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2020-10-21 00:35张晶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8期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教学应用小学数学

张晶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教育代表着学生正式开始接受系统性的教育,但是由于学生心理特点的限制,导致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很容易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主动的学习思考等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游戏教学法,来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和学习需求,在游戏化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专注度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将知识学习和游戏教学相互统一,让学生可以游戏中进行知识的学习,有效的提升教学的成效。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应用

引言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尚在不断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小学生的而言,数学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传统的普适性教育形式无法做到对学生的针对性教学培养。为了确保学生在个性化的培养中促进整体性的提升,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将教育和游戏进行有机的结合,将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学习变得趣味化,简单化。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进行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学习。

一、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在数学的游戏化教学中,教师通过游戏化教学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化到游戏情景中来,让学生可以产生直观的认知理解,通过游戏为学生塑造从抽象思维到具象认知交互转变。在游戏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在游戏设置的过程中,注重对于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增强数学游戏化教学中的交互性和教育性。对于学生而言,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了直观的游戏体验认知,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参与兴趣,在游戏教学中,更容易对数学游戏中的概念规律产生直观的理解学习[1]。例如在“倍数与因数”的学习中,教师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游戏中明确倍数与因数的含义,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总结归纳找出数字的因数和倍数,教师在讲解完知识之后,根据学生的学号进行游戏化教学,将数学的公式概念转变为游戏规则,让学生理解游戏规则的过程中,在游戏中进行熟练的运用,将概念的逻辑规律演绎为游戏活动的架构,在游戏活动中揭示概念的规律。例如教师随机报出一个数字,请学号不少于四个因数的学生站起来,请学号只有两个因素的学生请退场,将在游戏活动中架构学生逻辑思维认知,通过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可以进行直观的认知理解。

二、操作性游戏提升学生的思维认知

在教学中,数学知识的学习一直都是由教师进行讲学,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亲手实践操作的游戏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观察和分析。通过实践的结果进行规律的总结和整理,教师通过点拨和启发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思维认知,通过操作性游戏教学,学生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促进学生对于知识概念的深入理解[2]。例如在“轴对称和平移”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哪些轴对称的图形,让学生进行初层的感知,随后引导学生将彩纸进行对折,用剪刀进行裁剪,每个学生裁剪的方式不一样,得到的图形也不一样,让学生可以对完成的图形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和同桌进行相互交流探究,在多个图形的观察分析中,鼓励学生将观察的结果进行表述:每个图形都是依轴对稱,教师继续点拨和启发,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深入,随后教师将学生观察结果进行整理,逐渐引导学生完善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学习,提升学生对抽象概念的思维认知,在“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可以利用割补法进行多边形面积的运算,在操作性的游戏设计中,逐渐引导学生在感知,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操作性游戏设计中,拓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三、竞赛性游戏,加强学生运用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进行竞赛游戏的设置,加强学生对于数学运用能力的培养,在竞赛游戏的设置中,教师可以设置单人竞赛和小组竞赛的两种游戏方式,对于学生个性化培养的过程中促进整体性的提升,教师设置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将加减乘除的四种运算进行变式例题训练,在竞赛中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3],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奖励和评价机制,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将数学问题通过抢答,竞赛运算,步骤说明,通过积分奖励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竞赛性游戏,构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小组之间的交流学习,通过多方面问答和抢答,提升游戏教学的成效,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在完善的评价奖励体系中,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行为,在竞赛性的游戏中加强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四、生活化游戏,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数学知识的学习最重要的部分是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进行输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置生活化的游戏场景,让学生以自身熟知生活思维和抽象概念相互印证,在生活游戏中,进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4],例如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生活化情景,让学生以生活化的思维进行情景游戏的实践,在正比例的游戏探究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生活思维和理论知识进行大树有多高游戏探究,让每个小组作出相应的实验设计方案,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学生在交流思辨中,通过生活实践和课堂实验,进行数据的观察和测量,并通过实验进行数据成果的展示,并对学生优秀的实验设计进行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对于反比例的学习,教师设置生活问题,以班级出游坐车为例子,怎样坐车才能的减少开支,通过生活化的游戏问题,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五、结束语

在教学中,游戏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将数学逻辑规律融于到游戏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架构完善的逻辑思维,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教学成效,在引导和培养中让学生进行趣味化的知识学习。

参考文献

[1] 戴厚祥.小学数学\"生态结构化\"新授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走向为学而教的新授设计[J].数学教学通讯,2019(13):5-9.

[2] 陈超,陈理宣.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符号意识的培养——以"百分数的认识"一课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9(22):33-35.

[3] 冯莉秋.构建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的有效策略——以《乘法分配率》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8):26-27.

[4] 陈芳.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的研究、模拟及其教学启示——以"异分母分数相加"问题为例[J].教师,2019(22):65-66.

猜你喜欢
游戏化教学教学应用小学数学
倾心打造音标“游乐场”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