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文化馆舞蹈培训的方法探究

2020-10-21 09:11毕颖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9期
关键词:群众文化舞蹈培训

【摘要】文化馆是以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文化活动场所,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为目的的文化事业单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如何向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了文化馆相关工作人员不断思考的新问题。本文对文化馆的舞蹈培训工作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舞蹈培训的意义与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新时期加强文化馆舞蹈培训的方法提出一定的建议。[1]

【关键词】群众文化;舞蹈;培训;创新

【中图分类号】J631.3 【文献标识码】A

舞蹈是一门将音乐节奏与肢体动作相结合的表演艺术。舞蹈的形式多样,且风格多元化,无论专业或是业余,人们都能够通过舞蹈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舞蹈能够帮助人们强身健体,同时还能够提高参与者的审美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并在舞蹈中愉悦心情,这使得舞蹈受到了人民大众的热爱,并成为了群众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伴随着大众文化需求的变化,以及舞蹈艺术的创新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学习到更加具有表演性与观赏性的舞蹈,享受舞蹈艺术所带来的快乐。

一、舞蹈培训的意义

(1)自娱自乐,陶冶情操。在经济水平提升的同时,人们对于文化生活的追求也越发强烈。舞蹈作为具有极强感染性与参与性的文化艺术,参与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节奏,自由搭配合适的舞蹈动作,并在舞蹈中舒缓身心、强身健体、缓解压力,这让舞蹈这门艺术具有了较强的影响力与感召力,欣赏舞蹈的群众很容易被吸引进来,共同参与舞蹈活动。通过舞蹈培训,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舞蹈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沟通得到了加强。在优美的音乐与丰富多样的舞蹈动作下,人民群众获得了展示自我与表达自我个性的机会,同时,也使得人民群众的自我娱乐需求得到了满足,发挥了陶冶情操的作用。[2](2)提高审美能力,促进身心健康。重视并加强舞蹈培训功能,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舞蹈中所传达的艺术美感。群众亲身参与舞蹈活动中,亲自参与舞蹈动作的编排、舞蹈歌曲选择的项目,有利于提高参与者创造美的能力,以及对美的鉴赏能力,激发人民群众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并在舞蹈中放松身心,促进身心健康。(3)促进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无论哪种艺术形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舞蹈也是如此。在社会生活中,舞蹈这种活动在方方面面都得以体现,例如,广场舞文化的出现就完美地表现了舞蹈在群众基础的推动下产生的发展与创新。在不断的创新中,也使得舞蹈呈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与活力。

二、文化馆舞蹈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对舞蹈培训工作产生全面的认识

在传统的文化辅导工作中,对于文化知识的辅导一直是工作的中心与重点内容,而对于舞蹈这类文化艺术的辅导较少,对于舞蹈培训的经验也不够充足,导致很多文化馆的管理人员错误地认为舞蹈培训的内容仅限于对舞蹈基本功的培养,而没有意识到服饰设计、化妆、舞台背景等其他因素对于舞蹈效果的重要意义,对舞蹈培训工作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缺少足够的资金投入

资金是任何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与保障。尽管近年来国家对文化建设工作的扶持与重视程度不断增强,但在实际的资金运用中,由于重視程度不足以及文化馆领导人员对舞蹈培训工作认识不全面等问题,在舞蹈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与其他项目相比相对较少。舞蹈与歌曲不同,无法通过版权获取资金用于新作品的创作,舞蹈教师在寻找素材创作时,如果没有足够的创作经费,会对舞蹈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一定的制约,难以快速地得到提升。[3]

(三)缺少高素质的舞蹈教师团队

舞蹈教师的专业水平决定了舞蹈培训工作的质量与最终效果。部分文化馆的舞蹈教师尽管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却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导致整体舞蹈培训内容简单枯燥,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地方人民群众对舞蹈培训活动的参与热情。除此之外,文化馆对舞蹈教师的培训工作不够全面,教师缺少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深入了解相关专业知识的平台较少,进而导致舞蹈教师的素质不足,无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

三、新时期加强文化馆舞蹈培训的方法与策略

(一)提高对舞蹈培训的资金投入

尽管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舞蹈对环境、设备等因素的要求较小,但为了提升舞蹈培训的效果,获得足够的资金投入是十分必要的。舞蹈培训不仅限于基本功训练方面,对于舞蹈服装设计、化妆设计、舞台场景布置等,也都需要资金方面的支持。[4]首先,应该加强舞蹈培训场地的建设,完善舞蹈服饰配备、化妆用品、舞蹈布景道具等基础设施,从而明确舞蹈培训的独特性;其次,对于在舞蹈培训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应该适当给予经济上的奖励与资助,可以设立专项资助基金,用于舞蹈教师对新作品的创作,帮助其在舞蹈培训工作上取得更大的发展。

(二)加强对舞蹈艺术与舞蹈培训活动的宣传

由于对自身的不自信,以及对舞蹈的认识不足,许多人并不会主动参加文化馆开展的舞蹈培训活动,使得舞蹈培训无法发挥其真正的效果与作用。因此,文化馆应首先加强对舞蹈艺术的宣传,让大众正确认识舞蹈艺术,重视舞蹈培训。新时期是互联网主导的信息化时代,文化馆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拓宽舞蹈培训工作的宣传范围。例如,可以将舞蹈培训的视频简单剪辑,并在网络渠道进行播放,利用互联网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让更多的人通过视频了解舞蹈艺术的内涵与价值。[5]另外,文化馆也可以在微博、微信等热门社交软件中注册公众号,在公众号中定期发布舞蹈培训活动的通知与具体内容,进一步扩大活动宣传的覆盖面,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三)创新舞蹈培训内容与形式

要想保持舞蹈培训活动的活力,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舞蹈培训活动,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创新。在培训内容的选材方面,应该在保证题材积极、健康、向上的基础上,根据当地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与地方特色,适当增添新的内容,以此提升群众的参与热情。例如,在云南等少数民族众多的地区,对舞蹈培训的内容进行规划时,可以将当地传统舞蹈元素与现代化的流行音乐相结合,创作既具有地域特色,又能够反应时代特征的舞蹈作品。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强烈的撞击中,地方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同时,也有助于地方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四)建设高素质舞蹈培训团队

舞蹈培训团队不仅包括舞蹈培训教师,还包括其他进行前期基层调查与后续维护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教师作为舞蹈培训活动的主导者,对培训的成效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服务态度对于舞蹈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极其重要。[6]文化馆应定期对馆内的舞蹈教师进行培训,组织开展舞蹈相关的文化交流活动,提升舞蹈教师的综合素养;另外,可以聘请相关的专家学者到馆内进行讲演,加强对舞蹈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作为舞蹈教师个人,也应该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的舞蹈培训优秀案例,并总结出适合自己、适合当地人民群众习惯与喜好的舞蹈培训形式,提升舞蹈培训的效果。[7]同时,舞蹈培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深入基层,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根据基层人民群众真正的想法不断地对培训内容进行调整与完善。

(五)挖掘本土优秀人才

构建一支全面、专业的舞蹈培训工作队伍,除了对馆内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不断培养基层群众文化舞蹈骨干人员外,扩充文化馆舞蹈培训工作储备军也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文化馆应积极开展舞蹈相关的文化活动,如舞蹈比赛等。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给予基层的本土人才一个能够展现自我的平台,对当地的舞蹈人才进行深入挖掘,培养舞蹈创作骨干人员。对于选拔出来的基层骨干人员,要重视对其专业能力的培养,不断启发基层舞蹈骨干人员的舞蹈意识,引导其更好地进行创新,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与较高审美价值的优秀作品。

四、结语

舞蹈是一门影响力极强的文化艺术。加强舞蹈培训,有助于人民群众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进而促进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在各领域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如何加强舞蹈培训工作,提高舞蹈培训工作的质量与成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值得文化馆相关工作者长期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樊晨霞.做好群众文化舞蹈培训工作的策略[J].藝术品鉴,2018(8):23-24.

[2]杨定奎.关于县级文化馆艺术培训延伸服务的探索[J].群文天地,2016(1):47-48.

[3]曾川.新时期加强文化馆舞蹈培训的方法探究[J].明日风尚,2018(14):150.

[4]梁美金.浅析基层群众舞蹈的辅导特点[J].文艺生活旬刊,2011(12):117.

[5]杨丽娟.试述文化馆舞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群文天地,2015(3):46-47.

[6]史琳娜.群众舞蹈的特点及发展浅析[J].魅力中国, 2017(21):34-35.

[7]汪君.浅谈文化馆舞蹈训练对培养歌舞人才的作用[J].山东青年,2015(11):21-22.

作者简介:毕颖,女,本科,长春市绿园区文化馆,中级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舞蹈。

猜你喜欢
群众文化舞蹈培训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舞蹈课
会议·培训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