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镜花水月也一生

2020-10-21 11:20高睿
青年生活 2020年22期
关键词:陈凯歌

摘要: 不疯魔不成活,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醉心于水袖丹衣的艺术色彩,融情于戏如人生的舞台绝响。镜像之中假作真时真亦假,浮浮沉沉的一生亦正如镜花水月不可琢磨。戏与人生早已交融无法分离。 浅谈霸王别姬的经典层面,简单介绍陈凯歌的浓厚寻根热,同时介绍电影中经典的两层镜像迷恋。简析电影对社会的责任感。

关键词:陈凯歌;寻根文学;镜像理论;人生如戏;电影的社会责任感

不疯魔不成活,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醉心于水袖丹衣的艺术色彩,融情于戏如人生的舞台绝响。镜像之中假作真时真亦假,浮浮沉沉的一生亦正如镜花水月不可琢磨。戏与人生早已交融无法分离。

一、陈凯歌的寻根文学

中国第五代导演热衷于对美学的追求,陈凯歌更是一位对美学吹毛求疵的导演。与此同时他也具有浓重的文化寻根热。这一时期的陈凯歌,应该主要是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所谓“寻根”文学的影响,注重寻找民族文化韵味,散文化叙事,构图宏大,但其实有不少不成熟的地方,例如形式化严重和框架死板。寻根文学指的是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掀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进行挖掘,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创作出的作品被称为"寻根文学"。当寻根文学来到导演身上,就饱含着浓重的人物悲剧与苦痛。

就像电影中的程蝶衣,一生都漂泊一生都在寻根。他作为一个下九流的戏子,当他不唱戏的时候他该何去何从?他的一生都沉浸在戏中的悲欢,而作为精神寄托的京剧正是“寻根文学”最好的体现。程蝶衣执着于唱一辈子,“说好一辈子就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行”当他不能再唱戏的时候。他站在舞台上,四周是了无边际的黑暗。他看不见自己的未来,他失去了自己的根。程蝶衣就像是菟丝花,他依附于戏。当他再不能唱戏的时候。他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养料,成为了无根的浮萍。这个时候的他只能在迷茫与黑暗中选择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这种浓烈而沉痛的迷茫,就是陈凯歌对寻根文学的理解。

二、镜像迷恋理论

所谓镜像理论就是指:将一切混淆了现实与想象的情景意识称为镜像体验的理论。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在别人身上找到自己影子的模式,而《霸王别姬》中这个可谓是达到了巅峰。表面阶段:程蝶衣与真虞姬、段小楼的假霸王。是第一层镜像迷恋的人生如戏。程蝶衣入戏太深分不清现实与想象,她把戏中的虞姬当做了自己。同时段小楼也映照着戏中的霸王,可惜这只是程蝶衣眼中的霸王,段小楼本人并没有镜像迷恋。就酿成了一人入戏为之痴狂而真虞姬却遇上了假霸王的悲剧。深层阶段:程蝶衣和菊仙,同样是镜像。菊仙是跳脱于性别囚笼的程蝶衣。是第二层镜像的假作真时真亦假。程蝶衣一生的遗憾大概就是自己的性别,此时导演设置了菊仙。她是假霸王的心上人,是程蝶衣怨恨嫉妒却终究无可奈何的人。她其实更像程蝶衣想要变成的样子,同样是下九流的出身同样爱着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假霸王。所以其实她同样也是程蝶衣镜像迷恋的产物,是一个程蝶衣镜像中的女版化身。

这种镜像理论其实在电影中并不少见,对电影有一定掌控力的导演都热衷于让自己的电影层次更加丰富。其实不单单是电影中存在有镜像理论,观众在观看电影的同时也是一种镜像。这也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入戏。所有的导演追求的也都是如何让观众入戏,这就是为什么大师的电影我们可以看不懂但依旧会为之动容。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但是通过导演的镜像手法会使观众产生共情。观众在荧幕人物的行为、动作和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引发情感的共鸣从而得到思考。

三、电影的社会责任感

文化大革命是文学史上最黑暗的一段岁月,它带来的沉痛伤疤直到今天都没淡去。直至今日,《霸王别姬》都未能在内地上映的重大原因。除了隐晦的同性因素,更直接的对文革对红卫兵的抨击更是首当其冲。在前期的程蝶衣为日本人唱戏尚且可以得到尊重,而后期当我们自己的士兵看见唱着国粹的程蝶衣却是将其当成了戏子。何其讽刺,曾经沧海难为水。幼时的霸王可以为了虞姬咬牙抗住毒打,今日的假霸王为了苟且偷生亲自将虞姬送上断头台。人不把人当人,为了虚假的追求把自己放置于道德最高点施行正义。不举报就同罪,莫须有的罪名加身。红卫兵鲜红的颜色,是无数无辜颜色染成的。就像小六子,他背叛了对他好的程蝶衣。他打着打倒封建旧物的旗号靠袁四爷送的头面举报了程蝶衣,却忍不住自己内心的渴望把它据为己有。当他幻想着自己代替程蝶衣的时候,外面闯入的红卫兵打破了他的梦。小六子举报了程蝶衣,红卫兵“朋友”举报了小六子。这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正是陈凯歌导演对文革的讽刺。

陈凯歌对文革的憎恶应该是所有导演中最深的,这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关。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他加入了红卫兵,并且被迫告发了他的父亲陈怀皑。他唯一一次在采访中提到这个话题的时候说道:无法饶恕自己。我想我父亲应该非常失望,但他从没有真正诅咒我,反而待我更好,这令我更痛苦。他的这种情感就在菊仙身上体现了出来,程蝶衣举报了菊仙。菊仙在最后却还给了程蝶衣那把意义重大的剑,当最后程蝶衣用剑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有一瞬间眼前可能闪过了菊仙的影子。

电影之所以是艺术,是因为电影是时代与文化的产物。电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它具有自己的社会影响。印度电影之光阿米尔汗的电影中这一点尤其突出,无论是大热的《摔跤吧爸爸》还是《神秘少女》都引发了很大的社会讨论度。就像我国第一部反应社会现状的電影《我不是药神》,一出现就掀起了万丈狂澜。文人用故事反映社会现实,导演则使用光与影来映射现实。电影必须具有浓烈的社会责任感,电影导演也必须准确抓住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反映从而对社会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

四、人生如戏的真假交叠

程蝶衣不择手段追寻的那把剑,最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早在一开始他为了假霸王开口唱那句思凡:小尼姑年方二八。一切就已经注定了,他分不清自己到底在戏内还是戏外。他以为自己是真虞姬,殊不知自己遇上的是假霸王。一生都在真真假假交叠中度过的程蝶衣早就认为自己是那戏中人,而那最后片刻的清醒,应该就是他人生的最后一场戏。这就是导演的残酷美学,程蝶衣人生最后的一场戏,没有观众。假霸王搭不上戏,虞姬独自唱完了曲曲折折的《霸王别姬》。水袖轻扬后心中一直缺失的那块终于被填上了,缺失的是那把自刎的剑。程蝶衣的一生,从他第一次开口唱虞姬的时候,就早已入戏太深。而须臾片刻的清醒,就是在利刃划过脖子的时候,也只有那一刻他才是完完整整真真正正的程蝶衣。世人都说是程蝶衣分不清戏里戏外,但谁又能保证自己就是清醒的呢。最后程蝶衣一剑了却余生愿,回首时依旧是那个干干净净唱着“我本是男儿郎,不是女娇娥”的程蝶衣。

参考文献

[1]镜像阶段(Mirror Stage),严泽胜 - 《国外理论动态》 - 2006 -

[2]镜子作为电影语言在影片中的运用,谢逅 - 《电影文学》 - 2013 -

作者简介:高睿(2000),女(汉族),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影视批评。

猜你喜欢
陈凯歌
别急着将陈凯歌投诉UP主视为“玻璃心”
陈凯歌不演假戏
雪地里的45分钟
陈凯歌育子:“水与火”兼顾
陈凯歌监制职场剧 《青春创世纪》
陈凯歌教子:那是阳光下水与水的对话
陈红、陈凯歌:他负责诗和远方,她负责米面和汤
顺流逆流陈凯歌
陈凯歌 “霸王”面壁
赵季平的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