历史文化街区蕴含的文化的关联性不是很大,但是能够为街区的市民或者游客提供相应的便利,以此营造出更加现代化的休闲氛围,帮助历史文化街区更受到喜爱,能够有效促进历史文化街区经濟活力的提升。

(四)社区业态

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与文化商业业态的开发中,应当做好对社区业态的开发。为了提高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文化真实性和延续性,往往要注重对街区的街区形态的规模和保留,避免历史文化街区被现代化的旅游活动全部取代,所以,应当注重结合历史文化所在地居民的生活,有针对性地开发出邮政、电信、超市、小卖部等社区业态,实现更大范围的业态升级。

四、历史文化街区的时间演变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商业业态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随着市场发展形势和街区的演变进行更替。一般来说,主导业态往往作为首发阵容进入街区中,能够为街区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经济活力,并基于此将街区的历史氛围振兴起来,将街区的文化魅力传播出去。接下来便是关联业态和配套业态的入场,能够实现市场联动,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街区影响力的提升,社区业态和更新业态作为后发阵容进入,能够为街区带来更多的经济活力。

五、结语

总体来说,为了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振兴,需要把握好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与文化商业业态引导的传统振兴、更新振兴和变革振兴,同时,要有针对性地构建起主导业态和关联业态,结合街区的发展构建起更新业态和配套业态以及社区业态,促进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静芳,唐嘉耀,高淑敏.基于LBS数据的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商业化空间分布研究——以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特区经济,2020(3):44-49.

[2]吴桂宁,姚蕴芳.基于网络数据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业态空间分布及评价研究[J].城市建筑,2019,16(32):10-13.

[3]王珞丁.基于场所精神的历史文化街区现状保护——以宽窄巷子为例[J].区域治理,2019(45):169-171.

[4]陶文珺.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商业化控制研究[C].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郑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9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郑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北京邦蒂会务有限公司,2019:1909-1915.

[5]马昱,徐皓琛.基于案例分析的历史文化街区商业适宜度研究[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8:1010-1022.

[6]萧清碧,林岚,谢婉莹,苏秋红.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商业业态分类及开发实证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4):81-91.

[7]肖鑫豪,林岚,苏秋红,谢婉莹,萧清碧.泉州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业态开发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35(1):33-42.

作者简介:张海燕(1978-),女,汉族,河南温县,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文化。

猜你喜欢
历史文化街区
多文化主体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功能探究
成都市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形态分析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改造之困
城市更新下历史文化街区的微改造初探
广西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
推进广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活化的思路与成效
推进广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活化的思路与成效
洛阳老街区“微空间”改造设计思考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城市文脉延续的新思考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