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骨牵引针孔护理方法在下肢骨牵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10-21 16:19王钰芸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封闭式

王钰芸

【摘  要】目的:通过分析并探讨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骨牵引针孔护理方法在实施下肢骨牵引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4月—2019年3月期间收入治疗的80例需要做下肢骨牵引的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八十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有四十例患者,一组采用开放式针孔护理方式,为A组,另一组采用封闭式针孔护理方式,为B组。分别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针孔感染率和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程度。结果:通过实验得出,A组患者的针孔感染率为17.5%,A组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评分为(88.75±2.13)分;B组患者的针孔感染率为5%,B组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为(79.32±1.42)分。两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下肢骨牵引的患者,采用封闭式针孔护理方法比开放式针孔护理方法的针孔感染率低,并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采取封闭式针孔护理方式会对患者产生更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下肢骨牵引;针孔护理;封闭式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6-0200-01

下肢骨牵引是对骨盆及下肢骨骨折、脱位患者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于不能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有利于其疾病的恢复。牵引既有复位又有固定作用,在临床上应用范围广泛,但是由于长时间的牵引,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例如针孔感染。针孔感染不仅会引发患者疼痛,使患者舒适感降低,还会降低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影响疾病恢复。因此,采取有效的针孔护理方式对下肢骨牵引的患者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实验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此次实验的两组为我院在2018年4月-2019年3月期间收入治疗的八十名需要做下肢骨牵引的患者,将这八十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开放式针孔护理方式,B组采用封闭式针孔护理方式,A组的年龄在16-65岁,平均年龄为(42.33±2.24)岁,男性29名,女性11名,股骨骨折16例,胫腓骨骨折21例,跟骨骨折3例;对照组的年龄在14-67岁,平均年龄为(40.51±1.26)岁,男性26名,女性14名,股骨骨折13例,胫腓骨骨折16例,跟骨骨折11例。我们将这两组的个人基本数据进行对比,得出两组数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此次实验的两组患者均有知情同意权并且自愿参加,同时患有出血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复合伤等影响实验观察的疾病的患者排除在外。

1.2实验方法

A组患者行开放式针孔护理模式,具体措施为:使用医用酒精棉球对实施骨牵引针孔周围皮肤进行常规消毒,清除周围皮肤存在的脓液、渗液等。然后采用安尔碘棉签对所用针进行消毒处理,再用针将纱布包裹,并且每天更换一次纱布,并且用乙醇(浓度为75%)将纱布沾湿来消毒针孔周围的皮肤[1]。如果针孔周围出现渗血,则要及时更换纱布以保持纱布的清洁干燥。

B组患者行封闭式针孔护理模式,具体措施为:使用医用酒精棉球对实施骨牵引针孔周围皮肤进行常规消毒,清除周围皮肤存在的脓液、渗液等[2]。然后采用安尔碘棉签对所用针进行消毒处理,之后采用一次性无菌敷贴来封闭针孔,使针孔及其周围皮肤处于一个封闭环境中。在实施骨牵引术后的前三天内,要每天更换一次性无菌敷贴,并在更换前进行常规消毒,之后根据患者针孔具体的出血、渗血情况来更换无菌敷贴,随时保持针孔及其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

1.3效果评价方法

分别记录和比较两组实验患者的针孔感染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针孔感染判断标准:①未感染:患者针孔及周围皮肤附近未出现红肿现象;②轻度感染:患者针孔及周围皮肤附近出现红肿;③重度感染:患者针孔及周围皮肤附近出现溃烂或流脓等现象。感染率计算方法:轻度感染+重度感染/总例数。此外,两组患者分别对其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价采取我院自行研制的量表,采用百分制。

1.4统计学方法

我院选取的所有参与实验的行骨牵引术的两组患者,此次实验他们所涉及的所有基本信息、个人资料、疾病恢复状况等均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

2.实验数据及结果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得出A组即采取开放式针孔护理模式的针孔感染率为17.5%,B组即采取封闭式针孔护理模式的针孔感染率为5%;A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8.75±2.13)分,B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9.32±1.42)分。以上两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采取封闭式针孔护理模式可以降低采取骨牵引术患者的针孔感染率,并且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总结

骨牵引术是利用一系列牵引装置产生一定的牵引力作用于肢体,对骨折、脱位的患者进行治疗和修复,来达到治疗和恢复疾病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十分普遍,但它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这是一种创伤性手段,术中的操作失误或术后护理不及时,都会容易产生感染等并发症,严重者会出现化脓性感染等。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或护理措施,容易增强患者的不舒适感,使患者针孔周围感到红肿热痛,并且影响疾病的治疗和恢复。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感染发生的措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而此次实验对开放式和封闭式针孔护理措施分别进行了探究,我们常规采用的便是开放式针孔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方式虽然也对皮肤进行了一定的消毒处理和纱布缠绕,但是针孔依旧会与外界接触,导致出现细菌等的感染。而封闭式针孔护理模式是在对针孔进行乙醇消毒的基础上,使用一次性无菌敷贴,这样就使针孔处于一个封闭的无菌环境中,降低了细菌进入的可能性,继而减低了感染率。同时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除了会看基础的操作能力之外,患者疼痛感的高低、舒适度的变化、疾病好转的速度等都会是一个影响因素。由这个实验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封闭式护理模式会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增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疾病得到更好的治疗和恢复。因此,对于采取下肢牵引术的患者,采取封闭式针孔护理方法,可以获得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三莲,朱瑞雯,许燕玲,孙雅妮,董文君.两种骨牵引针孔护理方法在下肢骨牵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0):756-757+787.

[2] 劉霞,杨丽,郝区平.两种骨牵引针孔护理方法在下肢骨牵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双足与保健,2019,28(04):7-8.

猜你喜欢
封闭式
开放式与封闭式社群的运营比较分析
山区高速陡坡上高墩轻型封闭式翻模施工
基于街区制的自贡市中心区域小区周边路网优化设计
浅谈封闭式小班化背景下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策略初探
光学透镜领域的开放式权利要求与封闭式权利要求是否构成重复授权的一点思考
封闭式10kV配电所高压开关柜绝缘问题分析
基于POGIL的开放式和封闭式教学在化学课堂中的运用
未来人马丁
一种新型的自动换向封闭液驱无杆采油系统
高一新生在封闭式学校管理下的心理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