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因素影响下的重彩山水画发展研究

2020-10-21 09:11王辉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9期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艺术领域的探索亦取得了巨大成就,即使在当时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传承与发展十分重要。重彩山水画作为山水画艺术发展的最原始形态,起步于魏晋时期,繁荣于隋唐时期,并在南宋时期达到了顶峰。然而,在此之后逐步走向衰落,渐渐成为了遗作,令人扼腕不止。对其材料因素影响的分析,有助于其发展。

【关键词】色彩材料;基底材料;调色材料;装裱材料

【中图分类号】J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重彩山水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有机构成,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传承与发展,带给人别样的审美趣味,其应用到的材料极其多样,包括色彩材料、基底材料、调色材料以及装裱材料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其发展,对其认知与了解,是更好地传承下去的关键,相关课题研究备受关注。

一、色彩材料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探索从赤铁矿中提炼红色绘制彩陶,并在不断的创新实践中,从矿物、植物、动物中提取颜料,其应用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承,尤其是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鼎盛状态。据现存的史料记载,唐代颜料的品种多达72种。对于重彩山水画而言,颜料无疑是最关键的材料,与之兴衰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其中,矿物质颜料又称“石色”,是由人工处理的天然矿石而成,包括石青、石绿、雄黄、土黄、朱砂以及各类宝石类的颜料。早在中国唐代以前,受制于有限的生产工艺水平,矿物质颜料是畫作的主要材料,后随着纺织业发展才逐渐出现了植物颜料。由于矿物质颜料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很多时候需要画家亲力亲为,某种程度上限制了重彩山水画的发展。在《小山画谱》《绘事琐言》中记载道,中国画颜色的选择及使用方法基本上是师徒相传,对外秘而不宣。这种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影响了我国颜料制作及使用系统化、理论化的发展,甚至部分工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不可避免地限制了重彩山水画的发展。植物性颜料则被称为水色,包括藤黄、黑色、花青、檀木、红狐等,多源自于植物的汁液,颜色淡薄且透明,容易与水融合,但是随着时间的迁移可能会出现褪色现象。中国古代对植物性颜料的制作工艺十分考究,仅是在手工作坊流传,限制了其承传力度,从而影响了重彩山水画的发展。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变迁,五代之后水墨画的兴起,使得画家们对色彩的态度和感情逐步淡漠,青绿重彩山水画步步迈向人们审美的边缘,尤其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动荡不堪,很多依靠卖画为生的画家,由于青绿重彩山水画费时、费力而丧失了创作兴趣,对相关颜料制作工艺的探索戛然而止,最终影响了重彩山水画的传承与发展。

二、基底材料

纵观我国绘画历史上的每一次风格变化,都是通过绘画材料的变化实现的,同时,亦对绘画技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影响重彩山水画发展的重要因素。事实上,不同的绘画基底有着差异化的表现效果,为了迎合画作者的艺术审美追求及观点,需要选择合适的画底进行创造,包括绢、宣纸、墙面等。早在中国古代,丝绸工艺的发展相当纯熟,由此制作的绢帛丝柔顺滑,有着极佳的肌肤触感。但是,绢帛的制作工艺是十分考究和复杂的,其衰退与重彩山水画发展有着诸多的矛盾,并引起了画家新的绘画基底需求,推动着重彩山水画的衰落和转化。历史上隋唐时期的纺织业发展相当迅猛,绢帛的数量和质量大幅增长,并驱动着重彩山水画的辉煌。到了五代战乱时期,纺织业发展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现象,高昂的绢帛价格,导致重彩山水画作家的创作热情锐减,限制了其推广与发展。事实上,重彩山水画的关键在于淡妆浓抹之间,绢的质地轻薄,并不利于着色,只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去感悟和领会,对画作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真正能够做到完美的甚少,进而影响了重彩山水画的发展。潘吉星曾经说过:“最初的纸是作为绢的替身出现的。”从某种维度上讲,水墨画的出现,不仅仅在于人们审美情趣的转变,同时还有赖于绢帛到纸本的工艺技术发展而促成。但是,由于我国重彩山水画都是在熟宣纸上绘制而成的,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需要画家事前将生宣纸制作成熟宣纸,其复杂的加工工艺,需要长年累月才能完成,导致很多画家望而却步。如此耐心细致的制作过程,与文人们重“简淡”轻“制作”、重“疏放”轻“工谨”的审美态度大相径庭,其自视甚高的情趣,唯恐绘画变成了工匠之作,谴责重彩山水画的艳俗,将之排挤在艺术品之外,导致重彩山水画的衰落和演变。

三、调色材料

水作为万物生命之源,亦是中国传统重彩山水画的调色剂,将之与颜料相混合,画面迅速干燥,落笔之后不容易修改。而当画面湿润时,与干后的色彩饱和度有着很大差异,用水用色的要求极高,需要极其扎实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其多数进行口传心授,并未有形成宝贵的理论系统传承,对重彩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明代史料《论绘画用墨》中讲:“作画泼墨,不宜用井水,性冷凝固也,温汤或河水即可。”是珍贵的经验留存。在重彩山水画的创作实践中,用水调和颜料,导致颜料的凝聚力削弱,在重彩山水画中的着色更适合于平涂、薄涂、渲染等,唯有让颜色渗入画基才不至于脱落,如若一着不慎,极可能破坏整体画作的美感,导致创作失败。同时,胶矾水作为重彩山水画创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来调和石色,能够使之产生黏性,从而达到着色的预期效果。但是,在此过程中,要着重注意明矾的用量,过大势必会对纸张产生腐蚀作用,影响其生命存续的时间,这正是“咬纸”说法的由来。在中国古代,由于生产方式的影响,胶剂的制作需由画作家亲自完成,程序严谨而又复杂,需要丰富的经验支撑,对明矾的用量控制极其考究,否则将会对重彩山水画的画面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在文人们的价值观念体系中,他们的目标追求极其清高,认为如此复杂的胶剂制作只能是工匠所为,轻视重彩山水画的创作,仅提到的民间绘画几笔也多饱含贬低意味,认为“顾其术亦近苦矣”。纵观重彩山水画的整个绘制流程,强调“三矾九染”,即在数遍的纸绢分染之后,触动纸底,以薄胶矾水轻涂一遍,干后再染,才能保持鲜润的画面感,其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年累月之工。如此,烦琐的制作工艺饱受文人画家的鄙夷,甚至被称为“画工”甚至“俗画”,限制了重彩山水画的发展层次。

四、装裱材料

装裱工艺对于我国传统书画的保存与流传至关重要,继而影响着重彩山水画的发展。基于矿物质颜料制作的重彩山水画,颗粒较大,加之调和胶剂的应用不够理想,很可能在装裱工艺中出现脱落的现象,因而对之有着较高的要求,对重彩山水画的技法传承极为不利。正如唐代张彦远所言:“图画岁月即久,耗散将尽,名人艺士,不复再生,可不惜哉!不解装褫者,随手弃销,遂使真迹渐少,不亦痛哉!”同时,张彦远还指出,如若鉴藏书画的人不能装裱甚至一无所知,那么对其保存是极为不利的。纵观我国装裱工艺的整个发展历程,由晋代起步,到了南北朝时期才有所成就,即使到了魏晋时期远未达到平整不皱的水平,相比于重彩山水画的发展明显滞后,继而影响了其传承与发展。事实上,在此之前的重彩山水画留存甚少。在没有足够的优秀重彩山水画作品传承的保障下,后辈人的研习举步维艰,很难从中汲取更多的养分和经验,制约了重彩山水画的发展步伐。由此,装裱工艺水平的高低,与重彩山水画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影响关联性。但是,目前对古画的装裱处理,更多地考量其美观性,一般采用漂粉水漂洗,如若操作不慎,極其容易腐蚀画纸,所造成的艺术破坏不禁令人扼腕。对此,米芾指出,如果画面没有达到非重裱不可的程度,是不能随意重裱的。但是,随着时间的延展,在岁月的摧残下,受多重因素影响,很多历史名迹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腐蚀现象,颜色亦是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严重影响了后辈人对重彩山水画的临摹和学习,对其技法和风格的掌握程度不高,使之传承出现了断代的现象。出于对传统绘画工艺的留存需求,秉着对艺术负责的态度,年轻一代的画家应深入对装裱工艺的研究,充分利用现代工艺,使得重彩山水画的传承更为久远。

五、结语

综上所述,材料因素影响下的重彩山水画发展举步维艰,包括颜色材料、基底材料、调色材料以及装裱材料等,在古代文人审美追求的变化中逐渐失去了自己独特的个性,成为了水墨山水画的附庸,一步步走向衰落。对其深度解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将之保护和传承下去,应当引起学术界高度重视,并从不同测度视角提出更多有效建议。

参考文献:

[1]黄颖.重彩山水画色彩材料探微[J].书画世界,2019(2):91.

[2]许毅.青绿山水画色彩探微[J].大众文艺,2018(11):77-78.

[3]吴疆.山水画创作中积墨积彩的运用[J].中国书画,2017(9):118-121.

[4]王红.论当代重彩山水画装饰性的艺术体现[J].美与时代(中),2016(5):126-127.

作者简介:王辉(1981-),女,回族,河北邢台人,硕士,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