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2020-10-23 09:16龙红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图书馆高校服务

龙红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我国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这就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图书馆一直被誉为人类精神食粮的仓库,在人类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图书馆可谓是查阅相关资料最便捷的方式。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现阶段的传统图书馆借阅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图书馆可以从学科化知识服务入手,结合本校的相关优势,构建出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

关键词:高校;学科化;图书馆;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7-0002-01

前言

图书馆一直是管理图书、科研、相关文献的储藏场所,它承载着服务于人类知识进步的基本职能。但是,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增强,传统的图书馆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在原有的管理系统中,添加服务意识,依据客户的需求确定客户所需要的服务流程,以此满足客户的需要。对此,高校图书馆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背景,强化自身的学科服务意识,满足万千学子的具体需求。

1.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内涵

就一般情况而言,不同领域对于知识服务这个概念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他们会有一个相同的共识,就是信息服务必须是建立在信息获取、信息整合以及信息重组再造上形成的知识体系服务,其根本的目标应该是解决客户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因此,就高校图书馆而言,想要实现在图书馆内部以信息作为基础,实现对客户的知识服务,应该以客户的实际需求为准,通过调查客户对相应知识的查询次数以及选择图书的次数进行流程制定,以此帮助客户在查询阶段就制定出相应的服务流程,提供客户所需要的知识信息。但是,高校图书馆所服务的对象不仅仅是客户,还要服务于广大的学子[1]。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采取学科制下的知识服务,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各个专业的优势,将人力资源组织以专业化的服务模式融入到管理体系当中,这样就能凸显出学科的专业性以及服务性。并且,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以及专业知识体系表现上,应该以学生对图书馆内专业的知识搜索进行细化检索分析,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在利用高校图书馆去查阅相关资料的同时,更加专业的帮助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满足学生的需求。

2.构建学科化知识服务型图书馆的方式

2.1 完善用户的查找流程。

图书馆其实也是一个生长的有机体,因为图书馆的所有图书都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或者是教师使用最短的时间,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因此,就高校图书馆而言,其本身创建的用意是为了满足在校的师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相关的专业知识,或是通过对图书馆藏书的借阅,来获得相应知识的提高。对此,图书馆的学科化知识服务机构主要可以分为普通的平台建设、相应的学科分布、用户群体的查找的基本规律以及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相关制度。在信息模式背景下,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已经应用了互联网+的学科化服务平台建设,因此高校教师只需要提供相应的数字化数据化模块平台,就能够实现学科化的知识服务。并且,高校图书馆也需要依据学生的学科,标记用户的群体分类,这样才能够更加细致的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科服务建设。此外,一个完整的图书馆服务流程应该是以用户提问作为基本的流程分析[2]。因为,图书馆毕竟是要服务于广大师生的群体的。因此,用户就可以通过多个渠道进行有效的信息提取。首先,学科知识群体也就是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他们就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用户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可以直接搜索高校图书馆信息库中的有效资源信息,然后对其进行基本的提问和信息检索,这样就可以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其次,用户也可以通过搜索自身的信息进行检索,以此找到自己专业的相关知识。最后,用户也可以通过对相应的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提问检索,以此获取相应的服务内容。这其中就包括了对管理人员进行问题的提出,管理人员对问题的解答以及管理人员的辅助知识搜索指导等等。

2.2 依据用户需求制定流程。

顾名思义,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知识服务应该就是依据师生的具体需求来进行有效的分析,以此来确定其服务的流程。因此,图书馆的管理系统也需要对其相应的知识学科进行拓展服务,以此满足师生的具体需求。比如,某些师生除自身专业知识领域外,还会需求其他专业的知识内容,这时图书馆的管理系统就需要依据师生日常查阅的内容范围进行有效的合理分析,从而提取出参考范围,方便查询者借阅。

2.3 优化内部管理。

在传统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当中,当借阅人员获取到相应的图书后就已经结束了图书馆自身对客户群体的服务需求,但是就現阶段的学科化知识服务体系而言,这是服务的开始。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通过相关的细化信息记录,来完成学科管理这一过程,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整体水平和质量[3]。例如,在客户群体借阅完书籍后,管理人员需要仔细记录客户群体所借阅的书籍,然后将相关的信息上传至互联网+的终端中,通过互联网+的有效分析就可以提供出相应的借阅参考氛围,以此方便管理人员向客户推荐或者是查阅信息。

总结

为了优化客户群体的服务,高校图书馆需要结合教师与学生的专业进行有效的学科划分,帮助其在借阅的过程中,有效的查找到相关的内容,实现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宝萍.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分析[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03):84.

[2] 柳娜.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J].传媒论坛,2019,2(11):144.

[3] 白丽芹.协同创新视角下面向学科的高校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模式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38(02):52-54.

猜你喜欢
图书馆高校服务
图书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去图书馆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