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2020-10-21 06:04曾秀莹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8期
关键词:校企人才中职

曾秀莹

【摘要】基于近些年的社会发展形式,各种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愈高。而为了保障企业的良好运行,那么就要保证企业中有足够的专业技术人才。一般企业人才主要来自应往届界毕业生,但是因为毕业生对企业工作内容的不了解,所以要对这些毕业生进行培训,并且还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去进行工作的实践。而因为人们的理解能力与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导致企业工作效率及企业经济受到影响。部分企业鉴于这种情况,就选择与部分中职学校进行校企合作,企业借助中职学校培养适合自己企业的专业型人才[1]。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到企业中上班,实现完美的无缝对接,同时校企合作也为校方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随着近些年管理会计学的地位逐渐提高,财务部也将管理会计列为了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基于我国当下的这种发展机遇,本文对要如何对校企合作的管理会计人才进行培养,来满足社会发展以及企业发展的需要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字】校企合作   管理会计   人才培养体系   分析   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20-01

引言

会计作为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掌握熟练的会计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有实务操作能力。随着我国财务部提出的,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合的管理会计体系[2]。各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量在逐渐增加,虽然我国持证的会计人才早已经超过千万,但是我国的高级会计人才却严重不足,而符合当今企业要求的管理会计人才却是凤毛麟角。在当下管理会计人员出现短缺的时候,正是各中职学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良好契机。在这个时期我们加快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并将这些人才普及到企业中。

一、校企合作模式的描述及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校企合作模式的描述

校企合作是校方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并且在双方的合作中实现双赢的局面。在与企业进行合作的中职学校中,学生在学习会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到企业中进行实践操作,从实践中了解企业并感受企业的文化。学生们在企业中进行实践练习,一方面节省了校方实践器材的开销,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提前在企业中的实践中,不仅让学生对企业内部的工作内容有足够的了解,而且能熟练地操作专业工作。这样企业就能根据学生的成绩,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企业内的岗位安排,从而形成了教学与工作的无缝对接。

(二)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通过校企合作能让中职学校的学生尽快的进入社会,了解社会,同时能有效的缓解中职学校学生毕业后因为缺乏工作经验而带来的就业压力。而对于企业来说校企合作能减少企业对人才的搜寻成本,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对企业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并且在工作内容及操作上也有了训练,大大的降低了企业对新员工培训的成本。在学习期间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使中职学校毕业生,能更好的在企业开展工作而奠定基础。同时企业也会根据学生在实践阶段的表现,及时的发现学校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且根据企业的需要对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3]。所以说校企合作在人才的培养上有着推动的作用。

二、基于校企合作模式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的方案[4]

(一)制定出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方案

在进行管理会计人才教学中,学校要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对人才要求的需要情况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在进行会计教学中要结合会计专业的特征,融入社会中的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战略管理、投资金融等课程,加强学生们对会计专业的研究,搭建会计平台共享课程,增强学生的会计专业综合素养。管理会计人才重点是要从传统的核算型人才转变成管理型人才,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管理,战略等综合能力。

(二)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就业机制

会计是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熟练的对各种票据以及各种统计核算的使用。在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的环节中,学生要对企业的文化进行了解,并且结合企业的工作性质,以及工作内容,并对企业所需要的哪种会计专业人才进行了解。在与校方合作的企业中学生可以充分的利用寒暑假进行实习。学生在完成全部教学内容后,在畢业前的实习中企业会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工作实践。对培养学生独立的工作能力、专业的职工技能有全方面的提升,为学生毕业后能顺利的在企业中展开工作而打下基础。同时企业也要全面地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生在达到企业要求的技术能力时,为学生颁发相应的技能证书,在企业设置相应的岗位使学生毕业后马上能就业上岗。通过校企合作就业方式,不仅让企业的文化灌入学校,提高了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让学校的就业率有了更大的提升。

(三)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材

在与企业合作的中职学校内,教学内容要与普通中职学校进行区分。企业与学校要共同开发出既适合时代需要,又能针对合作企业发展的课程教材。在开发的课程教材中可以将案例分析与合作企业进项关联,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同时也能了解合作企业的情况,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融入到企业建设中,从而能提高管理会计人才的质量。

(四)校企共同进行师资培养

在进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中,教师是不可缺少的。同时企业与学校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教师要求也比较高,为了保障教育出高质量的管理会计人才,就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有专业的会计知识理论,同时也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将企业实际案例进行课堂穿插。所以在校企合作的中职学校教师,也要对合作企业进行深入的了解,教师可以通过在企业内部挂职训练,熟悉企业的会计需求,具体工作内容,以及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充分的了解合作企业的情况,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中,从而提高对管理会计人才的教学质量。或者请相关企业的专家到学校对教师进行岗位培训,这样可以让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总结

随着当今社会对于管理会计人才的大量需求,学校与合作企业都要建立适合自己学校以及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增加管理会计人才的专业知识。同时在教学阶段要对学生进行定期的实践练习,让学生充分融入到企业中,增加实践操作能力。

[参 考 文 献]

[1]郑小红. 基于校企合作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 纳税,2017(19):66.

[2]王皑雪.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11):267-268.

[3]钟金萍,陆建英. “产学研用”合作模式下管理会计方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05):175-176.

猜你喜欢
校企人才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