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之恋

2020-10-23 08:17文>>>
银潮 2020年10期
关键词:票证缝纫金婚

文>>>

上世纪70 年代初,我家买了一台蝴蝶牌脚踏式缝纫机。作为结婚纪念品,它已陪老伴走过了五十年的时光。

老伴年轻时对衣着情有独钟,每周雷打不动与邻居结伴去夜校上三次服装裁剪课,其他晚间多半用于解读所学课程,以纸代布,练习裁剪,请老师指导。也经常邀朋友逛服装店,领略服装新潮流。即便走在路上,她也用心观察各类人群的服饰搭配。她还打入布料城的裁缝店,拜师学艺。

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票证配给制,有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这四大件,亦称“三转一响”,很可成为炫耀的家珍。

她学会缝纫技术不久,我家因享受军属优先待遇,如愿分到一张票证,购得上海生产的蝴蝶牌脚踏式缝纫机。她欣喜若狂,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一家人簇拥着缝纫机登堂入室。从此,无论迁居到哪里,每天下班后,缝纫机就是她心灵的归处。全家人的穿着在缝纫机的响声中悄然发生着变化。

物资匮乏年代,人们的服装千篇一律,灰色中山装,绿色解放装,编织成绿(灰)色海洋。然而自从缝纫机进了家门,不到一年的时间,巧手的她就将床上用品、窗帘、桌布、沙发套、靠背套等家居布艺和全家人的四季衣服,裁裁剪剪,修修改改,缝缝补补,普遍更换,焕然一新。我从军服厂买回的下脚料,是她最得意的布料来源之一,被充分利用,变废为宝。

缝纫机的出现,也吸引了左邻右舍的目光。来串门的邻居比以往多了许多,隔三差五来向她讨教缝纫技术,并欣赏我家的室内布局。墙角处叠放的几箱零头布,罩上特制的布艺套,架子上悬挂着她精挑细选的各色布料。她手把手教邻居们缝纫技术,帮助她们缝补衣服。万物总有福厚泽,事于人为诚至臻。她上班时段,常有邻居来我家借用缝纫机缝制衣物,帮助做饭,照顾孩子,去幼儿园接小孩。

我与她很少在浪漫红尘路的花前月下共度,即使是我的假期,我更多陪在她的缝纫机前,当当助手,陪她聊天,拉拉家常,谈谈未来。她的手指翩跹起舞,不一会儿,就见一件成衣下线。忙完手上的活,转身于其他家务。我有时伫立窗前,听听鸟鸣,看看花开,回眸看到她飞针走线、满足日常琐事的神情,心中有别样的感慨。

金婚纪念日那天,老伴将跟随她半个世纪的缝纫机打扮一新,放上泛黄的结婚照,摆上一盆五彩缤纷的鲜花,我们两人身着正装,兴致勃勃与缝纫机合拍了一张金婚纪念照。

老伴对半个世纪前购买的缝纫机精心养护。在物阜民丰的当下,老伴的缝纫机照样能将磨损的衣领改为立领,给孙子的校服袖口加长、裤脚延伸,替家人日常穿戴修改缝补,将三代人的生活打理得芳香四溢。

猜你喜欢
票证缝纫金婚
票证收藏驶入“快车道”
张宝红:中国票证拍卖第一人
金婚
金婚
光华自在金婚时
缝纫复合材料层合板吸湿性能研究
全球自动化缝纫工业的崛起之势
论天然皮裙在裙装结构设计的应用
投资粮票成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