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电视编辑的创新思维与创新策略研究

2020-10-21 09:11方晓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9期
关键词:电视编辑融媒体时代创新策略

【摘要】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对电视编辑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综合素养表现在多方面,如是否具备创新思维,能否在节目内容、节目编排形式上创新,这些直接影响节目效果。本文研究中,首先分析融媒体时代对电视编辑的影响,明确电视编辑需具备的创新思维,在此基础上提出融媒体时代电视编辑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电视编辑;融媒体时代;创新思维;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面临巨大压力,特别电视编辑,需改变以往滞后的工作意识与工作方式,充分借力融媒体所带来的优势,在思维与实践等各方面创新,以此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值得注意的是,电视编辑需具备哪些创新思维,如何转变工作方式,是目前需考虑的问题。因此,本文对融媒体时代电视编辑如何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融媒体时代对电视编辑的影响分析

(一)融媒体时代解读

关于融媒体,可将其理解为在寻找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共同点的基础上,借助新兴媒介载体做好资源整合,实现宣传互融、内容兼容、资源通融以及利益共融的目标。从融媒体时代的特征看,表现为多方面,如传统媒体受新的自媒体或社交平台影响面临艰难的处境,再如融媒体时代有深入性、互动性、碎片化、颠覆性特征,以互动性为例,各媒体平台为受众开放评论区域,鼓励受众对节目内容品评,增加受众对节目的黏性。值得注意的是,正因融媒体时代这些特征,也为电视编辑带来较多挑战,需要立足于融媒体时代带来的影响,做好思维与工作方式的转变[1]。

(二)融媒体时代对电视编辑的影响

在以往信息传播中,因互联网技术应用较少,所以,大众在信息获取渠道上相对狭窄,更多借助广播、电视获取信息,信息单向传播,而信息传播者便是对信息把关的电视编辑。但在媒体融合时代下,互联网技术应用较为广泛,信息渠道拓宽,甚至呈现出信息爆炸式增长态势,价值信息开放性特征,新闻发现者与传播者不再局限于电视编辑层面,人人都可成为记者。在此环境下,在節目制作中,电视编辑面临制作“独家新闻”的难题,此时便需进行角色转变,从以往单一的信息传播者转变为信息发现者。另外,融媒体时代对电视编辑的影响也表现为其角色不再局限于节目把关人。在以往电视传播中,完全由电视编辑负责节目把关,包括信息收集、编辑处理与传播,所以被叫作职业把关人。也因如此,信息传递很大程度上影响受众的想法倾向。而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因各类新媒体平台的出现,突破传统电视节目局限,电视编辑难以第一时间掌握新闻信息,所以迫切需要转型,尽可能做到以受众为中心,结合受众收视需求,确保信息传递中能够服务、引导受众。[2]

二、融媒体时代电视编辑创新思维表现

(一)大众化思维

在融媒体时代下,要求电视编辑立足于媒体实际,培养自身创新思维。这种创新思维受限表现在大众化思维层面,该思维可理解为节目制作中结合广大受众需求,确保节目播出整个过程大众享有表达权、话语权,通过节目使大众产生情感共鸣,拉近彼此距离。在传统电视节目播放中,受众被动接受节目信息,话语权完全掌握在节目层面,无从谈及与受众产生情感共鸣。因此,电视编辑应根据融媒体时代特征,在节目制作思维上转变,尽可能考虑受众需求,利用节目反映大众诉求,确保节目更能体现出大众化、平民化特点。[3]

(二)故事化思维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媒介接收主力军转向年轻一代群体,该群体接收信息更青睐于故事化形式,若直接沿用传统的单一信息传递,则很难吸引受众。所以,可考虑对节目通过讲故事,在保证节目内容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加上感性色彩,满足受众视听习惯。作为电视编辑,应认识到当前融媒体时代下受众信息接收渠道不断拓宽,若不能在节目上创新,则无法增加受众黏性,所以,节目编辑中可引入故事化手法,在节目中设置悬念环节,使整个故事有跌宕起伏之感,激发受众的好奇心,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目标。

(三)特色化思维

除上述创新思维外,电视编辑也需培养自身特色化思维。根据心理学相关研究,认为求同与求异是两种思维模式,前一种主要指为重复思考某一个问题、重复做一件事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形成相对容易;而求异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思维定势的逆向思考模式,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电视编辑可将这种创新思维引入到节目制作中,通过全新的视角为受众带来耳目一新之感。例如,改变传统单向传播模式,调整为双向或多向互动模式,比如增加节目播出后的反馈环节,收集评论区内受众较为典型的观点进行回答,而非单一地向受众灌输信息,增加受众黏性。[4]

三、融媒体时代电视编辑的创新路径

(一)节目内容创新

电视编辑在思维上创新的同时,还需在工作模式上转变。首先,在节目内容上做到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保证节目立足于受众需求。近年来,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之间的竞争以及各电视台的竞争均日渐激烈,其中,许多节目内容呈现出明显的同质化现象,受众对该类节目很容易产生视觉、听觉上的疲劳感。这就要求电视编辑做好节目内容创新,在节目内容上应做到“接地气”,这也吻合电视编辑创新思维中的故事化思维、大众化思维。以央视新闻《新闻联播》节目为例,近年来,随着媒体发展变迁,在内容上做出较多调整,其中,在时政新闻数量占比上明显较少,而“接地气”的民生类新闻数量逐渐增多,包括雾霾、春运、生态以及扶贫等,同时,记者走基层报道内容,这些都是节目接近百姓生活的体现。再如语言层面,《新闻联播》中的许多语言都有网络新词汇、新语言,如“厉害了我的国”“只为多看你一眼”等,均是电视编辑在节目内容上创新的表现。事实上,当前许多地方电视台在节目内容上也做出较多创新,如吉林电视台的《畅游吉林》,采取多样化的内容形式,节目内容创新明显,记者采访内容经过加工成为娱乐化新闻内容,集娱乐节目特征、记录节目特征以及新闻节目特征于一体,获得受众的认可好评。因此,综合来看,电视编辑在节目内容创新中,应尽可能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受众,确保节目的共鸣性、生动性,提高节目质量。[5]

(二)节目编排形式创新

节目编排形式如何直接影响电视节目传播效果。电视编辑在创新节目编排形式中,应认识到节目顺序是否对受众有足够的吸引力,且在呈现形式上能否吸引受众眼球。在编辑中,可适当对节目顺序调排。以往电视节目编排,通常将新闻重要性作为标准,尽可将重要新闻凸显出来,但形式过于僵硬刻板,无从谈及吸引受众兴趣。因此,电视编辑需打破原有线性编排思维,可结合观众心心理灵活调整,适当配合节目剪切、现场直播,确保观众产生视觉上的张力。例如,早间新闻对于上班一族很容易出现因时间过长而不被接纳,所以考虑利用快报方法,以新闻摘要形式帮助其快速了解国内外新闻事件,一目了然。同时,在节目编辑中,可利用多种表达方式,如配图、配文字等,有助于增强画面感。以央视新闻为例,在报道我国卫星数量数据时,除文字画面外,可通过卡通卫星图像呈现我国近年来增加的卫星,展现我国卫星信号覆盖率逐年提升,取得的播放效果较好。另外,电视节目编排中,也可考虑借助近年来流行的短视频,通过短视频快速传递信息,更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包括抖音短视频、腾讯微视等,易被大众接受。[6]

(三)电视编辑创新思维培养与专业技能强化

节目创新的关键在于电视编辑综合素养。电视编辑不仅需在思维模式、节目编排等方面创新,还要求不断地对自身综合素质加以提升。电台可定期组织开展内部培训,学习融媒体时代下各媒体在节目制作形式、渠道等方面的技术,强化电视编辑的创新理念,或定期组织开展交流活动,与新媒体平台或其他电视台交流,取长补短,了解媒体行业中的先进技术、先进理念,主动学习,对于提高自身素养具有重要作用。[7]

四、结论

电视编辑是否具备创新思维、能否在工作方式上创新改变,是决定电视编辑能否适应融媒体时代要求的关键所在。电视编辑应正确认识融融媒体时代的基本特征以及所带来的影响,从大众化思维、故事化思维以及特色化思维等角度创新思维,在此基础上做好节目内容创新、节目编排形式创新等工作,注意强化电视编辑个人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保证电视编辑适应融媒体时代发展大潮,推动节目质量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肖玮鸿.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的培养[J].传媒论坛,2020,3(8):108.

[2]柴维维.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辑业务创新与发展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11):250.

[3]张慧卿.融媒体时代电视编辑主体意识建构[J].当代电视,2020(4):110-112.

[4]高婕妤.论新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编辑创新[J].记者摇篮,2020(3):156-157.

[5]商红艳.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意识和融合能力探讨[J].科技传播,2020,12(3):48-49.

[6]杜维刚.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辑业务创新与发展研究[J].科技传播,2020,12(2):30-31.

[7]赵娴静,吴全.探讨融媒体时代电视节目编辑创新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2):147-148.

作者简介:方晓(1982-),女,吉林省长春市,本科,吉林广播电视台,中级,研究方向:電视编导。

猜你喜欢
电视编辑融媒体时代创新策略
融媒体时代如何培养记者的创新意识
试论广播电视编辑角色的定位与转变
融媒体时代,广播如何挖掘音乐节的声音价值
融媒体时代电视画面的剪辑研究
全媒体语境下电视编辑的角色转型与功能拓展
融媒体时代三网融合下电视新闻网建设的思考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