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早操巧编排,创新设计乐趣多

2020-10-21 22:41李玉泉陈华栋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8期
关键词:早操队形队列

李玉泉 陈华栋

【摘要】早操能够唤醒幼儿的成长能量,塑造幼儿良好的体质和精神风貌。从当前幼儿园早操实践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音乐选择不当、在队形排列形式上过于僵化单一,早操器械应用不当等,这些问题对于幼儿体操活动的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基于此,教师要强化幼儿早操的编排意识,注重编排更新中的创新设计,让幼儿在早操活动中有更多的乐趣和收获,以此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字】幼儿体育   幼儿早操   创新设计   编排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94-02

优美活泼的音乐、整齐规范的队列、精神饱满的孩子们构成了幼儿园早操中的一道风景线。早操是幼儿一日生活的良好开端,通过科学适量的运动,能够提高幼儿肢体协调能力,促进幼儿肌肉和骨骼发育,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在早操锻炼中收获好心情。幼儿早操不能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教师融入趣味性和创意价值,巧妙编排幼儿早操,从而提高幼儿早操活动质量,促进幼儿园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幼儿早操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音乐选择不合理

在早操背景音乐的选择中,一些教师忽略了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音乐选择多以自己的主观兴趣为主,但是却忽视了幼儿的聆听感受。在配合音乐编排早操动作的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幼儿主体性,更多的考虑音乐与动作的配合是否美观,这就造成幼儿参与积极性下降,不利于早操活动的开展。

(二)队形队列比较单一

教师在幼儿早操编排中忽视了队形安排的重要性,認为早操中只要幼儿能够排列整齐就好,这就造成早操队形一成不变,幼儿很难在列队活动中获得乐趣。尤其是通过队形变化能够提高幼儿跑、跳、协调、定位能力,但是,由于教师忽视了队形设计,导致幼儿早操按部就班进行,缺乏创意和新意。

(三)早操器械缺乏科学利用

幼儿园为幼儿体育活动准备了丰富的体育器械,幼儿造成中经常用到的有哑铃、各种球以及令旗等。但是从体育器械的应用实践来看,其中还有不少问题存在。譬如教师出于安全考虑,会限制幼儿使用体育器械,进而造成器械资源浪费。还有些器械在购置时过于注重外表美观,但是实用价值不高;再就是幼儿园为了迎检会大量添置运动器械,但是并未考虑幼儿的器械应用能力和适用性,这些都造成幼儿早操过程中器械使用不当,难以达到应有效果。

二、创新幼儿早操编排的实施途径

(一)关注幼儿感受,选择适合的音乐

音乐节奏是幼儿开始早操锻炼的指挥棒,在早操音乐的选择上教师要充分关注幼儿特点,满足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心理体验。在早操音乐的选择上要科学合理,首先要多观察幼儿,看看孩子们平时都爱听哪类歌曲,对哪些风格的乐曲感兴趣,让幼儿参与到早操音乐的选择中。譬如在早操踏步中,教师可以多选择几首乐曲播放,并观察幼儿的反应。通过观察发现,孩子们对《巡逻兵进行曲》这首音乐接受程度最高,伴随这首音乐,孩子们的步调更加整齐有力,踏步动作也更标准。由此可见,在早操音乐的选择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体验和感受,体现出幼儿的教学主体性,让早操活动充满童趣和活力,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二)设计成套动作

早操动作设计是创新编排的核心内容,教师要掌握幼儿运动规律,在早操设计中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即准备环节、基础环节、整理环节。准备环节通过幼儿走步、跑跳等步伐实现队形变化,调整运动节奏并移动队形位置,促使幼儿尽快进入早操状态,为基础环节的开展做好准备。基础环节是幼儿早操锻炼的关键部分,通过早操运动活动身体各个关节部位,从头部动作开始,逐渐带动躯干和四肢运动,让身体的每个部分都能活动到。以头部冠状轴为中心,逐渐拓展动作范围,从大幅度动作转向精细化动作,实现了运动量和运动技巧的有机融合,坚持早操能够发展幼儿的运动能力。具体来说,肢体动作编排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设计动作部位:头部、颈部、肩部、上肢、躯干、下肢。

②动作完成方式:伸拉、摆臂、旋转、环绕、支撑等。

③动作形式:走、跑、跳、转、平衡、造型等。

④动作方向:上、下、左、右、正向、反向、同侧、异侧、双侧等。

⑤动作队形:横向、纵向、交叉、圆圈、三角、五星、不规则队形等。

⑥器械:球、旗子、绢花、哑铃、小棒、彩带等。

放松部分是让幼儿完成体操活动中放松身体,拉伸紧张的肌肉,调整呼吸,从而缓解运动疲劳,平衡肌肉和骨骼的受力,让幼儿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一天的幼儿园生活中。

(三)丰富队形队列,促进幼儿集体协作

早操属于集体性活动项目,列队、变化队形则是突出幼儿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重要环节,在队形队列编排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提高列队的趣味性和队形的美观性,让幼儿认识到自己在队列中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承担着协作配合的任务。幼儿早操中的队列练习可以从简单的排队、分队、合对开始,幼儿掌握基本步伐后,可以逐渐都“s”形、“x”形、螺旋形等,逐步增加队列难度,这样过程也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大脑和肢体反应能力,提高幼儿的团队协调性。在早操列队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和肢体动作,以此判断幼儿整体状态如何,及时发现幼儿精神或身体出现问题并采取有效干预方式。通过队形队列变化起到热身作用,让幼儿更顺利地开展后续的跑、跳、伸、拉等动作。在列队中教师保持良好的耐心,多给幼儿指导和鼓励,激发幼儿主动锻炼的积极性,以此营造更浓厚的早操锻炼氛围。

(四)巧用早操器械,提高幼儿活动兴趣

在幼儿早操的徒手动作中,可以加入各种适宜的器械以丰富活动内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早操器械的选择上,要结合幼儿实际情况,突出安全性、适用性和趣味性。比如幼儿普遍喜欢棍棒,这种器械不但简单易得,而且还能设计出不少有趣的动作,如模仿孙悟空的金箍棒,教师可以设计“大圣舞棍”、“回头望月”等动作,这些动作能够有效激发幼儿模仿实践的积极性。而且棍棒还有很大的塑型空间,可以把它想象成金箍棒,也可以想象成枪、拦路杆等,结合这些拓展想象,能够编排出跨越、攀爬、转体、侧转等多个动作,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效果。由此可见,巧妙运用早操器械能够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活动兴趣。

三、幼儿早操编排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幼儿早操编排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遵循幼儿的运动规律,结合幼儿体操运动要求,在动作幅度上要从小到大,节奏要有明显变化,保持早操的流畅性和连贯性,提高早操的运动价值。二是注意早操动作与音乐风格的配合,动作幅度大、节奏快,音乐也要节奏感强、动感十足;如果动作舒缓,则要配合轻柔的音乐,保持音乐风格和体操动作一致。三是根据幼儿年龄和实际能力合理设计体操动作难度,比如小班幼儿动作要相对简单易学,大班则可以加入一些技巧性动作,拓展幼儿的运动能力。同时,在兼顾上述因素的同时,还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化,如季节、气候、器械配置、流行病等因素灵活开展,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幼儿的运动锻炼的要求,提高早操的活动效果。

结语

幼儿早操活动的开展,不但能够激发幼儿的体育运动积极性,同时还能提高其身体素质,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促进幼儿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幼儿体操的编排设计中,教师要着力创新,融入自己的特殊创意,结合幼儿的实际能力和兴趣爱好,设计更优美、更受幼儿欢迎的早操动作,充分发挥幼儿园体育资源优势,让幼儿在体操锻炼中健康成长,为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参 考 文 献]

[1]黄晴.选择适宜音乐创意编排早操——幼儿园早操音乐的选择与思考[J].才智.2014(32).

[2]徐兰.浅析幼儿园晨间体锻中的互动式早操活动[J].教育教学论坛.2014(47).

[3] 徐锐.浅谈幼儿园器械操的编排[J].幼儿教育.2016(Z1).

猜你喜欢
早操队形队列
高校“以人为本”模式下早操制度的理性思考
队列队形体育教案
做早操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队形
早操
缓存淘汰算法研究
做一做
青春的头屑
队列操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