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对策探究

2020-10-21 22:41李珍珍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8期
关键词:讲授角色扮演素养

李珍珍

【摘要】素质教育推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程。实践能力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对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效果,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重要促进作用。文章先列出地理实践能力的内涵及现状,之后从课堂教学、户外活动及家校合作入手,探讨具体培养对策。

【关键字】高中地理   地理实践能力   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91-01

地理新课标指出高中地理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地理实践能力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依托核心素养要求,教师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地理教学活起来,以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

一、地理实践能力内涵及现状

1.内涵

地理实践能力是学生在地理考察、调查等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意识和能力,主要以地理活动为载体,以人地关系为导向,以区域认知为基础的一种综合性思想方法,对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有重要促进作用。实践是地理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地理学科的范畴。地理是一门内容丰富且实践性强的学科,新课标要求地理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立足于地理教育的学科特点提出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会有效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使其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地理。

2.现状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受传统理念影响,学生的学习主要依赖老师的课堂讲授,教师重知识传授轻德育培养,依靠学生的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的方式导致考试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学习的唯一目的是考取大学。地理实践能力作为无法在试卷上体现出来的一种能力,无法在考试成绩中体现出来。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仅限于学生抓材料重点的能力,导致学生虽然学习了地理知识,但知识视野只局限于教材中,无法实现知识的实际应用。

二、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对策

1.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教师可以依托课堂教学通过实验、教具制作、角色扮演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首先,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设计的地理模拟实验演示过程能将地理知识和原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利于学生快速掌握地理相关事物分布和发展规律。模拟实验是一种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培養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及沟通能力,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讲授“水循环的过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操作实验,即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两个玻璃杯。操作过程是先往一个玻璃杯中倒入热水,之后将杯盖盖住,再往另外一个杯子中倒入沙子和一些冰块。在操作完成后,学生对两个杯子中发生的现象进行观察:第一个杯子的杯盖上出现了小水珠,属于水的蒸发,如果将杯盖翻过来,水珠会掉下来,属于降水环节;第二个杯子中的沙子变湿,属于下渗环节。两个杯子中发生的现象,可以代表海陆间循环的主要环节(热水代表海洋,沙子代表陆地)。

其次,利用教具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具制作主要是学生根据所学地理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器具的制作,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在讲授“三圈环流”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三圈环流模型的制作 ,学生利用充气地球仪、白色纸杯、卷纸条、箭头、剪刀和双面胶等材料制作模型。通过模型的制作,学生能深切体验到三圈环流的本质和内涵。

再次,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角色扮演主要是学生扮演教材中的地理事物,用拟人手法了解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角色扮演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路径,使学生在角色中通过心理体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锋的类型”时,教师可以让不同高度的学生扮演冷气团、暖气团、锋面等,学生通过移动体验不同锋的类型。

2.通过户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开展的户外活动有地理观察和测量、乡土地理调查、野外考察等。首先,地理观察和测量。教师在讲授“正午太阳高度角”后,可以让学生在操场利用卷尺、测量绳、手表和标杆等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通过动手实践,学生可利用教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学以致用。其次,乡土地理调查。乡土地理调查主要是对区域内的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农业、土壤、工业、交通、人口等地理要素知识进行调查,以发现家乡的地理问题,并提出有效策略进行解决。如在学习“工业区位因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对区域内的工业企业进行调查,之后标注其地理位置,并对其地理位置进行评价。再次,野外考察。野外考察主要是教师组织学生对区域内的地理现象进行考察,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考察了解课堂所学知识。如在讲授“海水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最近的海边进行考察,以感受相关知识内容,领悟海岸地貌的形成过程。

3.通过家校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家校合作,实现教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以实现实践能力培养的持久和持续性。如在讲授“全球定位系统”后,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带领孩子一起驾驶汽车,学生在车上导航系统里输入起始点和终点,从系统给出的路线中选择一条,之后由家长根据导航系统的提示将车开到终点。在行程过程中,学生体验了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加深了对定位系统的认知。

总之,教师要重视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课外活动、家校合作等践行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地理课堂活起来,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刘辛田.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透析——第三届国际地理奥赛引发的思考[J].地理教育, 2003(1).

[2]陆芷茗.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及素养培养的路径——以南京一中课程基地建设为例[J].地理教学, 2015(24).

[3]刘立杰.尝试角色扮演 培养实践能力[J].地理教学, 2003(2) .

猜你喜欢
讲授角色扮演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数学课堂“限时讲授”教学策略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谈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法的实施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角色扮演法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角色扮演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