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如何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

2020-10-21 09:11刘小华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9期
关键词:博物馆青少年教育

【摘要】在博物馆发展中,要其教育功能放在重要位置,它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博物馆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能够有效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发展。本文试从博物馆对青少年教育的积极意义、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存在的问题、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中采取的有效措施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博物馆 ;青少年;教育;馆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研究人類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承载着人类历史发展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遗产,蕴含了丰富的各类优秀文化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博物馆教育是我国全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民教育中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青少年是博物馆教育的主要对象,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责。但是,当前在我国博物馆发展中存在着馆藏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尤其是中小型博物馆软硬件基础设施等条件更为欠缺,青少年教育项目不能系统地开展,教育职能未能全面发挥。因此,博物馆如何发挥青少年教育功能,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能力,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博物馆开展青少年教育的积极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当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中,运用多种展示手段、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将文物文化知识展现给青少年,从而对其的观念及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博物馆教育对青少年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我国历史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增强爱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

二、博物馆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展览吸引力不够

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出时间相对较长,尤其是中小型博物馆由于经费等方面的原因,基本陈列跟不上时代节奏,对于青少年的教育不够凸显,原因主要是布展之初与教育部门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以大众需求为导向来设计,忽视了青少年的需求。表现在:一是原有陈列多媒体先进技术运用不多,展示手法中缺少声音、光影的运用,以致青少年进馆参观找不到兴趣点,很少有能够引起情感共鸣的展出内容,走马观花的游览一圈,转眼即忘,甚至没有再次参观的欲望;二是展柜里的文物展品一般只标注年份、名称、出土地,没什么吸引力,很难激起青少年的求知欲,所以青少年无法从文物展品中得到有效价值信息。

(二)讲解比较枯燥

从目前博物馆讲解工作情况看,存在讲解相对枯燥的问题,讲解员讲解过程中缺少创新,千篇一律。在针对青少年讲解工作中,未结合青少年已有知识结构、年龄、心理等特征来讲解,以致在接待青少年团体讲解时,不少学生听得一脸茫然,参观过程缺少互动,参观效率低,讲解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功能、审美引导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缺乏针对青少年的教育活动

据了解,我国青少年教育活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异明显,主要体现在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数量,针对青少年的教育活动不足,即使有,也是形式过于简单。如展览进校园活动,展览前没有针对性地选择青少年的专题,展览中也没有很好地去引导学生参观,展览后也没有观后感或是其他拓展延伸教育,整个就像走过场,对青少年影响甚微。

(四)学校教育与博物馆教育脱离

学校教育是国家的基础教育,而博物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续,是为学校教育服务的。然而,博物馆在馆校联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主动联系学校开展活动,大多被拒绝,学校方认为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家长也不支持。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学校对博物馆教育职能认识不够,认为博物馆只是收藏文物、提供参观的场所,跟学校教育关联不大;另一方面,博物馆在服务学校青少年教育工作中做得不到位,比如,组织青少年参观时,讲解不够生动;开展的青少年活动过于走形式,对青少年教育影响不够深刻。长此以往,学校方也淡化了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

三、博物馆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创新展品展示方法

在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中,展览是核心,通过各种展示手段将产品有效价值信息传达给观众,以此增强展览的吸引力,并做到:第一,运用多媒体先进手段将图片、文字展示出来,青少年通过声、光、电带来深刻体验以及融入其中的感受,实现陈列与观众的有效沟通;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电子书、扫二维码听故事等,青少年可以根据自己的参观节奏进一步了解展厅知识。例如,武平县博物馆2019年对刘亚楼将军纪念馆进行了改版提升,改版后的展厅运用场景复原、飞机模型、影像资料播放、扫二维码听故事等视听交流技术,青少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刘亚楼将军南征北战、叱咤风云的光辉故事,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勇气概所震撼,激励青少年以家乡名人为榜样,从小立志,长大报效祖国。第二,挖掘文物展品背后的故事,如文物出土的情景、文物是怎么征购回博物馆的、中间又发生了怎样曲折动人的情节,把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以文字介绍或通过讲解传达给青少年,可以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一步探究文物展品的历史、艺术价值。

(二)强化针对青少年的讲解工作

“博物馆讲解所担负的任务就是使博物馆教育职能具体化,在实物性、直观性教育中,以语言为载体,向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引发人们艺术欣赏的兴趣,进行文物、标本审美,使讲解具有更大的思想性、知识性、欣赏性和吸引力。”讲解员的讲解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博物馆在接待青少年团体时,应编撰好针对青少年的讲解词;设计提问环节,开展娱乐教育相结合的互动活动,调动青少年团体的参与兴趣。例如,接待学校组织的统一参观时,讲解员应与老师提前沟通,了解学生所在年级和本次参观的主题或侧重点,找到博物馆与学校知识的结合点,设计问题或游戏,引领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帮助他们寻找答案,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这样的讲解才是积极的,符合人的学习规律,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

(三)举办青少年教育专题活动

博物馆应认识到青少年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根据青少年发展、学习特点、接受能力等特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一是围绕传统节日举办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如中秋节,对小学生可以開展节日风俗介绍活动,组织参观馆内有关中秋节的历史、风俗习惯等展览资源;对于中学生可以开展中秋节有关的知识竞赛,或者有关中秋的好词佳句或诗歌赏析,或者举办知识讲座等;清明节时组织学生开展清明祭奠活动,通过活动可以丰富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现青少年自身价值。二是利用临时展览机动、灵活的特点举办青少年专题展览,送进校园巡展。展览的主题根据青少年需求来定,在内容选择、版面设计等环节中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布展。这样有针对性的展览对青少年才有吸引力、感染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四)加强馆校合作

2015年,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文教结合、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指出:“把博物馆资源与中小学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有机结合,增强博物馆青少年教育针对性;坚持‘机制创新原则,以构建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的长效机制为目标,使利用博物馆学习成为中小学日常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2]该《意见》还提出了“开发教育项目、加强课程教材中博物馆教育有关内容”等可行性目标。因此,加强馆校合作,文教结合,是实现教育职能的有效措施。一是建立合作机制。与学校签订共建协议,每学年与中小学校一同制定各年级在博物馆可开展的课程、研究实践活动等,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接受博物馆教育。二是加强人员交流。博物馆应主动与学校方多联系,例如:对学校教师开展培训工作,让广大教师了解博物馆文化,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找到与博物馆相关内容的切入点,制定出实用性强的课程和活动方案,提高馆校合作成效。三是博物馆与教育部门联合。结合博物馆馆藏资源,出版青少年书籍、报刊等读物。如武平县博物馆与武平县教育局合作,再版了“八个红小鬼”连环画(取材于解放战争时期,本地革命史中的真实故事创作),赠送给当地中小学生人手一本,故事中红小鬼勇敢机智的形象深入人心,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后来,为延伸拓展此项教育活动,制作了10余分钟时长的动漫,在当地电视台播放,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结语

博物馆所蕴含的知识是非常丰富的,如何利用博物馆独特资源向社会大众传授知识是博物馆每一个工作者的艰巨任务。青少年作为博物馆教育的重点对象,我们必须创造青少年参观的有利条件,开展各种活动,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职能作用。

参考文献:

[]http://www.china.com.cn/19da/2017-10/27/content_41805113_8. htm.

[2]张小博.我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9(2).

作者简介:刘小华,女,馆员,本科 ,研究方向:博物馆教育。

猜你喜欢
博物馆青少年教育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博物馆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露天博物馆
教育教学
博物馆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