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语言升格策略

2020-10-21 06:04邱小翠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8期
关键词:屠户通顺升格

邱小翠

【摘要】从目前中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来看,立意选材内容构思等方面存在的毛病比例不是太大,问题主要出在语言表达方面。毋庸置疑,各种语言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思想内容和感情的传达。所以,写作后学生作文问题的指导,笔者认为应主要落实在语言的修改和提升方面。笔者在此文将简要地阐述一些关于初中作文语言升格的策略。

【关键字】初中作文   写后指导   语言升格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131-01

作为一位长期在初三奋战的一线语文老师,作文教学一直是我工作中老大难的问题。每一次作文布置下去,几乎百分之八九十的同学的作文的主要问题是:语言表达十分糟糕。不要说生动形象,就连清楚明白的表述,有些同学也不能做到。“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中对语言训练是一个薄弱环节,至今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不抓住语言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难以提高的。”[1]我一直认为,学生写作就是怎样去运用语言把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体会、感悟等表达出来的过程。作文语言就是学生运用语言情况直接的体现,作文语言的优劣是学生思维是否清晰、表达是否准确的关键,是学生作文成败的关键。如果我们语文老师能帮助学生改善作文语言的表达,那么学生的作文分数就能大幅度地得到提高。

一、调查的现状分析

笔者随机抽取了我校三个年级2020年期末考作文各50十篇,按照语言通顺、准确,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分成三类。①学生在实际写作中所呈现出来的作文语言问题,比我们教师想象得要严重的多。②学生在学校三年的语文学习中,作文语言水平的提升十分缓慢,甚至可以说没什么进步,这是不是说明了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更多去强调结构、内容和立意,而忽视了语言的训练呢?结构、内容、立意只要掌握了窍门,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的,而语言的提升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在初一就开始重视,初三才开始重视的话,就为期已晚了。

二、语言升格的策略

针对不同的学生出现的作文语言的问题,我认为应实施分类指导。对于语言不通顺的作文,重点是指导学生把文章的语言修改得通顺;对于语言基本通顺的作文,重点是指导学生把文章的语言修改得准确;对于语言通顺的作文,重点是指导学生学会锤炼润色文章的语言。

(一)指导学生把文章的语言修改得通顺

语言要通顺,是对作文语言最基本的要求。通顺,就是语言要运用规范、准确、并且连贯、得体,读起来文从字顺,流利通畅。

写作中,用词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注意不能造生词,教给学生中文语法的一些基本知识,不出现成分残缺、搭配不当、重复累赘等毛病,慎用网络语言,少用方言,注意语言使用的场合,得体运用语言。

一般情况下,历届学生出现的语病问题大同小异,所以平时教师修改学生的作文,发现不通顺的句子或误用的词语,要有意的归纳收集,录入电脑存档,按出现频率的高低着重和学生讲解,下次学生写作时就会有效的避免这些不通顺语言的出现。

如,本地的学生经常会使用“拜山、东江河”这两个词,经过老师的纠正,学生会规范地用“扫墓、东江”表示,并且注意到写作时尽量不使用方言,以免造成读者阅读的困难。

针对写作语言不通顺的学生,还应注重平时让他们多朗读好文章,以增强语感,用朗读法来快速找出自己作文不通顺的句子,进行有效的修改。

(二)指导学生把文章的语言修改得准确

准确,就是指文章的语言能够客观传神地描述并正确反映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状貌,精准地说明它们的特性,恰当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清楚明了地表达自己的主张、立场和观点。把基本通顺的文章的语言修改得准确,要注意两点:第一是写景状物要准确,要抓住事物的特點;第二是表情达意要准确,要注意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要有不同的表达;第三是写人叙事要准确,抓住人物的特点有条理叙事。

如,有一位学生写美术老师:“橄榄形的脑袋下挂着副又圆又大的眼镜”,虽说这句没有语病,但稍作修改,语言可以更准确更有表现力:“橄榄形的脑袋,瘪瘪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又圆又大的眼镜”。

(三)锤炼润色文章的语言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许多名家尤其注重文章语言的锤炼,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是反复推敲的点睛之字。一开始,王安石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到”字他看了怎么也觉得不合适,于是他又想了“过”字,“春风又过江南岸”,也觉不妥,后来绞尽脑汗,搜肠刮肚,冥思苦想,一连用了“临”、“度”、“来”、“吹”、“遍”等十几个字,最后酒后诗兴大发,灵感来临,用一个“绿”字,把江南的生气勃勃,春意盎然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大好景色“活”画了出来。

锤炼语言要在炼字、炼词、炼句上下功夫。鼓励作文语言通顺的这一类学生多去琢磨、推敲自己的语言,争取达到语言生动形象、富有魅力。

锤炼语言要简洁。简洁是要求遣词用字不要繁冗拖沓,要做到言简意赅。大师们的著作,有时惜墨如金,一字就十分传神。如《范进中举》中的“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扯”写出了胡屠户对范进的巴结讨好,“攥”体现了胡屠户的爱财如命。语言虽简洁,却更显传神。句子里如有可以删去的,那么就删去,一直改到文字不能删减为止,文辞方得严密。

锤炼语言还要形象。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方法让作文的语言变得形象。比如,巧用修辞手法让语言更生动形象。如写“树中落下”一句话,就很平淡无奇,如果改成“树叶毅然告别树枝,奔向大地的怀抱”,就变得鲜活贴切,韵味十足。每次写作后,规定学生作文里甚至要不少于五处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果不够就要想方设法变换句子修改句子以达标,这种做法可以加强学生写作运用修辞的意识,有利于升格作文的语言。

升格学生的作文语言,是一项长期而繁杂的工作,但是只要坚持做下去,从初一到初三狠抓落实,一定会有颇丰的收获。

[参 考 文 献]

[1]书志成.作文教学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33.

猜你喜欢
屠户通顺升格
月夜下的逆袭
《狼》的寄托
读写大闯关
整体思考局部推敲
张屠户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
话题作文“错过”创意升格
句子雨
英语填词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