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成语的民族文化研究

2020-10-21 09:11贾娟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9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研究

【摘要】现代汉语成语一直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其中有很多都是来源于历史典故、寓言故事、古诗古词等,还有许多成语中保存着古汉语的读音、词汇及语法特点。这些成语有的蕴含了民族文化元素,如中华民族传承的儒家、佛家、道家等思想文化,以及古时各朝代的规章制度、文学艺术、风俗文化等文化特色,值得加以研究。

【关键词】现代汉语成语;民族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1.山西省社科联重点研究项目“语言保护视野下山西高校大学生方言变异及其对策研究”(项目编号:SSKLZDKT2019140);2.山西省软科学项目“山西地方小戏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兼及方言文化的保护策略”(项目编号:2017041023-6);3.晋中学院1331工程创客团队建设计划项目“山西近现代语言研究文献索引”(项目编号:jzxycktd2017028)。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文化长河中,现代汉语成语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沉淀,是我国民族文化凝集的精髓。现代汉语成语的数量成千上万,其来源、出处众多,部分来自神话传说,例如“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部分来自寓言故事,比如“叶公好龙”“守株待兔”“井底之蛙”等;部分来自于历史著名事件,例如“负荆请罪”“草木皆兵”“背水一战”“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等;有的与名人故事有关,比如“行云流水”“德才兼备”等;还有一些出自外来文化,例如“火中取栗”“象牙之塔”“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等。这些现代汉语成语可以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是学者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现代汉语成语的宗教文化特色

现代汉语成语展现了我国传统的儒家、佛家、道家等历史文化,其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我国的成语“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指的就是儒教、道教、佛教。

现代汉语成语可以体现出儒家文化特色。在现代汉语成语中,“当仁不让”“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可以展示出儒家的处世思想,也能展现儒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1]。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等都完美地体现了儒家文化中有关修行自身品德的思想见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都展示了儒家文化思想中有关哲学方面的深刻思考。儒家学说中还有“三纲五常”之说,其中“三纲”分别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五常”则是指仁、义、礼、智、信。还有女诫中的“三从四德”,“三从”分别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而四德即为妇言、妇功、妇德、妇容,这些都是儒家理念中关于道德礼仪的思想。这些成语不论其思想内涵是否适用于现代,它们都生动形象地为后人展示了儒家传统的思想理念。

现代汉语成语还可以展现出佛家的文化特色。“当头棒喝”就是佛教中一个常用的宗教用语。禅宗和尚引导新学佛教的人时,经常会不问缘由地给新学者一棒或者是大声地喝住新学者,需要其当即给出答案,不给过多的思考时间,借用这种方式来考验新学者对于佛教知识的理解程度。“顶礼膜拜”被应用于佛教教徒跪拜佛像时的两种行礼方式。顶礼是佛教教徒把自己的头颅叩拜在佛祖的面前,而膜拜则是说信徒行叩拜之礼时,将双手放在额头的前面进行叩拜。“五体投地”用来形容佛教中最庄重的礼仪,信徒将自己的两臂以及两膝都贴在地面上,显示其虔诚。“面壁九年”这个成语出自中国佛教的菩提达摩,讲述的是菩提达摩在少林寺静坐九年坚持佛法的故事,在后代世人的使用中,经常被用来形容刻苦钻研的行为。[2]

现代汉语成语还展示了道家文化特色。比如“知足常乐”就出自《老子》,主要是指知足的人才可以获得长久的快乐。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开拓者,其提议的“知足常乐”体现出对物质世界知足知止的生活智慧。“庖丁解牛”来源于庄子《养生主》,体现做事需要把握事物本身的特点,才可以将事情做到完美。

二、现代汉语成语的艺术文化特色

现代汉语成语除了可以展现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特色外,还可以展现艺术文化的特色。如“按部就班”形容文章结构设置得十分恰当,词语、句子的使用十分规范;“尺幅千里”指图画和文章的篇幅很短,但是其表达的内容却非常丰富,蕴含的意境也十分悠远;“烘云托月”是指用美丽的云彩来烘托月亮的一种绘画手法;“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形容在棋盘中下棋的人不能看清楚局势,而一边观赏的人却可以看清楚棋盘。这些成语本是通过对某种艺术文化形式的描摹,摹写其状态或抽象出深刻的道理,后被泛化于其他领域。

现代汉语成语能够展现传统音乐艺术文化特色。“高山流水”的典故就是由乐曲《高山流水》而来,其中还蕴含一个令人感动的友谊故事,此故事出自《列子·汤问》。俞伯牙比较擅长弹琴,在琴中总会表达一些情感思想,而這些思想,钟子期都可以通过伯牙的琴音听出来。于是俞伯牙与钟子期成为知己,铸就了一段“高山流水”的佳话。“哀丝豪竹”是指管弦乐器的声音十分悲壮,“一字一珠”却是形容歌声的滑润、动听,“滥竽充数”是南郭处士充当乐师而流传下来的典故。

现代汉语成语还可体现出绘画建筑艺术文化特色。“画蛇添足”是指画师给蛇画了多余之足而产生的笑话,形容做了多余的事情而产生了不好的效果。“画龙点睛”出自王浮的《神异记》,讲述的是一位画技高超的画师在寺庙墙壁上画了四条龙,却并没有为其点睛,画师说如果为飞龙点睛,则龙就会飞出墙壁。世人都认为画师在吹牛,就要求其必须为龙点睛。在画师点睛停笔的那一刻,龙真的飞出墙壁,世人赞叹不已,“画龙点睛”的典故由此而来。“尺幅万里”与“咫尺万里”都是用来比喻画卷的尺寸很小,但是却可以展现非常悠远的意境。王维的画被赞誉为“画中有诗”,主要是因为其画作意蕴深远,画意丰富。就绘画建筑艺术文化特色来讲,现代汉语成语还有许多,比如“双管齐下”“胸有成竹”等。

三、现代汉语成语的风俗文化特色

现代汉语成语的风俗文化特色主要指礼俗、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内容。

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每一个朝代都有非常完整的礼仪制度,而从各种礼仪文化中也衍生出许多现代汉语成语。比如“尊卑有序”“光宗耀祖”等都体现了宗法制度方面的礼仪问题;“文东武西”这一成语出自汉朝,用来说明汉代朝廷礼仪是文官在朝堂的东面,而武官则是站在朝堂的西面;“文武之道”其中的“文”指代的是周文王,而“武”则是指代周武王,这个成语的意思本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治国策略的杰出,后引申出治理国家需要宽严并施之义。[3]

现代汉语成语也能够展现出传统饮食文化特色。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当饮食文化与成语融合的那一刻起,中国的饮食文化便得到了完美的展现。“鱼米之乡”“酒过三巡”“山珍海味”“藕断丝连”“游龙戏凤”等都是在宴席上经常使用的成语。另外,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烹饪文化。“色香味俱全”“五味俱全”等都是用来形容厨师烹饪的标准,它们都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传统饮食的各种烹饪理念。

现代汉语成语还可以展示出传统服饰文化特色。古人的衣着打扮都是十分考究的,许多成语都展现出古人服饰文化的特色。比如“衣冠楚楚”,其中包含了多项服饰的概念,“衣”是指上衣、“冠”是指帽子、头巾,而“楚楚”则是说古人穿戴得非常整齐得体。“黄袍加身”用来形容皇帝的服饰,而平民百姓则使用“荆钗布裙”等成语来形容。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汉语成语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比如“精卫填海”中体现出了勇敢无畏的精卫鸟形象,暗示了古代人民研究自然、征服自然,以及治理水患的强烈欲望和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不达目标决不放弃的思想内涵。“画蛇添足”则暗示做了多余的事,并不能得到任何好处,还暗示虚构事实和无中生有。“刻舟求剑”中说明了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改变,我们不能只按照主观意愿做事情,更不能用静止的眼光来认识发展中的事物。这些现代汉语词语中的丰富寓意生动形象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参考文献:

[1]贺义廉.透视现代汉语成语的民族文化特征[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7,28(1):48-50.

[2]潘世松,殷禎岑.汉语含“龙”词语的民族性格考察——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为例[J].咸宁学院学报,2011(3):45-47.

[3]殷祯岑.现代汉语“天”词语中隐含的民族信仰考察——以《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为例[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1):79-82.

作者简介:贾娟(1982-),女,汉族,山西临汾人,硕士,晋中学院,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数字媒体环境下民族文化的发展
马克思世界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