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凳与隋唐设计文化

2020-10-23 09:03秦晓宇詹先旭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0年10期
关键词:月牙纹样家具

秦晓宇, 徐 伟,2*, 詹先旭

(1.南京林业大学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2.南京林业大学智库林业产业发展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7;3.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德清 313200)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高度繁荣和开放的时期,也是一个大变革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都有长足的发展。设计文化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家具中,月牙凳是最具代表性的唐代家具之一。作为深受唐朝贵族女性喜爱的坐具,它造型优美,功能适宜,在坐具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体现了唐朝强大富庶的姿态,开放包容的国风,也体现了隋唐时期的审美风尚与设计文化[1-2]。

1 隋唐设计文化

隋唐时期终结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局面,使中华大地再次回归统一。强盛的国力,开放的社会风气使得隋唐时期的设计文化呈现出独特的时代特征与价值观念。在强大统一的国家背景、安宁稳定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形成了设计上恢弘大气的雄壮气度和华美的装饰风格。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分裂与战乱导致了中原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碰撞交流。此外,隋唐时期比较宽松多元的宗教政策,如唐高祖时期形成的“三教论议”制度,也有力地促进了三教融合,使得佛教文化迅速融入到中原文化之中。在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外来文明的影响使隋唐时期的设计文化呈现出一种兼收并蓄的开放姿态[3]。

唐代作为中国古代最辉煌的时期,也是隋唐设计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孕育了无数精彩绝伦的设计作品。月牙凳就诞生于这一绚丽浪漫的时代,并成为隋唐设计文化之精粹。

2 月牙凳的形成

月牙凳是一种无扶手、无靠背、凳面呈月牙形的坐具,故名“月牙凳”。在目前的考古工作中还没有发现月牙凳的实物留存,其形象最早出现于唐代的一些绘画作品中,如《宫乐图》《捣练图》中就描绘有月牙凳。在这些绘画作品中,月牙凳多数作为贵族女子的坐具出现,其优美的形态与贵族女子圆润丰满的身姿相得益彰。

受唐代开放包容、恢弘大气的国风影响,唐代的审美取向也表现为以丰腴圆润、华丽大气为美,唐代的设计也多以宽大厚重、装饰华丽的风格为主。由于唐代兼容并蓄对待文化的姿态,多种文化在唐代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佛教文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流入中原,佛教文化中的许多元素都对中原文化产生了影响。由矮型坐具到高型坐具的变化就受到佛像形态的影响,其中,佛像中的基座——莲花台须弥座的形态逐渐演变为一种腰鼓形的坐墩。由于其形态与民间用于捕鱼和抓兔的笼子相似,所以称之为“筌蹄”或“筌台”[4-6],如图1所示。这种形态的坐具到了唐代与唐朝本土宽大圆融的美学和设计风格相结合,将筌蹄纤瘦的腰身改变成外凸的造型,并将其加大、加宽,再添加华丽的装饰,逐渐形成了月牙凳的基本形态。佛教建筑中的壸门结构也体现在月牙凳腿足与座面之间的壸门造型中。

图1 筌蹄

月牙凳的形成离不开当时各方面工艺技术的发展,其一是高超的平木技艺,唐代的平木工具有鐁、铲、锛、铨、刨(刮刨)等数种。唐代的家具表面平整,甚至有些家具并不上漆,只通过染色等方法装饰,然而表面仍然十分光滑,表现了唐代工匠高超的平木技艺。此外,框架锯等解斫工具的出现也为类似于月牙凳薄板壸门家具的制造提供了便利[7]。其二是榫卯等连接方式的发展,在唐代时已经发展出了攒边框、拍抹头等多种榫卯方式,体现在月牙凳的制作上用到脚入梐、梐入脚的直材与边框结合的榫卯方式,也有攒边框的面心与边框结合的方式,还有钉接合、胶结合等连接方式。其三是装饰工艺,唐代家具的装饰方法十分丰富,有涂装、镶嵌、雕刻、染织品、书法与绘画等各种手法。运用在月牙凳上,有复色髹漆和彩绘技艺,如《宫乐图》中红绿金三色彩绘的凳面;有雕刻,如腿足部分的壸门结构大多采用了平板镂雕的方式;有织锦,月牙凳在使用时会在凳面上铺陈华美的锦缎,达到美观实用的效果。

3 月牙凳的形制

关于月牙凳的形制一直有多种说法,月牙凳一词最早出现于韩继中的《从<宫乐图>谈唐代家具》,他认为月牙凳是一种凳面椭圆形,并向下弯曲为月牙形的凳子。聂菲认为月牙凳是唐代新兴的一种凳面为月牙形的四足凳子。李宗山在《中国家具史图说》中认为月牙凳有圆形或半月形凳面,腿足有三足或四足[8]。由于缺乏实物,只能从绘画中寻找线索。

争论的焦点在于凳面形状和腿足个数。结合多幅唐代绘画作品和多篇文献可知,唐代的月牙凳有以下四种形制,如图2所示。

(1)四足椭圆形凳面下凹,如《唐人宫乐图》中的形象;

(2)四足椭圆形凳面不下凹,如张萱《捣练图》中的形象;

(3)四足半月形凳面不下凹,如周昉《挥扇仕女图》中的形象;

(4)四足椭圆形凳面不下凹,如周昉《调琴啜茗图》中的形象。不同于(2)的是,腿足分布在椭圆的四个四分点上。

图2 月牙凳的四种形制

三足的月牙凳在古代也有出现,如杜堇的《玩古图》中有三足月牙凳的形象,但杜堇是明代画家,《玩古图》表现的是当时文人士大夫赏玩文物书画的情景,所以不认为唐代的月牙凳中有三足的形象。

4 造型装饰特征与隋唐设计文化的体现

4.1 造型特征

月牙凳的造型是中原文化与佛教文化融合的产物,有着宽大浑厚的气质,体现了隋唐设计文化中兼容并蓄的特点和恢弘大气的气度。

首先是略向下弯曲的凳面这一造型特征,受到同时期存在绳床的影响。绳床源于佛教,是一种高型坐具,外形形似现在的扶手椅,座面宽大,可供人盘膝而坐,常作为僧人打坐的坐具,所以又叫禅椅[9]。由于座面由绳子编制而成,当人坐下时椅面会下凹形成一个弧度。月牙凳的凳面借鉴了这样的形态,而且优美的曲线设计更符合整个月牙凳的气质。韩继中认为,这样的凳面有利于承重和稳定性好[10]。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在相同座面高度下,座面弧度接近平直时舒适性最高。出于造型考虑,使用弧形座面时可以适当降低座面高度来提高舒适性[11-13]。但是由于缺乏实物,所以不能准确地得出月牙凳的高度及比例,无法判断唐代月牙凳的弧形凳面设计在造型美观的同时,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

第二个造型特征是壸门结构。壸门是一种佛教建筑中门的形制,通常出现在佛塔须弥座的束腰部位和门窗部位,目的是使须弥座更安稳坚固。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月牙凳的腿足之间也有相似的壸门结构,将腿足和面沿连接在一起,呈大锯齿状,线条圆润饱满,同样起到支撑加固的作用[14]。

第三个造型特征是如意样式的腿足。月牙凳造型圆润优美,腿足略向外鼓起,使整体造型更饱满,腿足线条以圆滑的曲线代替直线,边缘处有圆润的冰盘沿装饰,腿足多为“云头如意”的样式[15],上面刻有不同样式的精美雕花纹样。腿足与边沿上雕刻有卷草纹的月牙凳如图3所示。

图3 月牙凳腿足

从整体造型来看,与明式家具简练妍秀的风格相比,月牙凳座面宽大,体态浑圆,壸门、腿足等结构采用优美的曲线形态。不同于明代杜堇《玩古图》出现的三足形制,唐代的月牙凳均为四足对称的形制。

4.2 装饰特征

月牙凳作为宫廷贵妇日常使用的家具,装饰异常华丽,用来彰显使用者的高贵身份。通过彩绘、雕刻、镶嵌等多种装饰手法,宝石、锦缎、金属等多样丰富装饰材料,卷草纹、团花纹、宝相花纹、联珠纹、云纹等多变装饰纹样,体现了隋唐设计文化中华美的装饰风格。《宫乐图》中的月牙凳如图4所示,座面用红漆与金漆彩绘花纹,与面沿部位的绿漆形成强烈对比,凳面侧面上镶嵌着五颜六色的宝石和黄色的铜环,呈现出华丽夺目的视觉效果。面沿中部牵系丝绳垂饰于腿间,腿足为如意状,且雕刻有花纹,整体的装饰效果鲜活亮丽、华贵非常。有时座面会覆盖绣满图案的丝帕锦缎,边缘坠有流苏,增加装饰效果的同时提高了使用舒适性。

图4 宫乐图中的月牙凳

纹样是装饰的重要工具,可以通过雕刻、丝织、彩绘等装饰手法体现在家具上,也是设计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唐代以前,装饰纹样主要来源于各种神兽纹样。自隋唐以来,受到佛教文化、胡文化的影响,装饰纹样中出现了更多以自然为主题、更有生活气息的纹样,如经常出现在月牙凳腿足部位的卷草纹(图3),其前身是源自西域的忍冬纹,发展到唐代削弱了张扬丰富的特征,变得更华美端庒,适于用在器物上[16-18]。又如在织物装饰中广泛使用的宝相花纹,是由源于佛教的莲花纹融合了西亚许多其他吉祥花纹演化而成。隋唐时期的装饰纹样多由本土纹样与外来纹样融合演化而成,体现了隋唐设计文化中兼容并蓄的特性。

5 月牙凳的借鉴价值

月牙凳在现代的借鉴价值首先体现在造型上,它独特略向下弯曲的凳面在现代许多家具上都有效仿。如图5的软垫织物木凳是日本的一款产品,它模仿了月牙凳弯月形的凳面,在表面加了一个织物软垫,提高舒适性。图6是台湾品牌小院的一款凳子,也借鉴了优美的造型。

图5 软垫织物木凳

图6 小院品牌木凳

月牙凳的借鉴价值也体现在它外形与功能统一的设计观上。从现存的绘画作品看,月牙凳的使用场景为饮茶、听琴、捣练、对弈等生活场景,使用者大多是贵族女性,唐代的贵族女性有着丰满圆润的身材,高雅华贵的气质,月牙凳也有着与之相符宽大优美的造型特点,华丽的装饰风格。月牙凳使用时需要经常搬动,所以其边缘装有铜拉环,起装饰作用的同时便于搬动。月牙凳的设计集实用与美学功能于一体,既具有华丽高贵的外形,又具有舒适便利的功能,是中国传统设计观的完美体现。

月牙凳的借鉴价值还体现在它折射出来的吸收外来文明并融会于己身的隋唐设计文化特点。月牙凳体现了中原设计文化与佛教设计文化交融产生的独特效果。文化在交流碰撞中发展,设计文化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地取长补短,不断地开拓进取,才能使设计文化成为一池活水,焕发新的活力。

6 小结

介绍了月牙凳的形成、形制、造型特征、借鉴价值及其体现出的隋唐设计文化。月牙凳的设计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有着典雅的造型和华丽的装饰,表现了隋唐时期恢弘大气、装饰华美、兼容并蓄的设计文化,也表现了形式与功能相统一的中国传统设计观,值得现代设计师发掘和继承。

猜你喜欢
月牙纹样家具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我和月牙拉钩钩
瓷上莲 历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
月牙湾
弯月牙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造月牙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