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20-10-21 06:04冷雪刚李仲胜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8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核心素养

冷雪刚 李仲胜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条件和基础,它对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可以起着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与其他的学科课程相比,汉语教学十分重要,汉语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需要普遍掌握和使用的重要语言和工具,为学生的初等教育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关键字】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综合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55-01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中国现代化教育的深入和发展,各领域人士越来越多地重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和培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直接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果,也直接影响着我国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一、核心素养培养在我国小学教育中的存在的问题

1.1核心素养建设的目标不够明确

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明确的目标要求,但不同年级、不同能力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个问题需要教师探讨解决。在符合国家要求的基础上,制定核心素养建设的科学教学目标。如果没有清楚的制定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或者对核心素养教学的认知存在差异,这将直接反映在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上。很多教师错误的认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是让学生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一些教师认为,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就算是成功的核心素养培养。然而,就以往的教学实践而言,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进一步明确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和建设的目标,并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更好的体现于小学的语文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使小学语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能顺利展开。

1.2课堂教学架构缺乏合理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比较复杂,所涉及的教学工具、学生、教师等都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小学语文的现代课堂教学的结构没有太大的改变。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仍然是传统的由教师主导的讲授形式的教学。把考试的成绩作为了课堂教学的一个最终目标。虽然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在实践中显示出一定的实际效果,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对于我们学生能力的要求和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框架以尽快适应现代教育对于学生能力的要求已经迫在眉睫,这同样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首先需要考慮的问题

二、核心综合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与策略

2.1将学生的素质教育落在实处

在实施小学阶段语文基础课的教育和综合素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学习贯彻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才能顺利地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素质的总体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在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背景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不仅要充分关注当前阶段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还要充分关注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在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下,教师必须首先做好以下的工作:首先,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框架。教师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地把握和梳理小学阶段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发展要求。其次,要培养学生掌握一般学科的学习能力,满足对建立学科体系框架的具体技能要求。例如,在“邓小平爷爷种树”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必须要熟练掌握具体的汉语和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能够用流利的汉语和普通话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用规范的方式正确书写汉字,具有良好的独立自主选择和学习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自己的技能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有必要对我们的学生自己进行技能和情商的教育,让我们的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到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特点。总有一些学习内容是学生不喜欢的,他们都需要充分地理解这些知识的重要性和使用价值,并在不断地探索和学习中逐渐形成独立的人格和道德观念,从而能够顺利完成对汉语能力的培养和核心素养养成培养目标。

2.2完善课堂教学结构

在进行综合实践教学时,教师首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相信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能力和思考,深刻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其优势,便于教师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语文教学活动。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加强与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坚持“感知——理解——评价”的原则和程序,使学生逐步地掌握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在现代化的语文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同时,在严格地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的教学功绩和地位也应该得到肯定 ,充分发挥教师的核心引导作用 ,从而能够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把握和完成语文学习的目标,有效地完成和实现对语文学习的核心素养的教育培养目标。例如,在对课文中“亡羊补牢”的教学研究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引导全体学生理解和感知课文书写中的基本意义和核心思想,引导学生掌握有关于课文的知识,通过建立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这样的评价体系,从而大大加深学生对汉语课文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学生对在课文中核心思想的深刻理解,提高综合实践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三、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小学语文课堂的综合实践教学的水平,实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师应该更加深入地了解影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因素,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改善课堂教学的结构,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的课堂环境,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进一步提高汉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兼顾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

【此文系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立项号2017090)系列论文之一】

[参 考 文 献]

[1]严发财.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学周刊,2020(04):70.

[2]黄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对阅读教学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26):61.

[3]高伯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43.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核心素养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