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10-21 05:11马良英
现代营销·理论 2020年9期
关键词:结构调整金融体系

马良英

摘要:要想加快金融体系结构的优化速度,尽快做出调整,必须从多个方向、多个角度同时入手,以创新和制度为导向进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现代化金融体系建设必须满足的条件。资本市场所进行的制度创新,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融资渠道和更加新颖的融资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也进入了从未有过的阶段。金融市场体系的优化与完善必须得到利率市场化的支持,所以说对利率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只有在不断的改革与完善下,才能使市场恢复主体地位,直接决定金融资源配置。如今,经济发展缓慢,整体上达到一个提质增效的阶段,文章主要就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探究与分析,意在利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体系;结构调整

虽然经济发展已经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但其中的问题和矛盾并没有减少,若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经济发展仍然无法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一直以来,我国都在协调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过程中进行发展,且利用金融经济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诸多助力。但是,在不断的改革与变化中,金融业的经营理念和市场结构已经落后于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形成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因此,金融改革的过程中也要将供给侧结构作为重点和核心,建成更加理想的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

一、创新资本市场制度

(一)完善发行制度,维护市场主导

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建设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最关键的就是上市公司的质量和水平,这也是影响资本市场制度创新的关键环节,必须引起重视。要想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必须拥有完善的监管体系和机制体制,利用制度的作用,严把入口关,规范管理。还要有意识的提高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激发市场的潜在价值与功能[1]。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信息的透明度是影响价格信号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公开透明的情况下,才能发出真实可靠的价格信号,使投资者大胆投资。近几年来,科创板试点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股发行注册制也在资本市场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二者的共同影响之下,市场价值发现功能有明显改进,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在后续的发展与改革中还要综合考虑科创板的作用和价值,在各个上市公司中推行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制度和体系,建设出更加完善的发行制度,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

(二)把好出入关口,健全退市制度

无论是入口关还是出口关,都关系到资本市场的运行秩序和发展状态。只有从两个方向同时入手,才能使上市公司的质量和水平有所提升。所谓退市制度,就是尽快让失去价值的企业退出资本市场,这是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发展水平与质量的有效方法,也是优化市场秩序的关键路径。但是,退市制度的完善和优化并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需要极为繁琐的操作和长期的坚持与努力,还要从各个规则、流程和指标上进行优化和改革,提高对财务造假的重视,压缩炒作空间,提升资本市场的净化能力与自净功能,这样才能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水平,也为资本市场创造出更加理想的运营条件[2]。完善退市制度时应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将交易可持续和公众价值作为核心与基础,但绝不可伤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优化退市制度时可参考新三板取得的成功经验,建设出更加自由的转板制度和更加完善的市场分层。

二、创新银行体系制度

(一)放宽准入标准,推动民营银行市场发展

在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之下,民营银行的发展也面临诸多难题,加之民间金融资本风险事件的发生,民营银行的发展更是面临重重阻碍。在解决融资问题的过程中,民营银行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成为了解决融资问题的关键手段。但是,由于各项资本风险事件的发生,民营银行的发展速度渐趋缓慢,民间资本和监管部门对于民营银行的态度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从某种角度而言,民营银行具备逐利性的特质,无法彻底解决融资问题,还是需要依靠多元化的金融资本来调整金融机构体系,逐步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要想在此背景下加快民营银行的发展速度,必须适当降低入股条件,但不可以违背风险底线为前提,主要是要在合适的范围内增加营业网点数量,适当放宽对民营银行的要求和限制,降低准入标准,推进民营银行市场快速发展。

(二)加快银行转型,优化公司结构

惠普金融的推行普及,为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全新的路径,也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小企业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不仅可以起到弥补金融服务短板的作用,还能为金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活力。但是,偏离主业盲目扩张的问题普遍存在,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都陷入了这一僵局,只有建立更加完善的制度和体系,加快银行转型,优化治理结构,才能引导各个银行和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换言之,各个银行都应重新进行市场定位,为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提供更加理想的金融服务。尤其是要在区域内进行改革与完善,为农村农民农业的发展提供支撑。虽然说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都要不可避免的进行规模扩张和业务发展,但一定要考虑到市场定位和客户需求,确保自身发展与风险管理能力相符,以免因过度创新、盲目扩张或偏离主业而影响到长久发展。

三、优化金融产品体系,创造新环境

(一)突出市场主体地位,合理配置资源

虽然说市场经济的发展状态变幻莫测,但也有一定的规律,例如,资源配置是由市场直接决定的,这进一步突出了市场的主体地位,也说明了市场的作用和价值。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想降低政府对金融机构和市场经济的干预,必须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控制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时,一定要避免一刀切的现象[3]。必须承认的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可以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但这并不是为小微企业的发展解决所有障碍,其本质是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使之在资源配置中成为主体,尽快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做到优胜劣汰。在此过程中,只有拥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广阔平台的小微企业才能受益,借助市场的作用减轻负担,盘活内生动力,为经济转型和升级贡献力量。因此,在金融机构改革的过程中,不仅要适当下放权利,还要给予企业更多的自主权,促使国有金融机构利用自己的地位合理配置資源。

(二)强化创新,彻底变革

一直以来,监管真空都是影响金融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虽然经过多次改革与完善,监管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离预定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监管重叠的问题也依然没有得到解决,这些都是影响金融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且金融监管改革的速度远不及金融经济的发展,二者出现相互脱节的现象。这也是导致金融经济金融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风险的主要原因,甚至滋生了诸多违法乱纪现象,引发了不同程度的结构失衡。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大改革力度,从长远的角度谋略,从质量和结构上对金融服务进行彻底性的变革,遵循一致性和有效性的原则强化金融监管,为金融机构的进一步发展留出时间和空间,使其定制出更具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尤其是要制定出与金融监管政策相符的原则与标准,基于金融市场的发展规律,激发市场机制的作用和价值,使之成为加快金融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三)增强服务能力,加大支持力度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是金融的天职,作为金融市场的主体,金融机构责无旁贷承担服务实体经济的主体责任。为了进一步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量,金融机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从“以金融机构自身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加大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信息优势和专业优势,准确把握各行业、各产业的发展周期和发展前景,大力支持代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向的行业和产业。其次要聚焦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大局,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总而言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得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得以有效提升。金融机构更是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主动承担起风险管理的重任,为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保驾护航。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提升自己的风险管理能力,有意识的改善资源配置问题,通过更加合理的改革方式和处置方式,有序推进经济发展。这不仅可以提高金融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效率,还可创造出更加理想的服务渠道,为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蓝新月.國家审计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7(1):47-49.

[2]陆岷峰.关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养老金融制度设计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20(2):72-78.

[3]徐振东.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问题与路径[J].国际金融,2019(12):61-69.

猜你喜欢
结构调整金融体系
The Great Unbanked
辽宁对外贸易结构调整对策分析
农业供给侧改革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影响分析
引入产业投资基金与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试论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
机电类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研究
浅析“互联网+”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