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电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研究与实践*

2020-10-24 02:35盖立武吉陈鸿张国良王赟张玉珊
科技与创新 2020年20期
关键词:苏州市职业高职

盖立武,吉陈鸿,张国良,王赟,张玉珊

高职机电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研究与实践*

盖立武1,吉陈鸿2,张国良1,王赟1,张玉珊1

(1.苏州市职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2.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技工教育教研室,江苏 苏州 215100)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市职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课题小组在机电类专业专业教育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与解决职业教育领域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问题,拓展机电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提高其创新创业的综合运用能力。建立一套合理的、先进的机电类专业创新创业的发展路径,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水平。总结出一套易操作、可复制、效果显著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实现对高职机电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职业教育;机电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等文件都强调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创业教育方法和理念的突破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只有切实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训练,才能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水平[1-2]。

1 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研究的意义

1.1 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创新创业活动能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战略布局背景下,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结合体,有义务和责任为国家培养顺应时代潮流的创新创业型技能人才。而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的研究,能够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素质人才[3]。

1.2 有利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

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智能化社会的到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4-7]。高职院校为了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主动顺应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

1.3 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应试教育给学生灌输了过多的理论,使得目前大部分学生思维僵化,只会按部就班地学习。尽管职业教育鼓励动手动脑全面发展,但是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还是不能激发出学生的潜力。而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融入到职业教育中,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8]。在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2 主要研究思路

根据国家创新创业文件精神,对现有文献中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对国内相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进行实地考察,梳理形成理论和实践支撑,全面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的思路、举措和成果;在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和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出适合当前国内高职院校推广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在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进行实践验证,并根据实践结果对发展路径进行修正。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正在建设中的苏州市和江苏省在线课程、校研究性课程、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师生共创科研项目等来完善和充实课程体系,通过课程和实践平台来构建适合高职机电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图1为课题的具体研究思路框图。

3 主要研究内容

当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当前的经济水平和社会需求相比,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仍需要继续完善。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

图1 课题研究思路框图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效果。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由校内专家、企业工程师、公司创始人和优秀毕业生组成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使师资结构更加合理,可以明显提高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的效果[9]。

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现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向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转变。传统的专业课的教学注重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讲解,很少涉及在某些专业知识学习时引导大学生进行专业上的创新,进而实现创业,苏州市职业大学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到专业课的教学中,构建了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使学校能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10]。

建立一体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实现培养“大众”创新创业意识和培育“精英”创新创业团队之间的平衡。学校通过创建创新创业社团平台来增加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的群体数量,通过大学生技能竞赛平台来提高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的热情,通过创建校企合作实践平台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专业水平,通过建立孵化基地平台来促进创新创业成果的落地,实现培养“大众”创新创业意识与培育“精英”团队之间的平衡。

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标准,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为了防止单一化的评价标准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负面导向,学校建立了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标准。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标准包括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外部评价包括创新创业项目完成数量、创新创业项目成果转化情况、创新创业项目获奖情况、教师教学研究成果等;内部评价包括师生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多元化评价标准对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导向作用,用多元化的评价指标来衡量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11]。

4 研究成效和推广价值

通过采用以上方法,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有了较大发展,课题组核心成员指导的学生团队在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10余次,成功指导学生创办了3家科技类公司,学生创办的公司运营良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反响。

苏州市职业大学通过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实践教学的结合度,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具有专业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受益学生每年不少于1 000人。通过专业必修课“创业基础”,在学生中传播创新创业思想、创新创业方法和技巧,受益学生每年不少于500人。通过学院技术创新训练营、省实训基地和太湖众创空间等平台对有创新意识的团队进行孵化,让他们的思想和激情变成对现实产品的创新,每年可孵化出学生主持或参与的专利15项以上,每年都有创新产品参与各种大赛获得奖励,受益学生每年不少于100人。通过以上的推广应用,苏州市职业大学受益学生每年在1 600人以上。

[1]彭静岑.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39):346-347.

[2]张文杰.未来职业的不确定性对于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20(39):348-349.

[3]崔艳艳.新常态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囿及破解途径[J].安阳工学院学报,2020,19(5):111-113.

[4]杨江朋,李刚,黄娟.高职院校多元立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J].决策探索(下),2020(9):52-53.

[5]李少华.新媒体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0(9):113-114.

[6]谢凯.“双创”教育视域下的高校众创空间运营模式及建设路径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9):14-16.

[7]刘畅,张雷,李搏.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浅析[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0(9):36-40.

[8]睢辰萌,吴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基地建设和运行管理机制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9):76.

[9]汪静,朱晓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9):105.

[10]龚峰,刘梦玮,刘涛.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30):83-84.

[11]刘卫星,曾聪,白俊峰.新工科导向下省属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20(25):70-71.

2095-6835(2020)20-0079-02

G640

A

10.15913/j.cnki.kjycx.2020.20.033

盖立武(1979—),男,山东枣庄人,工程硕士,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吉陈鸿(1981—),男,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及高技能人才培养。

本文系第二批苏州高等职业教育教改研究资助课题“高职机电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GJGB0238,课题负责人:盖立武,张国良);苏州市现代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课题编号:zbzj202001)

〔编辑:王霞〕

猜你喜欢
苏州市职业高职
苏州市纤维检验院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高职田径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实施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