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因素理论下大学体育教学中运动APP使用现状与改进对策

2020-10-21 09:35栾磊张骁杰刘旭祥蒋安东王锦波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满意度体育教学

栾磊 张骁杰 刘旭祥 蒋安东 王锦波

摘要:本文聚焦大学体育教学中运动App使用现状,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收集学生关于此类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和实际运动效果。依据访谈结果和双因素理论,对运动类App、运动环境和运动感受三类因素进行分类,将运动类App和运动感受归为激励因素,将运动环境归为保健因素。问卷结果显示出学生对各类因素满意度上的差异和实际运动效果上的不均衡,据此为此类教学模式提出相应改进对策。

关键词:运动类App;双因素理论;满意度;体育教学

近年来,国家逐渐重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达标情况,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文件更是要求: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未达60分不能按时毕业。各地市高校为了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加大了大学体育教學工作的投入,将运动类App的使用纳入日常体育教学与评分体系中。据了解,高校普遍引入运动类App作为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辅助软件,采用定向打卡的模式让学生进行跑步锻炼。

双因素理论(two factor theory)亦称“激励-保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1959年提出,他把企业中有关因素分为两种,即满意因素和不满意因素。满意因素是指可以使人得到满足和激励的因素,即激励因素;不满意因素是指容易产生意见和消极行为的因素,即保健因素。这一理论亦被运用于教育领域,对教学评价有实际应用,也同样适用于体育教学中。在这种“运动类App进体育课”教学模式下,大学生对这一模式相关因素的满意度会影响其实际身体素质的提高。因此,研究影响大学生的满意度对于此类体育教学模式也很重要。

一、研究设计

1.变量界定

在对使用运动类App进行锻炼这一过程进行分析后,影响锻炼实际效果的因素依照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可以划分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与运动任务本身紧密相连的因素是运动类App的使用和实际的运动体验,因此激励因素为运动App、运动体验;属于环境方面的因素为保健因素,因而运动环境为保健因素。

运动App因素可以划分为整体界面设计、软件运行的流畅性、锻炼功能的全面性、功能操作的简易性、GPS定位的准确性、网络连接的稳定性、数据记录的精准性、锻炼任务的合理性、社交或分享功能、运动知识技能地提供、激励机制的设置等12个维度;运动环境因素划分为运动设施配套程度、运动环境安全程度、空气清新程度、视线良好程度、规范监管有效5个维度;运动感受因素划分为对锻炼任务的责任感、出汗量适当、无身体不适、运动后的满足感、完成任务成就感、锻炼成效的感受6个维度。为了使得统计方便,对满意度划分为“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分别记为-6、-3、0、3、6分,越高说明满意度越高。见表一。

对使用运动App后的实际效果进行界定,将实际成效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对大学生体测项目的规定划分为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这5项。为方便统计,对使用运动App进行锻炼后体测成绩的提升划分为“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确定”、“同意”、“完全同意”,分别记为-6、-3、0、3、6分,分数越高说明实际提升效果越好,反之则提升越少甚至没有提升。

2.研究对象

使用运动类App完成体育教学中的任务已经成为众多大学生的日常,全国范围内有众多大学进行了普遍的推广。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体育教学中使用的运动类App的满意度和实际锻炼效果,使用问卷量表随机调查安徽大学的大学生,收到了有效问卷101份。其中男生58人,女生43人。

二、结果分析

1.问卷检验

为了确保结果的有效和正确,本次研究使用的问卷参考了以往文献中的相关问卷设计,对相关度较高的因素进行整合优化,并且为了使问卷更加反映现实,事先与大学生进行了相关访谈,确切了解影响满意度的因素,在进行严格筛选后纳入调查问卷中。其次,为了确保可信度,运用克朗巴哈α系数(Cronbach's alpha或Cronbach's α)对问卷内部的一致性进行检验,克朗巴哈系数是一个统计量,是指量表所有可能的项目划分方法地得到的折半信度系数的平均值,是最常用的信度测量方法。一般认为克朗巴哈α系数大于0.7时,数据可信度较高。在对量表检验后发现,运动App、运动环境、运动感受和运动效果等量表的克朗巴哈α系数均大于0.7,因此具有较高可信度。

2.结果分析

(1)App使用现状

受访的安徽大学学生中,全部使用同一款运动类App。学生在校期间,每周使用App的频次主要是1-2天/每周,占到总人数的53%;3-4天/周占30%;5-7天占17%。主要的运动时间集中在傍晚和下午,运动一般持续30分钟以内。

(2)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即运动环境因素中,得分较高的分别是视线良好程度、空气清新程度和环境安全程度,平均得分分别为1.19、1.04和1.01,由此可见学生对于大学校园的运动环境有较高的满意度。大学校园的运动设施配套程度和规范监管有效性这两项因素的平均得分为0.86和0.3,满意度与其他环境因素相比较低。校园中运动配套设施经过访谈得知,进行跑步锻炼的地点多为校内运动场及部分非机动车道,地势起伏较大,且道路多有破损;操场跑道等配套设施也较为陈旧。得分最低的因素为规范监管有效性,泛指对骑车代替跑步、他人代跑和网上购买外挂软件等违规活动的监管有效性,由此反映出学生认为学校在此方面的监管力度不够,如果违规活动被监管忽视,极易造成学生的不公平感,挫伤运动的积极性。

激励因素中的运动App因素上,学校推广使用的这一款App满意度较高的四项因素分别为网络连接的稳定性、软件运行的流畅性、功能操作的简易性和整体界面设计这四项,得分分别为1.16、1.04、1.01和0.8分;满意度中等的四项因素分别为锻炼任务的合理性、数据记录的精准性和GPS定位的准确性,得分分别为0.56、0.24和0.21分;满意度较低的五项因素分别为锻炼功能的全面性、社交或分享功能、运动知识技能地提供、激励机制的设置和打卡位置的合理性,得分分别为0.06、0.06、0、-0.09和-0.18分。

激励因素中的运动体验因素上,得分由高到低分别是无身体不适、出汗量适当、运动后的满足感、对锻炼任务的责任感、锻炼成效的感受和完成任务成就感,各项的得分都大于1分,其平均得分为1.17分,大于运动App因素的0.41分和环境因素的0.88分,说明学生在运动本身上收获到与其他维度因素相比更多的满意感。

由以上结果可以了解,该运动App不足之处在于锻炼功能不夠全面,只能进行跑步锻炼,对于运动任务的安排和记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有所欠缺,且社交分享功能也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展现自我的需要。其次,该运动App没有提供足够的相关运动知识,对学生的锻炼起不到应有的指导作用,学生在运动时可能会有较高受伤风险。更重要的是,诸如勋章、积分、排行榜之类的激励设置与学生的成就感有较高的关联,激励机制的缺少不仅会使学生感到不满,起不到激励的作用,也会减少完成相应任务的成就感。

(3)实际效果

在使用运动类App进行体育教学后,受访学生认为体测成绩在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肺活量和50米跑有所提升,三项的量表得分分别为1.16、0.48和0.45,说明将运动类App纳入体育教学后,学生在这三项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且对于长跑成绩的提升最大,其次为肺活量和50米跑。然而,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和体重指数(BMI)这三项的得分分别为-0.45、-0.33、-0.33和-0.15,大部分学生认为使用运动类App并不能提高这四项的成绩。目前高校在体育教育中,运动类App只是作为提高学生跑步成绩的手段,因而缺少对于身体素质项目的提高手段,同时运动类App的功能限制也使得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不够全面。

三、对于“运动类App进体育课”教学模式的建议

1.运动环境

运动环境属于保健因素,对保健因素而言,其是不满意的来源,对于运动环境的改善可以消除不满,维持原本应有的锻炼成效。使用运动类App进行体育教学的实践中,学校在保证运动设施齐全完善的同时,还应该进行有效的监管措施,杜绝诸如骑车代替跑步、他人代跑和网上购买外挂软件等破坏公平的行为,让学生在公平的环境下保证正常水平的体育锻炼。

2.运动类App和运动感受

运动类App和运动感受属于激励因素,对于激励因素而言,其与锻炼本身或内容有关,这些因素如果得到满足,可以使人产生很大的激励。对运动类App来说,其核心在于用户体验的优化,需要不断完善其自身功能上的缺陷,开发适用于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多种功能,让学生能够均衡发展;其次,优化相应的激励机制,设置富有挑战性和意义的锻炼目标,奖励表现优异的学生,让学生在运动中收获成就感和认可感,不断激励学生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对学校来说,也应该对学生的锻炼给予相当程度的指导,教授相应的运动技巧。此外,校方与软件供应方应当共同规划锻炼项目,结合该校学生的实际需求给予灵活的调整,改进运动任务中不合理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M].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20.

[2]赵凌.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与分析[D].南京大学,2018.

猜你喜欢
双因素理论满意度体育教学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河南省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分析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双因素理论在我国企业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建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激励的“中庸之道”
建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激励的“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