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10-21 22:41洪梅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8期
关键词:人教学法数学

洪梅

【摘要】随着我国对教育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把工作的重心放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上,高中数学无论是在理解还是做题方面都有着一定的难度,如果一成不变按照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难以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新课标提出了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的出现,创新了教学理念,旨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的角色由主导课堂变成了引导学生提问或解决问题,同时,问题提出的时机也是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备课与研究,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加轻松愉快。本文将结合人教A版的部分教材内容,简要阐述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字】问题导学法   高中数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中图分类号】G633.6【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99-01

引言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仍在延续应试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老师仍然“机械式”地传授给学生数学基础知识,从而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所以导致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足,数学教学的课堂较效率不高。针对这种现状,新课改提出,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摈弃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树立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问题导学法的使用与推广,让广大教师们始终做到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提升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重要的能力的提升,进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一、问题导学法的含义及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什么是问题导学法?先要从导学法说起,导学法是一种较为容易见到的教学方法,大致将其分为学案导学法和问题导学法,导学法突破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喜爱。其中的问题导学法是指师生共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将这个过程有效实施在高中数学的实际教学中,老师在合适的时机安排提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学生在遇到困难和不同的问题时也要及时向老师提问,通过师生研究探讨,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切实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让高中数学课堂不再那么枯燥乏味。

二、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设置合理的问题导学情境

高中数学课堂要求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数学本身的特殊性,导致大部分的课堂都比较枯燥乏味,并且在数学课一开始教师就灌输一个公式或者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往往很难理解,并且很快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一节课的开始,根据教材内容,设置合理的问题导学情境,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下导入一节课,也能够为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做了铺垫。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及时审核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将心中的疑惑提出来,教师及时解答。

例如:在人教A版必修五学习《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这一课时,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庄子天下篇》提出一个命题“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教师进行提问:把这句话翻译为现代文?用1个单位表示一尺,每天取一半后,分别是多少各单位把它列出来? 结合名言进行探究,设计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入的思考和讨论中,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究,通过设置疑问,来加深学生的认知。

2.通过兴趣性问题导学法提高教学效率

在以往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枯燥乏味等特点容易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使用问题导学法时,应该增加问题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有求知的欲望,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成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人教A版必修一学习《集合》这一课时,教师想要同学们理解集合的概念,可以提出趣味性的相关问题:同学们是高一的学生,同时也是这个学校的学生,那么你到底是属于哪一部分呢?那么這两者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通过这一趣味性的提问,使得同学们产生了兴趣,并积极思考与回答,提高了教学效率。

3.结合生活实施问题导学法

数学中很多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与课堂讲解的知识点,达到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的目的,并且让学生能够将其最终运用到生活当中。此时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能够使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例如:在人教A版必修三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一课时,教师结合学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新概念,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事件:“地球不停转动”;“木柴燃烧产生热量”;“在常温下,石块一天内被风化”;“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小明射击一次,结果击中十环”教师此时进行提问:通过观察以上事件,分析各事件有什么特点?按事件发生的结果,事件可以如何分类?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特别地,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强调“条件”与“结果”是分类的关键,由此引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由此可见,通过结合生活展开问题导学法的教学,有助于学生的思考与理解。

结束语

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学比教师教更加重要,而问题导学法的运用就充分展现了这一内涵和宗旨,发挥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挖掘了学生的最大潜能,提高了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主动的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素质,构建了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

[参 考 文 献]

[1]黄海涛.通过问题导学法,优化高中数学教学[J].学周刊,2019(16):87.

[2]刘金铭.论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1):136.

[3]马小丹.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导学法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7):124.

猜你喜欢
人教学法数学
小学英语外研版教材与其他版本教材比较分析及应用
春风常化雨 润物细无声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赵学敏学法作品《沁园春·雪》
关于人教A版教材《算法初步》两个问题的思考
体育学法基本定位及其理论建构的必要性(一)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