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才有柳暗花明

2020-10-21 22:41黄姚萍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8期
关键词:情景规则教学法

黄姚萍

【摘要】教学方法的选取,对于道德法治课堂是否更有效,是否更有吸引力比较重要。作为道德与法治老师应根据实际选取合适的方法,重新整合教材资源,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教材。在课堂实践中恰当运用“一案到底”教学法,会让你领略到教学上另一番新的风景。

【关键字】道德与法治课堂   “一案到底”教学法   优点和运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159-02

道德与法治学科,以前叫初中政治。从事初中政治教学多年,总希望自己的课堂能够打动学生,让他们喜欢上我的课。为此,我在教学中会经常反思,怎样才能把课上得更好,怎样设计课堂的效果会更有效一点。

作为教师,必须要有较好的学科素养,才能驾驭好你的课堂。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时政性较强的科目,所以平时我会注意收集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素材和关注时事新闻。上课时根据需要,有意识地去引入和运用合适的材料或案例创设情境和问题,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去思考探究,从而吸引更多学生上好课。这种案例式教学法是我在课堂中运用得比较多的教学方法。

课程改革以来,初中政治教材也几经变迁。现在我们采用的部编新教材和以前的教材相比,丰富和鲜活很多。这为我们老师的教学提供了非常好的资源,但我们也不能“照本宣科”,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或者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重新设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一两年里,我通过学习和观摩一些老师的优质课,在自己的课堂里也作了一些尝试。如用一个连贯的典型的案例,或将案例设计成一个人的故事,设置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思考题形成“探究链”,去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获得新知,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和学科素养,最终实现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法就是“一案到底”教学法。

我在上部编八年级上册《自觉遵守规则》这一课,讲授遵守规则要求这一内容时,教材内容对社会规则的遵守强调了四个方面:需要自律和他律,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把规则作为行动的准绳,还要坚定维护规则和要积极改进规则。我没有按教材“平铺直叙”地将观点摆给学生,而是以中学生杨小勇的一天作为主线,设计了杨小勇一天发生的故事,把几个情景探究材料以故事的形式把他们串联起来,让学生学起这部分知识有点“故事性”和有“画面感”。

为了让学生增强对规则的敬畏意识,理解掌握遵守规则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把规则作为行动的准绳。

我设计的第一个情景是:

1.杨小勇因为昨晚做完作业看了会电视,今天起床晚了,当他匆匆忙忙赶回学校的时候:在一个十字路口,红灯亮了,几个行人没等绿灯亮就直接过去。小勇犹豫了一下也跟着过去。根据情景,探究问题:

(1)法不责众,别人破坏规则,我们也可以破坏规则吗?可能带来怎样的后果?

(2)我们遵守规则,是为了应对外在约束还是基于内心准则?

让学生围绕情景思考探究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得出结论: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就要敬畏规则,把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接着给学生出示第二个情景:

2.回到学校,数学考试正在进行,数学老师前一天已跟同学们说,准备试行“无人监考”制度。课室静悄悄,虽然没有老师在,一场考试同学们都在认真作答,没有人违反纪律作弊。学生探究分享:

(1)平时约束我们考试不作弊的因素有哪些?

(2)虽然没有老师在,数学考试同学们都在认真作答,没有人违反纪律作弊。说明了什么?

通过思考交流,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归纳结论: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我们不能被动依赖他律,而更需要自我约束。

讲授遵守规则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时,我接入了第三个情景片段:

3.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小勇发现隔壁班的两位男生在楼道那里一边聊天一边吃零食,吃完还把垃圾丢地上。

(1)面对这样的行为,作为旁观者的小勇应该怎样做?

(2)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行为?为了让此类事情不再发生,请你想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

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情景,扮演角色并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通过活动探究,让大家明白: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劝导他人守规则要做到“有礼”“有理”“”“有节”。

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的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情景扮演,让学生身临其景,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实现道德法治课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解决问题方案的设计又让学生掌握劝导他人的技巧,增强了维护规则的实践能力。

最后遵守规则还要改进规则,我设计了这样的情景:

4.晚上,杨小勇和爸爸妈妈坐在一起看电视,刚好电视播放一则关于近来高铁“霸座女”、“霸座大妈”和“霸座大爷”的现象频频发生的新闻。于是他们一家三口围绕高铁霸座的事情讨论了起来……请你也参与其中。

(1)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霸座现象频发?

(2)如果要你针对现有的高铁霸座处罚规则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你会提出怎样的措施?

最后一个情景问题的设计,将课本知识和时政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将知识作了拓展和延伸,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交流讨论,明白既定规则会有他不合理的地方,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对新规则的制定和改进提合理建议,又培养了学生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和精神。

本课时内容的设计,以学生杨小勇一天的经历片段作为线索,牵出问题,围绕情景问题开展活动。让学生思考交流、合作探究,逐個将问题解决击破。这样的课堂设计,会让课堂呈现出一个有画面的“故事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提高了。

“一案到底”教学法,运用得好会让你的课堂增色不少。那么,“一案到底”教学法,他的优点在哪?我认为:

1.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一案到底”教学法能将分散的材料和情景用一条主线有机联系起来,让课堂变得丰满起来,学生更容易进入角色。它会让课堂教学的思路清晰很多,方便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故事情景带出的问题,能启发学生积极去思考探究和参与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学生对案例的探究,课堂中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的开展,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形成共识。讨论交流和展示,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3.促进了我们老师的专业成长

“一案到底”教学法的运用,需要老师花心思和功夫去收集和准备,精心挑选合适的情景和设计好问题,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前认真钻研和吃透教材,深入备课。这一过程,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加强学习,无形中又促进了我们老师的专业成长。

“一案到底”教学法的恰当合理运用,确实会给你的课堂带来不一样的效果。“一案到底”教学法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我们注意些什么问题呢?我有下面的思考:

(一)老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弄懂弄透编者的意图。对教材内容的创新和开发,不是把知识观点改头换面,不能偏离教学目的。相反它是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用一种更适合的更能让学生易于掌握的方式去突破教学重难点。所以我们老师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实施教学,必须在尊重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去设计你的教学。

(二)我们老师要有创新意识和勤奋钻研的精神。在备课研读文本时对教材要有自己的新思考,激發新问题,不囿于原有教材,不拘泥于文本。要把课堂设计为你的课堂,需要我们花脑筋花心思和功夫去收集和准备素材例子,并要精心挑选合适的情景和设计好问题。可能很多老师还是“拿来主义”,不用花脑汁去想去弄而采用现成的。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时政性决定我们在教学素材运用上不能“原地踏步”,而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社会时事的变化去鲜活你的课堂,才会让你的课堂更有吸引力,更加出彩。

(三)“一案到底 ”教学法要用在合适的教学课时里,要“因材施设”。教无定法,不是所有的课都是用固定的模式去实施,需要我们老师灵活去处理。

这是我在教法上的学习探索和尝试。的确,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上我们“不拘一格”,才会迎来柳暗花明。今后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课改的道路上练就本领,打造优质课堂。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立德树人,成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引路人。

[参 考 文 献]

[1] “一案到底”让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更有效  2015《新课程.中旬》李素萍.

猜你喜欢
情景规则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让规则不规则
楼梯间 要小心
不如吃茶去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把美留在心里
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