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现阶段BIM技术的局限和对策

2020-10-21 06:18沈熙
建筑与装饰 2020年2期
关键词:门槛应用

沈熙

摘 要 BIM作为新兴技术对造价行业的冲击从工程量和单价的计算开始,它大幅简化算量和套价过程,使造价人员从繁琐工作中脱离出来。虽然其诞生之初就有先天优势,却为何无法迅速取代传统造价人员。笔者试图从实际使用方面分析其存在的几个难以快速攻克的障碍。

关键词 BIM;应用;门槛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中文译为建筑信息化模型,是一种以数字化方式绘制建筑模型为基础,并赋予其多种信息的一种技术体系。这里的“信息”不仅仅是对建筑几何形状的可视化描述,還包括更多的属性信息,比如材料价格、节能系数、进货渠道、设计变更、时间节点等,是围绕拟建项目构建的一个综合数据库,包含有项目不同阶段的数据信息。

从施工角度来看,它是通过三维数字技术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相互协调、内部一致的信息模型,使该模型达到设计施工的一体化,便于各专业协同工作,从而降低了工程生产成本,保障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从造价管理角度来看,工程造价控制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工程量的计算、单价的组成以及合同条款管理。目前BIM对造价行业传统做法的冲击主要还局限于工程量的计算和单价的组成上。它大幅简化算量和套价过程,使造价人员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组价争议和合同条款等的解决上。

与BIM应用相比,传统模式凸显以下问题:

(1)数据无法互通。由于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单位多,数据积累难以共享,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合作效率低。

(2)成本分析不准确。由于工程量计算规则较为复杂,不同造价人员对相同规则的理解又各有不同,这必然导致同类工程量出现差异,甚至无法在结果数据上达成一致。

(3)成本管控能力低。目前绝大多数造价软件已经初步整合了算量与计价的功能,但其数据化程度还无法达到全过程成本管理的需求。在投标预算和结算编制上的功能限制,使得其无法以时间为对象进行项目成本分析。使得造价人员难以有效开展“审核承建商工程进度用款和材料采购用款计划,严格控制投资”和“编制工程投资完成情况的图表,及时进行投资跟踪”。

(4)统造价技术手段的相对落后已经无法满足项目越来越复杂、整体节奏要求越来越快的需要。

反观BIM技术,高度的数据互通以一次投入终身受益的优势局面进一步降低了项目成本。但新技术有如此多的优势,为何无法迅速取代传统造价人员。笔者在近几年的工作应用中感觉其作为一项新技术,在现阶段的推广使用上还存在着几个难以快速攻克的障碍:

(1)技术门槛高。首先新技术的推广需要使用单位从培训学习、软硬件采购到项目实践,持续性地进行财力和时间的投入。应用成本将成为过滤使用者的第一个门槛,可以说是高科技造价咨询企业的分水岭。

其次,BIM技术要求项目参与者均具备一定的使用能力,单一个体孤立地使用BIM无法取得应有效果。

再次,新技术的熟练应用,对于部分专业知识丰富却年长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极大的考验。他们抵触思想重,接受能力相对不足。

(2)行业阻碍惯性大。国内“快设计、慢施工;重竣工、轻决算”的思维除了造就大量克隆建筑,更助长了浮躁行风。这种环境下难以静下心做长期的成本分析。同时新技术对设计人员的要求也较高,除了CAD制图技巧外还须具备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BIM设计人员在伊始就须综合考虑的不同设计方案带来的风险,设计既贴合施工实际又符合委托方成本需求的方案,也是大多数设计人员一时难以具备的能力。

BIM技术下,项目的工程量变得透明,后期寥寥无几的变更也与大多施工企业的操作相左,可操作利用的机会减少降低了其在施工企业间的推广程度。

(3)生态不成熟。由于门槛高,使得BIM仅在大型规模以上的项目有过较多应用,在中小项目领域很少有建树。其设计期长、见效慢、技术人员以及各类模型构件的匮乏,导致在中小项目上运用的性价比很低。在这些缺点互相作用下,BIM技术显得十分“不接地气”。

(4)决策能力欠缺。BIM提高了机械劳动的效率,但对于价格、合同、费用控制、相关法规的理解无法与人相比。

作为造价咨询业者要跨过这些门槛,笔者认为应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正视新技术。从造价从业人员个人角度来讲,大多数人对BIM技术的认识还停留在“先进算量软件”的程度。加之大部分造价人员习惯了目前国内造价算量+套价的固定模式,恐慌“会被BIM抢走饭碗”的思维肆虐,也顾不上去履行“成本管控”职能。

(2)努力使自己成为推动BIM应用的牵头者。BIM技术的核心是通过现代化的手段使项目建设成本最小化,以满足投资方的成本需求,这也是造价管理人员的首要职责。

作为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与成本接触最频繁的单位,造价企业应该主动走出去与BIM技术开发企业合作,以实际工作需求为基础共同开发符合国情的BIM技术系统。同时造价企业还可以利用在服务建设单位上的丰富经验,以建设方的角度提出一系列的改进完善需求,进一步促进建设方推广BIM的需求。

由于国家和行业暂时缺乏相关规范,所以一个成熟的规范可以为所有者带来巨大的技术和现实优势。造价企业不用坐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成熟,完全可以通过制定自己的企业标准支撑BIM的应用和推行。

(3)做好技术和经验的积累。现阶段甚至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不是所有项目都适用BIM技术,作为造价业者更应正确确定每个项目中BIM的参与深度,以积累经验为首要目标,不过度追求BIM技术的全覆盖。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应该推行扶持与优惠政策,促进各BIM软件厂商提升软件易用程度,从实际需求出发,不断推出更适应中国本地化需求的软件与服务。同时政府也应鼓励项目建设单位适度推行BIM技术的应用,刺激市场需求,做好新技术的孵化器。BIM作为工具,能够简化许多重复工作,减轻造价人员的工作负担。也纠正了一直以来的一个误区:造价人员不应只是算量员,他们的职能是进行工程成本控制。BIM本身并不能成为解决方案,也不能发挥作用,真正的解决方案是行业从业人员充分挖掘和利用BIM价值,更好、更快完成工程任务。

参考文献

[1] 宋斌.BIM技术在高大模板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6.

猜你喜欢
门槛应用
石头
门槛杂说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