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020-10-21 15:13莫怡琳
校园英语·月末 2020年1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英语教学初中英语

【摘要】英语作为初中阶段的主修课之一,在初中的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在做好英语教学的同时,也要真正做到寓育人于教学之中。在对学生进行英语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培养的同时,需要渗透德育教育,并利用英语学科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成为有道德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英语教学;德育教育 ;初中英语

【作者简介】莫怡琳(1992.08.05-),女,汉族,广东茂名人,珠海市第十三中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教学,就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而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如果没有道德,学问再高,也只会做越多为非作歹的事。由此可见,真才实学和思想品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思想品德起着主导的地位。初中课程新课标也明确提出,要把学生的道德、文化、理想、纪律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所以提高自身道德思想品德水平对于每一个中国青少年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分析初中英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探究相应的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 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初中英语教师未能正确认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很多影响德育教育的因素,比如教师德育教育理论水平、教师自身素质、学生的接受水平等,但是英语教师本身没有强烈的德育教育意识是导致德育教育未能有效地渗透于日常教学的最主要的因素。在如今的英语教育教学中,英语教师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的重点都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上,从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2.初中英语教师的德育教育工作水平不高。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德育教育的水平。当前,一些英语教师的德育教育理论水平较低,对学生心理变化发展规律掌握不到位。而由于德育教育水平不高,英语教师未能认清德育教育目标,缺乏灵活的德育教育方法。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方法缺乏针对性。另外,教师对德育教育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德育教育能力不强。这就导致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只是进行空洞的说教,而未能运用有效的方法。例如,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有的教师只会进行大声呵斥,而不是耐心地和学生交流并进行引导,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和反感。

二、 德育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1.英语教师转变德育教育观念。初中英语教师需要认识到德育教育对于养成青少年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重要性,转变德育教育观念。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教师需要关注到学生的品德教育方面,引导学生成为品才兼优的社会栋梁。而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树立全新的德育教育观念,丰富自身的德育理论知识,并把理论知识运用到自身德育教育的实践工作中去。

2.在教学内容中积极渗透德育教育。(1)在单词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由于英语词汇词义丰富且词形多变,课堂教学的二分之一时间都用于词汇教学,因此可以通过词汇教学的过程渗透德育教育。在解析单词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传递正能量以及正确的道德认知。这样在使得学生掌握单词的同时也提高了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例如在教学gradually这个单词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单词造句中实现德育渗透,比如“China has developed gradually after a century of sleep.” 另外,在解析这个例句意思的同时,教师可以拓展中国的曲折发展之史,从鼎盛发展到闭关锁国后的落后挨打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复兴,这样在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也可以向学生传递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才不会被淘汰的人生认知。又如,对achieve这个单词,英语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一些名人的实例:The speed skating player Wu Dajing tries his best to achieve his dream to be the champion in 2018 Winter Olympic Games. 通过对这个例句的解析,教师可以向学生传递“只有竭尽全力才能实现自己梦想”的理念。此时可以再通过让学生用try ones best to achieve ones dream to be…造句加强对“梦想和努力”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断努力学习。

(2)在谚语解析中渗透德育教育。英语谚语看似简单,但是其实西方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多个世纪以来西方人民生活的总结,含有丰富的生活哲理和积极向上的内容。所以勉励性强的英语谚语对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例如,英语教师可以根据每节课的主题,每天在黑板上列出一句英语谚语作为每日一句。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去自主分析该谚语的意思以及内涵,这样既能通过学习谚语中的单词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又能让学生学到谚语中的精神。以“Practice makes perfect” 为例,学生一进教室便会看到这句谚语,然后他们可以利用课间对单词“practice”“perfect”进行查阅,从而了解到“practice”和“perfect”这两个单词的意思以及谚语的内涵。而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让学生简单阐述自己对谚语的理解以及说说自己现实生活中体现这个谚语相关道理的故事,从而深化“熟能生巧”的价值思想。其次,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模仿该谚语形式自创富有正能量的新谚语,如“ Effort makes success”(努力创造成功)等,让学生接受生活中富有激励性的道理。

(3)在阅读文本讲解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初中英语教材中,阅读是重点学习的内容。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帮助学生拓展词汇量,掌握相应的句子结构以及语法知识,还能通过解读阅读文本渗透德育教育。因此,无论在平时教材的阅读文本教学以及课外阅读文本练习中,教师都不能仅仅只是解词析句,还需要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向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例如在教材七上第6单元“Do you like bananas”的section A 2b的阅读中提到了饮食习惯。那么英语教师在讲解这篇阅读的时候,除了解释每个句子的意思,带领学生学习want to do sth、be good for、because原因狀语从句以及eating habit 等语法知识外,还需要跟学生强调拥有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以及不好饮食习惯会对身体带来的坏处,分别给出一些实际从良好饮食习惯中得益以及受损于不好的饮食习惯的具体例子,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另外,以我自己的教学为例,在七年级上册4-6单元检测卷中,有一篇阅读是关于Thanks Giving Day。那么除了讲解这篇文章的意思以及拓展相关词汇句型和解释阅读考题外,我会设置一些与感恩相关的问题问学生,比如“我们为什么要感恩?”“我们要对谁感恩?”“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什么具体的措施感恩别人”,通过让学生思考回答这些问题,让他们学会感恩并且从实际行动上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等,从而向学生传递“我们要学会做一个感恩的人”的道理。

3.在课外作业中渗透德育教育。当一堂课结束后,教师都会布置作业让学生去巩固这堂课所学到的知识,但是很少有老师给学生布置与这堂课相关的德育作业。其实作业是学生每天的“必需品”,这个课外作业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很好的渗透途径。以七年级上册第8单元When is your birthday为例,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让学生回去制作家人的生日日历的作业,让学生去了解自己父母的生日,学会对父母感恩。现在社会的状况是,父母都记得孩子的生日,却鲜有孩子能够记得住自己父母的生日。孩子会觉得父母给自己过生日是理所当然的,而自己从未关心过爸妈的生日,缺少对父母的关心。而教师就可以通过这个课外作业让学生和父母进行交流,去关心自己的父母。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教师要转变自己的德育教育观念,提高德育教育意识,通过在单词教学、谚语学习、阅读拓展以及课外德育作业方面不断渗透德育教育,努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英语教学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