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父母冲突的视角来解读儿童的问题行为

2020-10-21 22:41黄伟勤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8期
关键词:冲突案例儿童

黄伟勤

【摘要】在一个家庭里,父母关系是儿童所感受到的最直观的人际关系,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最为直接的影响。大量的研究报告显示,父母冲突与儿童的行为、适应、情绪、健康、学业成绩等问题存在显著的关系。而在小学阶段,儿童的问题行为通常表现为争吵、推撞、做怪异动作等外向性行为或是注意力涣散、自卑、孤僻、抑郁等内向性行为。在实践中发现,以上问题行为的儿童更多的来自于充满争吵和敌意的家庭中。他们的父母常会因为意见不一或其他原因而产生言语或身体的攻击与争执,导致儿童出现问题行为。下面通过一些个案,从父母冲突的视角来解读儿童的问题行为。

【关键字】父母冲突   儿童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180-01

一、父母沖突导致儿童安全感不足,无心上学

儿童安全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来自于父母关系的和谐。父母关系和谐的或者说就算他们有冲突,他们也能够很好地处理冲突,这样儿童就会感到成长环境是安全的。如果爸妈经常谩骂、打架,要离婚,儿童就会进入非常害怕和恐惧的状态。

案例1: 三年级张XX同学,上课不集中精神,爱发呆。妈妈说他得了恐惧症,于是带孩子咨询心理老师,说孩子怕黑,不敢一个人睡觉,要钻到妈妈被窝一起睡,弄到爸爸去书房睡。她担心这样会影响夫妻关系,所以来求帮助,希望孩子跟自己分开睡。听完妈妈陈述,老师问小张,“你怕黑吗?” 小张迟疑了一下说,“我不怕黑,我只是觉得妈妈很孤独,爸爸对妈妈不好,他们总吵架,看到妈妈不开心我睡不着,只能和妈妈一个被窝才能睡着。”这位妈妈听完后恍然大悟,原来只以为孩子胆小,不敢睡觉,没想到自己和丈夫的关系,会给孩子带来这么多困扰。

家庭治疗界的泰斗曾说,家庭对儿童来说,最可怕的不是看到父母批评他们,而是看到父母不和。有一位得了强迫症而被迫休学在家的五年级李XX,在心理老师讨论父母问题时,她一只手抓住父亲,一只手抓住母亲,神色紧张。老师询问她的感觉,她说,我很害怕。父亲问,“你怕什么,难道我们对你不够好吗?” 李XX摇摇头说:“不,我不仅要你们对我好,我要你们两个人都好。 ” 有的孩子为了让爸妈在一起,用生病的方式来平衡父母的关系,挽救父母的婚姻。因此,父母关系不好,孩子会有太多操心,就算回到学校,也依然想着爸妈吵架打架的场景,害怕失去关系而难以集中精神听课。

二、父母冲突导致儿童无法融入同学关系,造成性格孤僻等不合群行为

儿童的世界其实很简单,爸爸妈妈是孩子的全世界。孩子对父母的爱和信任,是与生俱来无条件的。可是当父母总是吵架、打架、冷战时,孩子会疑惑,为什么这么亲近的人,关系都如此糟糕?他会害怕与其它人产生关系,担心发生冲突,久面久之变得不愿意与人来往,变得孤僻不合群等。

案例2:简X,小时候经常看到父母吵架,有一次争吵中,妈妈抱着她去跳楼,爸爸边破口大骂,边怒气冲冲阻止妈妈,外婆却在一边大声责怪女婿不懂珍惜。这个情景对于年幼的她来说太可怕了,为了隔离这个场景,她就想象另一个美好画面,暗示自己,眼前发生的一切都是想象的,只有脑子里那个画面才是真实的。这种防御的方式,心理学叫隔离。以后父母吵架时,她就思考其他事情,装作外界什么都没有发生,这种隔离方式一直伴随到他长大。后来无论面对哪种关系,他都会下意识的用这种方式保护自己,这是一种创伤后的应激状态。类似案例我们在学校也会碰到,有个同学,集体活动时总是处于一种神游状态,其它同学开心地玩耍,他却呆呆的坐在一旁,若无其事,无法融入到这个环境里。后经了解,他的父母也是经常吵架、打架等。所以,当儿童无法从最亲近的人身上获得对关系的信任时,他也就无法投入到其他的关系里,在学校很难融入同学的关系,造成性格孤僻,不合群等行为。

三、父母冲突导致儿童容易出现攻击、欺凌等行为

父母是儿童潜在的学习榜样,儿童会观察父母行为,且模仿父母行为。父母冲突越多,儿童越有可能学习到冲突的交往模式,并将其应用在以后同伴交往中。

案例3:两年前的一天,我在门口站岗,突然听到哭声,我转身一看,原来高年级杨XX同学,用手拽着一位低年级同学衣领,用脚不停地踢小同学。小同学吓得大哭,正在这时,小同学爷爷来了,非常生气。杨XX同学一点都不畏惧,还挑衅地对爷爷说,“有种你打我呀”。后来了解到杨XX同学经常欺负弱小同学,是令老师非常头疼的孩子。于是我和班主任去了家访,说到杨XX同学的行为,妈妈说,“像他爸爸,经常骂人打人。”爸爸也不甘示弱,“你又好在哪里,孩子有问题,整天埋怨我,还不是被你宠坏的吗?” 小杨的爸妈无视老师存在,又激烈地吵了起来。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得知,杨XXX同学经常给爸爸打骂,内心有负面情绪。当他的负面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找个情绪出口,弱小同学成了他发泄的对象;另外,家长的不和谐情绪与行为,也给小杨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坏榜样,同时也对他进行了错误的人际交往训练,使孩子误以为吵架、谩骂乃至打架是解决冲突的办法。可见,小杨有攻击性行为和欺凌同伴的行为,一点也不奇怪了。

总之,在父母经常性冲突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很容易出现欺凌、攻击等外化问题行为和压抑、孤僻等内化问题行为。父母关系对儿童成长有重大影响,和睦、开明、平等的家庭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必要条件。因此,和谐的父母关系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家长应该构建和谐家庭环境,做好榜样,让孩子在融洽的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冲突案例儿童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样板案例
回避冲突不如直面冲突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冲突管理
留守儿童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六一儿童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
全面冲突管理的构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