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故事表演提高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020-10-22 23:44麦尔哈巴·艾尼
锦绣·上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高

麦尔哈巴·艾尼

摘 要: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提速,使社会各界更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发展问题。在积极引入新理念、升级幼儿教育活动开展方式的过程中,可以灵活的应用故事表演法,为孩子创设口语交流机会,促进他们表达能力、学习能力、模仿能力等协调发展。鉴于此,为了提升新疆幼儿教育的有效性,不仅需展开双语教学,还应重视园本课程的开发,需加强对故事表演法的应用,促进幼儿具有语言运用经验,能有意识地扩充自我见闻,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故事表演;提高;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引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到“教师需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1]”。为了提高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孩子具有参与活动的热情,教师应有效的应用故事表演,促进师生、生生间多边互动。从而,为幼儿打造精彩纷呈、生动活泼的特色课程,促进幼儿融入故事角色,使其广泛的展开口语交际。进而,在潜移默化的活动影响中,使幼儿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具备较为丰富的词汇量,能够精准的表达自我感想,再现故事情节。

一、通过故事表演提高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意义

幼儿时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敏感期与关键期。鉴于少数民族地区,幼儿语言启蒙教育工作开展难度大,应结合特色教学方式,促进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其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2]”。基于《指南》以及课程游戏化改革的要求,在故事表演教学模式的探索时,活动的适宜性、有效性日益受到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我们期望在语言教学引导中渗透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精神,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的游戏和语言交往环境,并促进他们想象力、创造力与创新能力发展。以趣味语言活动为阵地,打造教育特色,吸引孩子的主动参与,促进少数民族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良好发展。

二、加强故事表演提高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措施

(一)营造环境氛围,有效激发幼儿表演兴趣

《幼儿园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而大班孩子经过中班的语言学习积累,已比较喜欢听故事,对故事表演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因此,我们便可在活动区创设了“故事表演区”这一表演舞台,给予孩子展示自我、演绎故事的机会。舞台设置不需要过大,但却应能够吸引幼儿。例如:教师可将绿绿的纱巾、彩色的丝带布置为舞台的幕布,并在舞台一旁放上架子,将表演的道具放于两侧,墙壁的挂钩上挂着表演头饰、胸饰等。在区域活动中,很多孩子就爱围在这儿说个不停,有的幼儿活灵活现地模仿起故事中的角色来。宽松、自主的故事教学活动氛围,能激起孩子的表演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语言教学更具直观性、生动性。

(二)选择改编故事,促进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故事表演需要以故事内容为载体,孩子的言语、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在故事表演教学中,故事内容选择则变得十分关键。教师需结合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发展,精选适宜的故事内容。假若选择难度较高的故事作为表演“剧本”,会限制幼儿表现能力的发挥;如果选择过于简单的“剧目”,则会削弱幼儿参与表演的兴趣。

因此,我便结合我班幼儿的特点及故事教学内容,选择了《长鼻子折了!》、《狐假虎威》、《跑跑镇》等童话、成语故事组织表演活动。其中,有些故事中有形象、恰當的对话内容和动作,有特定的场景;有的角色鲜明,易模仿,情节生动、有趣,语言优美等,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而还有一些故事,像《大脚丫跳芭蕾》,虽情节比较生动,但里面描述贝琳达这一角色心理活动的描述性语言较多。因此,我便就和孩子们一起进行改编,将各角色的心理活动以自己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等表现出来。让孩子体会不同故事人物的心理活动,使其组织语言进行情节表演,使“观众”欣赏完整的故事演出。通过这样的方式,大班幼儿在改编过程中又体验到了故事表演的另一种乐趣,语言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并且,这也有助于加强师生间的友好交流、互动,对孩子进行正向引导,故事他们勇敢说、放飞想象,并可辅以夸张、多样的肢体语言。

(三)丰富表演道具,增强幼儿故事表演体验

《纲要》中强调“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大班幼儿对故事表演的道具已较感兴趣。因此,仅提供给幼儿头饰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帽饰、胸饰、颜色鲜艳的服装及各角色需要的道具等,它们不仅能激起幼儿进行表演的愿望,而且还直接影响到表演的趣味性、戏剧性和象征性。

例如:在《守株待兔》中,我们为孩子们的故事演绎准备了不同的服饰、小兔的帽子、农夫的锄头、树桩及配乐等;《偷铃铛的人》中,教师为孩子们准备了铃铛、耳罩、还有各种丰富多样的场景图等,使幼儿在表演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故事表演更逼真。如此一来,有助于丰富小朋友们的故事表演体验,增强教育活动的趣味。从而,在活灵活现的故事演绎中,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让他们更加贴近人物性格,模仿其语气,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既为少数民族幼儿教育工作开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更对语言教学活动的开展、幼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3]。为了促进大班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使他们具有参与教学互动的主动性,教师需关注故事教学法,促进幼儿阅读故事、了解故事、走进故事,使他们与主人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将幼儿从原来的被动听、要我说变为主动探思、积极表达。进而,助力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活动开展的提质增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庆爱.童话故事表演对4-5岁幼儿语言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5):30.

[2]马海雯.故事教学活动对大班幼儿学习品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5):31.

[3]杨洋.以情绪主题绘本为载体促进大班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5):21.

猜你喜欢
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高
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探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