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创意激发杨柳青年画之美

2020-10-21 09:11任东阳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9期
关键词:文化创意文化传承产品设计

【摘要】杨柳青年画是中国的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在发掘、宣传过程中,如何使杨柳青年画文化真正融入大众生活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现代文创将在传承杨柳青年画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阐述新时期杨柳青年画的生命力,提取年画经典元素,运用现代设计进行产品化表现,展示杨柳青年画元素文创产业化构想。结果表明,杨柳青年画与现代文创能够巧妙融合并具有可观的发展前景,将会对传承、弘扬杨柳青年画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杨柳青年画;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文化传承;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中有着斑斓的色彩,蕴藏着悠长的历史,诉说着无数的故事,感动一代又一代人。杨柳青年画作为中国著名的木版年画之一,在传承至今的过程中有一段走向衰落的时期。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杨柳青年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政府的大力发掘、宣传的推动下,杨柳青年画的发展迎来新的生机。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出现大量的年轻一代文化消费群体,这种现象带来较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民间美术的挖掘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杨柳青年画的传承因此有了新的机遇。但是,现有与杨柳青年画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存在体现出的文化特征不明显、缺乏杨柳青年画的文化内涵等问题,甚至是直接照搬木版年画的形式,显然对于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充当生力军角色的年轻一代来说,接受并自觉弘扬杨柳青年画文化存在阻力。因此,运用现代设计手段创造出具有时代性、符合年轻族群审美又富有杨柳青年画内涵的文创产品,对加深人们对杨柳青年画文化内涵的理解,推动杨柳青年画文化的传承十分重要。

一、新时期天津杨柳青年画的生命力——以个别作品为例

中国的年画文化起源于汉代,至明朝随着人口流动、经济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彩色套印技术日趋成熟,同时,木板雕刻技艺广为传播,加之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中国南方的水彩、纸张等得以运输至杨柳青,极大地促进当地年画艺术的发展。在杨柳青年画的生产创作最繁盛的时代,杨柳青出现了“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盛况。虽然明末清初至新中国建立前,杨柳青年画经历过一段下坡路,但是在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的助力使其重见天日,杨柳青年画文化的发展可谓枯木逢春。特别是进入新时期,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以及杨柳青年画各画社、画庄的继承和创新下,杨柳青年画更多、更广泛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莫过于《莲年有余》(图1),该作品又称《娃娃抱鱼》,画面中一个顽皮可爱的娃娃,在莲花池中抱起一条硕大的红金相间的鱼,右手还捏着一支半开的莲花,刻画细致而生动。据杨柳青年画“忠兴号”第十代传人陈志南先生讲述:画面中的孩童不是普通的孩子,正是中国神话故事中赫赫有名的哪吒,画中哪吒是在哪吒重塑莲花之身后的形象,所以在莲花池中戏耍之时,莲花更盛而生生不息。哪吒怀中的鱼是一种曾在海河与渤海倒灌交汇处生长的鱼类,因为红如怒花又体态肥硕,在当时人们称之为“大花篮”,如今“大花篮”由于地理原因已无迹可寻,但是它的形象永远留在了画中和无数传承者的心中。可以说,《莲年有余》是传说与现实结合而生的佳作,其中蕴含着人们对红火热闹的日子的向往,包含着对后世生生不息的期待。

在新时期的今天,《莲年有余》所传达出的正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全面小康的盼望。好的作品总是历久弥新,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们有着相同的愿望,也有着全新的解读。

二、杨柳青年画元素在现代文创中的设计应用

(一)“莲年有余”旅行四件套

在交通高度发达的我国,旅游出行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做好旅行准备是一段美好旅程的前提,旅行套装为出行的人们带来很大的便利,虽然旅行套装十分普遍,但是一套具有传统意蕴与现代设计碰撞的美感的四件套,无疑会让人眼前一亮。该四件套(图2)包含大号衣物包、中号衣物包、便携化妆包与充电包,均采用杨柳青年画《莲年有余》中的元素进行文化创意设计。通过对《莲年有余》画面中娃娃衣襟处的云纹进行提取并合理设计,运用刺绣工艺将其呈现在中、大号衣物袋与充电包上,色彩上采用娃娃衣襟的藏青色,这一想法是为了创新的同时,能够一定程度上还原杨柳青年画的本色;另外,金色刺绣与藏青色底布也是一种色彩上的平衡。便携化妆包的主体装饰是《莲年有余》中“娃娃抱鱼”的画面,采用喷绘工艺呈现。淡绿色与黄色在杨柳青年画众多作品中较为常用,所以将其作为主色调,采用湖蓝色皮质材料作底,一方面以求达到平衡视觉,另一方面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在四件套的原有基础上,对产品皆有的拉链的锁头(图3)进行多元化设计,灵感都来自杨柳青年画众多作品中的形象,加以改造,十分具有趣味性,意在迎合年轻一代的审美需要,亚克力塑料的材质也保证了较高的质量。此外,锁头连接处的设计可保障即使在锁头不慎断裂的情况下,能够方便更换。这一款旅行四件套及其配套锁头的设计充分吸收了杨柳青年画的文化养分,加以现代设计的升华,迎合年轻一代的审美,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二)“凤凰于飞”文化衫

这款文化衫(圖4)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杨柳青年画《有凤来仪》(图5),提取年画中凤凰的形象进行改造,提取云纹样式作为浮印。该件作品采用渐变的方式,自右上至左下,紫色到深蓝色的渐变,此思路来自画面中孩童的服饰色彩。加之海浪云纹浮在表面,给人一种隐隐的福盈质感。文化衫正面用金色凤凰翱翔的形象加做装饰,背面有涅槃的凤凰做图腾样式,给人以视觉上的平衡和美感,采用喷绘工艺呈现在文化衫上。该文化衫主要采用对比色,冷暖协调,恰好配合凤凰自古以来给人以浴火涅槃,重生于飞的金色形象,加上紫色和蓝色的搭配使得整个画面丰富又和谐。

(三)“榫卯结构”年画项链扣

《花开富贵》(图7)是杨柳青年画的一幅经典佳作,其中包含着幸福美满的吉祥寓意,也体现了中国明代服饰文化之美。设计者从画面中孩童的服饰入手,提取衣襟和袖口处的云纹和色彩,结合中国古代建筑中普遍应用的榫卯结构,设计出杨柳青年画与榫卯结构相结合的项链扣头(图6)。该项链扣由三个可拆卸部分组成,皆为木质材料,分为上部和下部的可拆卸部分,便于佩戴和取下的木质卯。榫卯结构为特殊柔性结构体,在具有创新性的同时,也具有相当的荷载,能够承受巨大的拉力,轻巧美观且十分牢固。

三、杨柳青年画元素文创产品产业化之构想

(一)市场现状分析

天津市人民政府于2010年发布《天津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津政发(〔2010〕1号),为天津市各类文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与精神指导。天津建城设卫的历史已有600余年,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能够挖掘利用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天津地处京津冀城市群腹地,交通十分便利,具有相当的地理区位优势。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为近几年天津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杨柳青年画的发展蒸蒸日上,各个画庄的传承人不断创作新的作品,高等院校、职业教育院校为杨柳青年画的传承注入新的血液,中小学开设有关拓展课程,杨柳青年画正在以新的面貌一步步走入新时期人们的视野。但是,杨柳青年画在年轻族群中的接受度较低,大多数人通过博物馆或年画展览才能了解杨柳青年画;现有的有关杨柳青年画的文化产品存在不能充分体现杨柳青年画文化的问题,甚至出现直接将年画作品印制在产品上的现象;目前没有出现具有规模的杨柳青年画文创产品生产的企业。这些问题对于提升杨柳青年画在年轻族群中的接受度产生较大的阻力,不利于杨柳青年画的产业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

(二)走好杨柳青年画元素文创产品的产业化之路

要建立一个具有规模的杨柳青年画元素文创企业,并良好地运行,使之能够创造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信息资源整合,产品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拓宽销售渠道。

信息资源整合能力在大数据时代代表一个企业的生命力,建立一个专属于杨柳青年画的大数据环境,多方收集古往今来杨柳青年画作品,特别是步入新时代的新的作品,需要与各个杨柳青年画画庄形成有序的、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整合信息;挖掘每一幅年画作品的故事,诠释其中的寓意,确保能以大众乐意接受的姿态呈现出其中的文化内涵。

产品创新建立在信息资源整合能力之上,是企业永葆活力的保证,需要以独到的眼光提取杨柳青年画中的元素,充分了解其中的故事,富有创新地运用现代设计将其以产品的形式呈现;同时,新型材料的合理应用与工艺的选取也十分重要。

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是有效避免抄袭、侵权等现象发生的最有效手段,企业的商标、服务标记、厂商名称等,每一个杨柳青年画文创创新产品的标志、图像以及包含的专利等,都应注重及时结合工商部门申请专利等相关合法证明。

拓宽销售渠道。如今的社会是互联网的社会,“互联网+”经济运营模式已成为主流,企业既要有实体,也要充分占据网络这个重要的发展阵地,运用网络进行宣传与销售。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9年1月,世界网民数量达到43.88亿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網民数量已达到8.54亿人。近年来,我国的网络购物用户每年都在以15%—30%的速度增长。由此可见,企业注重实体发展的同时,抓住网络销售的机遇,面向国内和国际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四、结语

寻找杨柳青年画的故事,挖掘杨柳青年画的文化内涵,提取年画元素,采集年画色彩,运用现代设计在杨柳青年画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设计出功能性与美感俱佳的文创产品,迎合年轻族群审美,使每一个消费者自觉成为杨柳青年画文化传承人;建立杨柳青年画文创企业,实现产业化,在注重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担起杨柳青年画文化传播的责任,促进我国文化市场繁荣发展,加深大众对杨柳青年画文化的理解,推动杨柳青年画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华梅.杨柳青年画中的服饰形象特征[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8(10).

[2]易平.文化消费语境下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18(4).

[3]刘晓洁.浅论天津民间美术创意衍生品发展现——省略——以天津首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为例[J].艺术教育,2019(5).

[4]刘辉.故宫出版的文创之路[J].出版广角,2017(11).

作者简介:任东阳(2001-),男,汉族,河南省信阳市,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

指导教师:王坤。

猜你喜欢
文化创意文化传承产品设计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绳结文创产品设计作品选
《长沙茶馆文创产品设计》
青花·木 产品设计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