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采撷“下锅之米”

2020-10-21 22:41单雅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8期
关键词:生活语文教学

单雅

【摘要】语文是一门涉及面广、内容量大的学科,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写作能力是反映学生语文水平的关键,因此,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环节。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写作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成绩。由于学生生活阅历不多,社会经验积累不够,许多学生写作时无从下笔,无法根据题意选取写作素材,写作时言之无物,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写作材料。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语文教师教授学生写作,就要教会学生善于广撷博采,重视积累写作素材,只有具备“下锅之米”,做到“胸有成竹”,才能“下筆如有神”。

【关键字】语文作文   写作素材   素材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81-02

作文教学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反映现实生活。运用语言不仅要求用得对,而且要求用得准、用得好。这就要求学生的脑海中必须一定的“库存”,而我们的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存储”少得可怜。无米之炊,巧妇尚且难为,何况中学生呢?如何帮助学生从生活中攫取“下锅之米”?关键就是进行材料积累训练。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在学生虽然生活丰富多彩,但在写文章时,反而面临“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困境,这就是因为学生没有养成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积累材料的专项训练,在积累写作材料的同时,通过多观察、多体验和多思考,提高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写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形式活泼的文章。怎样进行积累材料的训练,才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注重朗读,培养语感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是说:文章源于积累,只要语言素材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文思泉涌,笔下生花。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苏东坡等人,他们没有学过专业的语文知识,但是他们还是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原因就在于他们在平时生活中,熟读背诵大量的优秀作品之后形成了敏锐语感的结果。语言积累,语感形成,写作能力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多读多背,不仅要熟读课内文章,也要多读课外文章。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加学生的美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量,通过阅读与背诵,使学生将课本语言转化为自己语言储备起来,把生活中不同的好词句段篇储备起来,为写作随时提供丰富的素材。

二、确定对象,定向积累

在训练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确定对象,然后按一定的序列,沿一定的方向去观察,去调查,去采访,从中发现问题,并去其糟粕,收集资料,储之备用。注意在指导学生确定对象时,尤其要强调注意那些能够给人以新的认识,尚未被人普遍认识的事物,或一些司空见惯,但特点尚未被人真正认识,或未被全面认识、深刻认识的事物。通过定向注意和观察。使学生从中获得新的认识,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譬如指导学生写《他在我心中》,目的是赞扬校工刘老汉。题目一出,全班哗然,原因是刘老汉态度不好,一见学生浪费水电就大为恼火。于是我就引导学生重新定向观察、调查:全校500名师生,一天需要多少茶水?酷热盛夏,我们坐在教室里还挥汗如雨,刘老汉在茶炉前烧茶添水又,是什么滋味?有时火炉灭了须重新生火,屋内浓烟滚滚,熏得人睁不开眼,刘老汉又是怎样劳动的?……经过启发以后,同学们对刘老汉进行全面具体的定向观察以后,以前的偏见荡然无存,也对他有了新的认识:平凡的工作不平凡,这一文意在学生头脑中逐渐形成,学生对写作对象有了新的认识,还受到了思想教育。

三、留心生活,随机积累

在观察的领域,机遇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机遇只垂青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它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关心生活,热爱生活,随时留意生活现象,进而产生写作欲望。例如,有一天,意外地下起了大雪。因为是入冬的第一场雪,学生特别高兴。雪停了,有些学生到操场上堆雪人、打雪仗。这时,美术老师也在操场上指导一群学生堆雪人。他们堆起了“雷锋”像。我即兴指导学生观察雪景,以日记的形式进行练习。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头头是道,非常感人。经过归纳,一幅幅美丽的雪景便脱颖而出。一个学生最后写道:太阳出来了,雪开始慢慢融化,但雷锋精神却永远融入我们每个人心中……类似这样的平凡事,我都让学生注意观察,促使他们自觉留心周围的一切,并要求他们随时记下一花一木、一人一事,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四、博览群书,随兴积累

写作素材来源于作者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作者自己的见闻和感悟,例如:自然界的花草树木,生活中的人情事件,感情中的喜怒哀乐,班级里的喜闻趣事,家庭中的生活琐事,社会中的流行元素等,只要能触发心灵,无论大事小事,都可成为写作素材。所谓间接经验,就是作者读到、听到的和看到的各种各样的事件,例如:课内外阅读的报刊书籍,看到的电影电视节目,听到的故事传奇等。通过写作素材的积累训练,指导学生在生活中直接获得第一手写作材料,也用于指导学生从阅读活动中,定向摘抄,随兴采集,从而获得写作的第二手材料。在平时,要特别注意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对一些有益的东西,要有意识的收集,进行归类,保存。在积累丰富写作素材后,要对素材进行归纳梳理,自由分类,以灵活运用。对写作素材分类标准很多,例如,写景、写人、写事等,人物外貌、心理、神态、肖像、动作等归纳为写人,班级乐闻趣事、家庭日常琐事等可归纳为写事等,教师加以简单指导,学生可根据自己情况自主分类归纳。

五、特色片段模仿练笔

仿写,就是仿照给定的句子造句,或仿照所给的语段、短文等写作语段或短文等。仿写,能够让学生克服写作心理障碍,掌握写作规律,是知识迁移的最直接途径,仿写的过程是学生深入领会短文巧秒的重要过程。模仿什么呢?模仿范文的构思、谋篇、布局。但不能生搬硬套。模仿有哪些特点,怎样模仿,需要教师的详细指点,例如,从课文中找出比较有特色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技巧,指导学生仿写。模仿内容包括: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描写议论等。需要指出的是,不是课文中的每个片段都可以作为模仿材料,而是要精心挑选那些精彩片断进行仿写训练。在仿写时,要把握这些片断的特点,告诉学生这些片断的写法规律,使学生有规可循,有法可借,有例可仿。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凭这个例子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有了凭借,历练才有着落。”

六、感悟生活,每日积累

写日记是培养写作技能、感悟生活的好方法,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敏锐观察力,还能使学生迅速用语言文字表达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学生每日一记,内容、题材不限。日记内容主要来源于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可以记事,可以写人,可以状物,可以写景,可以记述活动,凡自己在一天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都可以成为日记内容。当然,日记可以是简短的几句话,也可以是一篇小小的散文,只要是学生的有感而作就行。

通过这些训练,学生的“下锅之米”有了着落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生的习作再也不是空洞乏味,犹如骷髅,无血无肉。写作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也不感到文章难写了。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河南省教科规划一般课题《中学语文文本教学与作文教学相互渗透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9〕-JKGHYB-1227)研究成果。】

[参 考 文 献]

[1] 杨刚华.高中生写作素材积累与运用的指导策略研究——以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为例[D].江西: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9.

[2] 高宇芳.初中生写作素材积累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西:山西师范大学.2018.

[3] 刘应明.如何指导初中学生积累写作素材[J].甘肃教育.2017(13):54.

[4] 江国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指导[J].教书育人.2017(31):51.

[5] 胡雯.积累写作素材 丰富写作内容[J].江西教育.2011(30):52.

[6] 汪仁洁.范文在写作素材积累指导中的运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03): 75-77.

猜你喜欢
生活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生活感悟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无厘头生活
教育教学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