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思考

2020-10-21 11:07钟文平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8期
关键词:布置习题解题

钟文平

【摘要】作业作为课堂的拓展与延伸,是巩固课堂知识,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1],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中得到课堂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以此架起师生之间有效交流与沟通的桥梁,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而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与布置,除了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吸收课堂知识,更能提升学生素养与数学能力。数学作业设计原则在尊重数学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基础、能力的同时, 也要注重作业的创新性, 然后在重视基础知识和有计划地拓展学生数学能力的基础上以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作为为学生设计课后作业的一个主要方向。老师在进行设计数学课后作业的任务时,亦需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地组织与安排课后作业,以期作业能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帮助与促进作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综合能力。本文从初中数学的课后作业设计现状出发,对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分析与研究,希望对未来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能够有所裨益。

【关键字】初中数学   科学设计   自主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129-01

一、精选基础题型,科学设计综合拓展题型,突出教学人文素养

完成适量的基础巩固型作业,是学生掌握基本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以及途径。当前,新课改提倡应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一些教师在布置基础巩固型作业时,多采用题海战术,认为只有通过大量题目练习,学生才能掌握基本数学知识,熟悉某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因此在布置课后习题时并不精心进行拣选,将课后习题册通篇布置,如此做法虽然使得学生巩固了基础知识,但却导致了学生学习任务繁重,作业效率较低质,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了重复练习上,减少了在预习复习等环节上的时间,实质上降低了学生学习效率,更可能导致在题海中奋战的学生逐渐减少对学习数学的热情。故教师在对学生课后基础型习题进行设计以及布置时,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心挑选习题,赋予课后作业习题基础性代表性与系统性,在潜移默化中达到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的目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数学基本知识的培养与数学高阶思维的发展是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的[2]。在学生能够熟悉并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后,教师应当为学生科学合理地设计一定的兼具综合性与拓展性的习题,并将其适当布置。在对这类习题进行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一定方法将学生完成习题的难度降低。譬如将一个略有难度的综合型习题分为若干个小题,按照数学学习规律与逻辑排列,从易到难,将问题串联,降低问题间的难度坡度。如此,问题之间有一个阶梯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解题中通过每一小题之间的联系或者题目本身悟出这些知识点之间存在的规律逻辑,从而在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加对知识点的理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这种阶梯式解题过程中得到学习数学的满足感。

二、注重作业的开放性及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

在数学核心素养中,对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也占有了重要地位,学生是否能主动对于该学科进行知识的深入探究,决定了学生能否真正理解并熟练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3]。为了调动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教师在对初中数学作业形式的设计也应力求形式多样化。而新颖有趣具有开放性的作业,不拘于一种解题方式,有多种解题思维,能够很好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利于学生将所学的多个知识点自主串联并且融会贯通,能够学会运用不同原理从不同角度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而将设计开放型作业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相结合,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中,教师让学生自由组合,自己设计以及寻找相关并具有一定难度的开放性习题,组内协作共享探寻有创新性的解题思维,最后在课堂上展示汇报,教师对此作出点评与分析,并对获胜组许以一定奖励。这样既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积极性,又能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以及帮助他们开拓更为广阔的数学思维空间。

三、将课后作业与生活结合,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魅力所在

初中生的青春期生活可谓丰富多彩。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作业设计, 既是尊重初中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体现, 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4]。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与生活息息相关,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入手,结合日常生活让数学的无穷魅力在学生面前得到充分彰显。比如在百分率的学习中,可以引入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促销或打折情境;在轴对称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亦或是设计一些轴对称图形的装饰品等。这样便能增加学生对习题的亲切感,又能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并不只是纸上谈兵,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魅力。布置课后作业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而又重要的手段,离不开教学理念的指导。然而数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我们教师在对作业的设计上,既要注重對学生理论知识的巩固,亦要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能够应用课本上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通过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获得对数学的全面感知。

总而言之,作业作为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环,需要得到教师的重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后作业,因材施教,突出教育的人文素养。而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同时也要做到通过科学设计课后作业帮助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寓学于乐,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刘丹.新课标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J].科技风,2019(34):45.

[2]刘丹.新课标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J].科技风,2019(34):45.

[3]李幸宝.核心素养要求下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9(25):135.

[4]赵世强.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19.

猜你喜欢
布置习题解题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特别号都有了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巧用比妙解题
解题勿忘我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