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途径探讨

2020-10-21 22:41卢耀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8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师应德育工作

卢耀文

【摘要】初中是学生思想道德以及学习的关键阶段,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目前学生的需求,因此,应注意对于学生的学习加强重视,特别是德育,其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要将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提升,学校以及教师应该做到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并依此为主,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为学生之后的成长提供基础保障。本文是针对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途径探讨过程的相关介绍。

【关键字】提升   初中   德育工作   有效性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138-01

引言

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其为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培养提供教育支持。近年来,随着部分父母对于教育事业逐渐关注,学校也应对教学加强重视,将德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前提。初中德育工作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本篇文章是对于初中教学德育工作开展的必要性、以及笔者针对德育工作进行提出的一些改善策略的概述。

1.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初中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段时间内,教师应了解学生思想状态以及学习情况。可是根据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以及思想道德问题,因此,教师应加强德育工作开展。德育教学的进行。教师自己本身就应了解德育对于学生成长的作用,积极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及德育建设,对于德育建设的策略进行不断改善,促进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提升。另外,教师应及时与学生加强交流,特别是在德育方面存在问题学生,教师应予以深切关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并将其作为自己德育工作开展的基础资料,提出必要的德育建议。德育工作的开展,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让学生了解德育工作的意义,让其认识世界,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加深学生对于德育工作的进一步认识,并积极配合教师进行德育工作的开展,将德育工作的效果增强[1]。

2.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途径探讨

2.1课内德育工作开展

课内教育是学生思想最为集中的一个阶段,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可以渗透德育知识,让学生在不知觉间就已经对于德育知识了解。由于是课堂内部教学,教师就拥有很多提问机会,其可以在教学中,与学生加强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对于本文的深入了解,并将教学内容涉及到的德育知识融入讲解[2]。在人教版初中思想道德课程《人人有人格尊严权》的教育中,教师应先设计教学案例,增强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教师让学生以教材上的内容为主,设置教学情境。教学情境具体情况如下:

父亲:13岁的小孩子有什么人格?我小时候也是这样长大的,怎么没有人给我提人格尊严这个词?老师你随便打他,只要他不听话你想咋样就咋样,有什么问题,未来找我就好了。

儿子:爸爸,現在新时代,所有事情都是有法律可循的。你让老师随便打我,那是家庭暴力,你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还要让老师承担法律责任。如果教师按照你的办法来,你们都侵犯了我的人格尊严权。

教师:。。。

教师可以以这一问题为主让学生思考,并开展教学,并在教学中提出不同的问题,给学生发言的机会,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促进德育效果的增强,增加学生对于“人人有人格尊严权”这一课堂知识理解,使其认识到尊严权是学生自己的权利,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德育体系教育的建设,促进德育工作开展进度的加强,提升德育的有效性。

2.2课外德育工作开展

初中生是一个思维比较活跃的时期,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不同类型的课外活动,增加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概况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促进其思考,将学生的参与感极大提升。例如在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纪念活动,向学生讲述德育的意义,通过一些英雄的故事,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民族英雄相关知识增加了认识,提升课外活动的德育工作效果。在课外,教师德育工作开展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思考,使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并对世界以及周围的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关于学生在德育工作中出现的疑问应及时予以解答,促进德育有效性的提高。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摆脱课堂中的压力,对于德育更加有学习的热情,并愿意与学生以及教师进行交流,提升自己的德育水平。

2.3增强德育观念

德育工作开展与教师密不可分,教师本人应具备德育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方式,其会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极为不利,因此,教师应增强自己的德育观念,完善教学形式,将德育知识融入教学中来。教师在对德育教学观念的正确认识的背景下,还需要对于学生的德育加强认识,提醒学生德育对于其成长的重要价值。教师应积极关注学生的不同个性,将学生进行分类,并对学生进行德育观念的传递,提升学生的德育认知水平,使其可积极参与课堂以及课外相关德育工作中来,促进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提升[3]。

3.结束语

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奠基石,对于学生的德育工作的开展,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水平,增加学生对于德育观念的认识。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同时,要想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就应了解学生的不同特征,明确德育工作开展的难点,了解课内外活动德育工作渗透的方式,不断完善德育开展的策略,促进初中学生基本德育水平的提升。

[参 考 文 献]

[1]邱顺平. 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有效性[J]. 2017(9):156-156.

[2]邓秋, 梁友志. 渗透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J]. 中国校外教育, 2016(12):93-93.

[3]王亚辉. 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J]. 中国校外教育, 2018.No.545(1):44.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教师应德育工作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甘肃陇西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及对策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中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养成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