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幼儿的绘画表征过程思考

2020-10-21 22:41张浩伟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8期
关键词:淋浴小敏小鸡

张浩伟

【摘要】幼儿被鼓励使用绘画的方式表达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绘画表征。幼儿在绘画表征的过程中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展现出了丰富的内心世界。文章对“绘画表征过程”的定义进行阐释,分析了美术教学中幼儿的绘画表征过程。

【关键字】美术教学   幼儿   绘画表征过程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114-03

幼儿尚未能像成人一样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会使用其他的方式帮助自己表达内心世界,而绘画这种形象化、可视化的表征方式就是幼儿的一种记录和表达的重要语言。幼儿喜欢用绘画表征来反映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表征的过程和结果有助于他们的学习过程,对他们的认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幼儿也会使用绘画表征来表达社会情感方面的认识和体验,成为宣泄情绪和与同伴互动的渠道。以下笔者自身的教学体会,对美术教学中幼儿的绘画表征过程进行具体介绍。

一、“绘画表征过程”的定义

绘画属于幼儿表征的形式之一。表征既可以作为动词也可以作为名词,是外部世界在内心的反映和再现。所以“绘画表征”也具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解释,作为名词,代表的是绘画表征的结果,作为动词,代表的是绘画表征这个动作。本研究把“绘画表征”的概念界定为用绘画的方式,把自己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表达出来。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本研究所界定的“绘画表征”和“绘画表现”是有所区别的。“绘画表征”更加侧重于表达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绘画表现”更加侧重于表达情感。本研究主要侧重于对“绘画表征”的探索,即对事物客观性的再现,而非艺术性的表现。即便如此,但这两者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它们是有交集的,甚至关系密切。创作者在进行绘画表征的时候可能会加入自己的情感,而在进行绘画表现的时候也可能会把事物的客观特征再现出来。从幼儿完成的绘画作品上来看,也很难严格地划分为绘画表征或是绘画表现,重点关注作品的内容,就可以理解为绘画表征,重点关注作品的美感,就可以认为是绘画表现。

幼儿的绘画表征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绘画的过程。它离不开前期对事物的观察和讨论,也离不开对事物的深入考察和思索,这些对幼儿最终的表征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本研究把幼儿认识、观察、研究事物,并最终用绘画表达出来的整个过程,界定为“绘画表征过程”。

二、美术教学中幼儿的绘画表征过程分析

(一)绘画表征与幼儿生活经验息息相关

幼儿在进行绘画表征的过程中,对实物的观察和实际的生活体验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他们表征的灵感来源。比如,在“人体”方案活动开展之前,子灵的奶奶来进行解剖鱼的父母老师活动,孩子们对鱼许多鱼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子灵说:“我们人体里面也有骨头的!不信你摸摸。”她让菲菲摸摸她胸前的肋骨。孝博主動提出:“我们家里有关于人体骨骼的书,我明天带来给大家看看!”于是第二天,当他带来一本立体的人体书时,大家围着他议论纷纷。“人的身上到底有多少骨头?”有个幼儿告诉了大家答案,可是别的同伴表示有疑问。于是老师让孩子们把自己心中人体骨骼的样子画下来。有些孩子表示自己不会画,有的画出来像机器人,有的像变形金刚,有的像鱼骨头……过了几天,菲菲把妈妈拍的X光片拿到学校来给大家看。孩子们还去科技室仔细观察了人体模型,然后再一次画下了人体骨骼,这一次孩子们都能清晰地画出人体骨骼的结构了。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儿的绘画表征无论从兴趣和动机来看,还是从如何解决表征的技术问题来看,都是离不开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的。

(二)绘画表征反映幼儿不同的兴趣和视角

幼儿的绘画表征作品结合幼儿自己的解释说明能够清晰地反映出他们各自不同的兴趣和视角。比如 “管道”的方案活动中,老师让孩子画出3幅连贯的画来回答一个问题:“淋浴设备是怎样工作的?”孩子们向老师解释了他们的绘画表征作品。小乔画的淋浴设备和龙龙画的淋浴设备可以反映出他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认识。小乔的画表达了构成淋浴系统的硬件之间的空间顺序,以及水在这些零件之间是如何流动的。龙龙则画了一个正在淋浴的人,脸上洋溢着微笑,表达了他在淋浴过程中心情愉悦,画中并没有淋浴设备的机械硬件。小乔的画描绘了淋浴设备和澡盆的连接方式,龙龙的画则强调了开着淋浴设备在澡盆里沐浴的愉悦,他们俩的绘画表征反映的是关于淋浴设备截然不同的兴趣和视角。通过分析他们的绘画表征可以得出,小乔和龙龙的关注点是很不一样的。教师可以借此将每个孩子的视角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孩子们看到各自不同的视角,由此能够知道事物是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视角来看待的。孩子们通过同伴的视角可以看到之前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也能对事物形成更为丰富和全面的认识。

(三)观察和表征相互促进

幼儿在进行绘画表征时,往往需要细致的观察作为基础;仔细的观察又能使幼儿的绘画表征更加完善。比如在一个关于“蚂蚁”的研究中,老师问孩子:“蚂蚁是长什么样的?”孩子们根据记忆画出了蚂蚁。老师又让孩子们拿着纸笔到户外去寻找真的蚂蚁画下来。老师对找到了一只活蚂蚁的小敏说:“你能在它离开之前把它画下来吗?”小敏仔细地观察着蚂蚁说:“圆圈,它有一个圆圈!”老师让小敏把圆圈画下来,小敏认真地画了一个椭圆形的身体,在里面画了一个圆圈,在身体两边各画了三条腿。老师又问小敏:“这只蚂蚁有几个圆圈?”小敏仔细地研究这只蚂蚁:“三个。”说着她又在蚂蚁的身体里多画了两个圆圈。小敏的这个绘画表征看似简单,其实不仅反映了她对于蚂蚁身体结构的认知,也反映了她对于蚂蚁身体各部分之间的空间关系的理解。她的这次观察表征其实是困难的,她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观察一个极小的迅速移动的物体,并且要在二维的平面上表征一个三维的立体的物体。在这次观察和表征的过程中,小敏的绘画和观察是交互促进的。由于她要画出这只蚂蚁,所以她非常仔细地进行观察,想要画出身体的时候她会盯着蚂蚁的身体观察,是由什么样的几何图形构成的。画蚂蚁的这个任务对于她的整个观察的过程来说其实是一种驱动力,这个任务促使她去观察和思考,使得她一次又一次重新观察蚂蚁的时候提出新的问题。在这个观察和表征的过程中,老师提了几个关键的问题,引导小敏把观察到的东西用口头语言表述出来,再把口头表述的东西用绘画的形式表征出来。小敏用画圆圈的方式表征了蚂蚁的身体,所以老师又提出“蚂蚁有几个圆圈”来促使小敏进一步观察蚂蚁,让她的表征更加完善。老师是在教小敏怎么样在观察的过程中运用表征,并由此成为一个更出色的观察者。

(四)绘画表征与其他表征方式相辅相成

虽然本次研究重点考察的是幼儿的绘画表征,但是其他的表征方式也是无法忽视的。幼儿在进行表征的时候,常常会将自己熟悉和掌握的各种表征方式互相转换,进行互补。每一种表征方式都是不同的,都存在着一些长处和不足之处。在绘画表征对幼儿的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的过程中,其他的表征方式也起到了帮助幼儿整合经验的重要作用。正如在“管道”研究中,幼儿除了绘画表征,还使用到了口头语言、动作、三维结构等表征方式来表征淋浴設备。从以下的这个例子,我们也可以看出幼儿是如何整合多种表征方式的。

丁丁带了三个鸡蛋来学校,孩子们想要把它们孵化,所以引发了想要给小鸡造个房子的想法。老师问:“小鸡想要什么样的房子呢?”丁丁说:“一个圆圈。”妮妮说:“一个用树枝造的房子。”老师说:“那我们的圆房子看上去是什么样的呢?它里面有什么呢?”丁丁说:“一个浴缸,有一个沙发,还能看电视。孩子们在附近玩耍,搭建小汽车。它跳过了迷你赛车。”老师说:“为什么你想要造一个圆房子?”丁丁说:“我从没造过圆房子,它们的电视机是三角形的,孩子们正在吹泡泡。”小安说:“我想要画一个小鸡的房子,像一个很大的蛋。”孩子们一边画画,一边共同构建他们的想法。妮妮说:“我打算做一个很大的蛋,因为我想要给这个房间添置些东西。我要为这些小鸡造一个漂亮的房子。”老师问:“什么样的东西?”妮妮说:“我要把电视机画下来,我还要把沙发画下来,我要搭建厨房和房间了。”在这段对话之后,老师向整个班级介绍了这个研究,所有的孩子都受邀画出他们理想中的小鸡的房子。老师同意孩子们使用彩泥来建造小鸡的房子,因为彩泥本身更容易塑造成三维环形的结构,而且孩子们都会熟练地使用彩泥。孩子们用彩泥搭建了小鸡的房子,讨论并搭建房子里小鸡需要的东西,比如沙发、冰箱、书架、马桶、水池……老师提议孩子们设想小鸡在社区里需要的商店,孩子们参观了社区里的商店以后,孩子们一同回顾了他们的发现,并把看见的都画下来。老师建议孩子们在板上画一幅壁画来表现周围的社区,放在小鸡房子的背后。孩子们以地图作为参照,画出了每条街道和商店的位置并进行涂色,然后把壁画放在了小鸡房子的背后。他们很喜欢摆弄这个小鸡的房子。幼儿使用了很多技能,观察、绘画、涂色、使用彩泥、看地图、制定计划、根据比例来设计……而这些都和口头语言的使用整合在了一起。运用多种表征方式给幼儿提供了多种感知对象的机会,这也会促进他们观察和交流的整体能力。在运用多种表征方式时,幼儿能够表达得更加自如。

(五)绘画表征帮助幼儿表达社会情感

幼儿尚未掌握语言文字的书写,所以常常会运用绘画表征来表达社会情感方面的认识,在画画时,他们可以思考,可以表达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虽然幼儿的绘画技能并不是很高,但正是因为这样,他们的视角和成人不一样,他们的想象力也是无拘无束的,他们表现出的是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以下这个案例清晰地表明了幼儿是如何通过绘画表征来表达自己的社会情感的。

在大班下学期快要升小学的时候,孩子们即将告别班级里的朋友,有些不舍和焦虑。老师建议孩子们把他们自己和他们的朋友画下来。老师记录下孩子们关于这些画的评论,并贴在这些画上面,展示在一块板上。通过创作这些画,孩子们可以确认他们的好朋友是谁,表达他们对好朋友的感情,并减少升入小学的担心。他们画出了和好朋友一起玩玩具、画画、牵手,到彼此的家中做客等等。通过这些绘画,孩子们表达出了自己对于友情的认识,他们认为友情就是和另一个人一起做开心的事情,一起分享喜欢的东西,像家人一样的陪伴等等……通过欣赏和交流讨论,孩子们更加确定了彼此的感情,让孩子们又一次重新体验了友情。而在集体面前解释自己的画,也能让友情得到班级里老师和其他孩子的认可,这对他们的关系是一种进一步的肯定。

绘画表征鼓励幼儿用画画的方式把抽象的情感用形象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不仅能够记录下一闪而过的念头,还能让成人更好地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六)绘画表征促进幼儿的学习和探索

绘画表征能够帮助幼儿回忆与题目相关的细节,能够使幼儿获得并表达相关的记忆,为他们和其他幼儿讨论时提供参照。在观察时,绘画表征促进他们去审视观察对象,并不断和自己的画进行对照,从而发现观察对象的有关信息。在绘画时,幼儿无法画得面面俱到,他们必须简化一些信息,选择最重要的东西进行表征。在解释他们的表征作品时,幼儿需要使用到语言表达。所以在绘画表征过程中,幼儿的观察、比较、筛选、语言表达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当幼儿对他们的绘画表征作品进行讨论时,教师能够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在认识上的不足。由此幼儿会产生进一步调查问题的兴趣,深入地进行下一步的探索。幼儿在绘画表征的过程中,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展示出了自己的所长,这能够强化他们作为研究的主人的体验,增加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同时,他们也更加愿意去学习绘画的技能技巧,从而画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在绘画表征的过程中,幼儿是全神贯注的,他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当碰到问题时,也会坚持不懈地想办法解决,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品质。

结语

根据上文的论述,我们对方案活动中幼儿绘画表征的一般过程和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幼儿能够熟练地运用这样的绘画表征,并不是靠幼儿自发形成,也不是单靠教师的指导就能够达到,而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得到的结果。

[参 考 文 献]

[1]张娟. 幼儿绘画基于表征研究的思考[J]. 内蒙古教育,2019,(11):102-103.

[2]苟增强,苏日娜. 4-6岁儿童绘画中亲子关系的“远/近”隐喻表征[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4):84-89.

[3]陈婷婷. 通过绘画表征引导大幼儿向更高游戏水平发展[J]. 名师在线,2017,(13):47-49.

[4]倪蓓蓓. 绘画创作中“童趣”审美的文化表征及其意义[J]. 艺术百家,2016,32(06):253-254.

[5]吴念阳,陈纤纤,吴燕,钱海燕. 5-7岁儿童绘画中社会地位的“大/小”隐喻表征[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14(01):50-56.

猜你喜欢
淋浴小敏小鸡
《小敏家》:孩子终将长大
一颗珍珠的自述
闪电小鸡
小鸡想飞
剖宫产后多久可以淋浴?
喷头架子
澡都白洗了
药店认识
一起遛弯
淋浴喷头堵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