诌议课程思政推动高校英语教育创新策略

2020-10-21 02:48游曌
文存阅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创新课堂

游曌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课程思政给高校英语教育所带来的改变和创新。课程思政的提出与实践进一步落实深化了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动高校英语教育质量的提升,有助于培养才高行洁的国家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英语教育;创新;课堂

一、高校英语教育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英语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分离,德育的阵地主要集中在思政课而非专业课,要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就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个专业教育之中。“想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教师就要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专业课的头等位置,贯穿课程始终。”课程思政之下所有课程均拥有传授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培养的双重作用。“英语作为全球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高校英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本科教育阶段必修公共基础课之一,课时多,覆盖学生广,推动课程思政与高校英语教育协同前进,是当前高校英语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的创新。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样的,课程思政在实施过程中为了将思想政治教育更好贯穿融入到通识课、专业课当中,也需要挖掘创新关键点,找到问题所向。“思想是在创新中产生发展的,也是在创新中保持生命里的。”课程思政在推动大学英语教育过程中也需要针对性的创新性的策略。

课程思政的最终目的是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有学者提出:课程德育实质上是隐形德育,利用非德育课程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德育资源开展道德教育,具有隐蔽性、渗透性等特点,对于英语这类语言性兼具人文性的学科而言,它的优势在于英语课堂上利用文化因素渗透性的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如通识课、专业课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课程中融入思政,可以将思政中学习到的原理得以应用,有利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同时,思政教育帮助同学所树立的正确的观点也有助于激发同学们学习大学英语课的原动力,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本身涵盖的思想性等,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内涵。

二、以课程思政推动高校英语教育创新的策略

(一)以提升教师德育能力作为创新的基础工程

“学高方可从教,品正才能为师”,教师自身的德要高,品要正,才能在课堂上、生活中成为学生德育上真正的老师。育人价值应体现在日常教学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当中。高校英语教师通常受中西方思想共同熏陶,接受新思想新文化速度更快,教师本身也会受到西方主流价值观等思潮的影响,所以作为当代高校英语教师同样需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能够正确、全面的引导学生的思想至关重要。首先,高校英语教师本身要有意识的不断提神自身德育的能力,不能仅仅注重于专业学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等,努力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提高自身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第二,提升高校英语教师对相关政治素材的敏锐度,善于发掘大学英语教育当中学生感兴趣的时政素材、好奇的思想素材,主动获取最新的有效的思政相关的信息,能够及时更新课堂所涵盖的相关德育素材,并把它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之中,做到英语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真正有效融合,在实现英语教学本身的人文性、文具性时,也充分实现政治性、思想性。例如在教授西方文化鉴赏的同时,可以加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对比;在学习西方名人的时候也加入中国名士用以拓展相关知识等,英语课堂同样应该是文化自信的承载点,不仅传播优秀的外来文化,同时也让同学们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更深一步的了解,真正做好语言教学中的文化交流。第三,重新制定考核考评体系,将英语教师思想政治素养纳入相关考核考评体系,鼓励英语教师积极探索英语教育中课程思政实现的有效途径,加强英语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相关理论研究,挖掘学科本身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课程思政最大有效化并合理运用于学生德育工作当中,实现学生德才的全面发展。

(二)用好课堂主渠道创新德育教学模式新阵地

用好课堂这个主渠道主阵地,积极创新发掘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课堂活动,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注重课堂实践化的体验。首先,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问题的设计要合乎现实,现实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是激活思想的第一要素。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思考,提问,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汲取专业知识并且又能潜意识的提高思想高度,提升自身品德修为。第二,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个性化学习可以有效削弱学生本身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排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模拟教学模式,教师可通过布置独立项目让学生组成团队完成,独立的项目中需要涵盖思想相关联的因素,以共同的任务为中心,学生可以在过程中实现自主探索,让学生的思想进行自主性的提高。第三,发挥英语教学的本身“人文性”作用,通过文化引领模式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英语这门学科本身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素材,人文性和思想政治性是分不开的,这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实效性都提供了实现平台。作为教师,首先要从丰富的文化素材中进行筛选,针对大学生有兴趣的人文信息,特别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生关注度高的信息,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经常和学生对等的交流从而获取有效信息,所以教师在和学生交流过程中,保持对等、尊重的态度十分重要,这也有利于增强教师对学生所好奇的相關文化因素的敏锐性。

(三)创新高校英语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合作关系

“当前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的合作关系并不紧密,多数文献资料都是独立作者撰写而成,尚未形成大范围的合作网络。”对于“课程思政”创新不是一人之力,而是关系到众多方面的完整体系,要构建好这个体系需要多方面的合作与协同。搭建高校英语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的合作关系平台。第一,聚集更多相关领域研究课题,鼓励高水平论文、课题的发表,共享高水平学习理论成果,从整体上提升高校英语教育水平。 第二,重视英语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整体规划和内在联系。如果仅仅只停留在理论探讨的阶段,则课程思政无法扩大规模难以形成效应;如果过分的强调了实践的改革,则极有可能因没有正确科学的指导而缺乏支持。所以我们还需要做好理论与实践的“合作”。 高校英语教育也需要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创新实践,并积极研究实践中所存在问题。

结语: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内在要求,坚持创新是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环。以往思政教育的核心一直体现在思政课程,但是如今的课程思政对于每一门学科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课程思政推动高校英语教育建设床创新需要多方面多角度进行。首先,提升教师德育能力作为创新的基础,自我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自身政治敏锐度的提高,以及相应的考核体系协同推动。第二,抓住课堂,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注重课堂实践化体验。第三,搭建高校英语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的合作关系平台。从三方面利用课程思政推动高校英语教育的创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崇高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陈巍.要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专业课的头等位置[EB/OL].https://www.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12335/2019/20190905142330625430356/20190905142330625430356_.html,2019-09-05.

[2]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M]. 中国教育报,2016-12-09

[3]刘建军. 思想只有被激活才能产生引领作用-怎样激活思想[N].人民日报,2015 -10 -09(007).

[4]卢军坪.大学英语课程推进 “课程思政” 的可行性探索[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9,36(2):129-133.

[5]聂迎娉,傅安洲.课程思政: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新视角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Curriculum: A New Perspective on General Education Reform in Universities[J].大学教育科学,2018,5:39-43.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创新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