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在电力设备运维中的研究与应用

2020-10-24 02:35丁超明杨海龙董志伟宋杰瑛
科技与创新 2020年20期
关键词:电力设备运维线路

丁超明,杨海龙,董志伟,宋杰瑛

RFID技术在电力设备运维中的研究与应用

丁超明,杨海龙,董志伟,宋杰瑛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甘南供电公司,甘肃 甘南藏族自治州 747000)

将RFID技术应用在电力设备运维管理工作中能更有效应对数据内容越来越多、运维管理更加精细化的现实问题,并提升电力企业各电力设备管理系统的实效性,为电力企业供电安全稳定提供必要支持。所以更需电力企业增进RFID技术的实际应用与理解,在此基础上连接计算机处理系统,构建规范化的运维管理系统,健全各软硬件系统中的实际应用,促进电力设备运维系统优化设计。

RFID技术;电力设备;运维管理;实践应用

电力资源作为当下社会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应用资源,保证其供应的安全性、稳定性显得更为重要,但就电力资源管理实际工作状况而言,越来越多电力设备的组建系统在监管、维护等各项工作中都出现管理不当、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尤其是在输电线路设备中,更需要尽快进行先进技术的引进,如RFID技术,将其合理融入设备运维管理工作中,构建相关设备的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实现电力设备系统完备化。

1 RFID技术的基本概述

1.1 RFID技术概念

RFID技术即人们所说的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类借助无线射频方式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技术,以三点应用为核心,识别装置、被识别物品标签处理以及识别装置与被识别物品之间的识别处理活动,通过这一过程中获得被识别物品所包含的各种信息内容。如今该技术和计算机系统结合应用,将识别信息导入处理系统中完成各应用功能下的针对性处理操作,更有助于提高信息识别处理过程中的效率[1]。RFID技术基础应用模式下主要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天线以及应用芯片等内容构成,体系相对简单而且具有良好的扩容性,能够结合不同应用需求关联各种可行设备,促进技术应用实效性提升。

1.2 电力设备运维管理中的实际需求

电力设备系统中的运维管理工作相对而言更加复杂,不仅相关设备类型与数量在不断增多,而且故障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很多电力企业在管理工作中常出现如下各种管理不当问题:目前很多电力设备并不具备设备运行状态监测评估功能,运维管理相对复杂;输电线路管理结构不够规范,很多线路缺乏规范分类与处理,无法有效识别冗余及在用线路,在问题处理方面更难保证及时性与准确性,运维管理效率不高;问题遗漏情况比较严重,不同工作时段及工作时序中的运维管理指标不同,运维管理时没有从设备状态入手,容易导致巡检工作中出现纰漏问题[2];电力设备运维管理以粗放型人员管理模式开展,未能结合不同运维人员业务能力进行针对性地运维工作安排,难以实现精细化运维管理工作转变。通过这些运维管理工作中常出现问题的综合分析,电力企业更需对电力设备运维管理工作现实需求有所了解,增进更多先进技术的融入,提高设备运维系统应用实效性,以此更快处理设备监测反馈的数据量,实现电力设备运行安全、稳定的有效维护。

2 RFID技术在电力设备运维管理中的主要应用

2.1 主体结构上的设计应用

主体结构设计方面一般以RFID技术常规应用模式为基准,结合不同应用领域展开更加专业化的设计调整,主要可从感知、接入及应用三大层面入手,以此构成整体运维管理应用系统框架,各层面在设备运维管理的实际应用为:①感知层。感知层主要用来检测设备信号,借助各种信息识别设备,如手持终端或直接组装读写器的一体化智能终端,如图1所示。通过对设备上电子标签的识别,读取其中包含的数据信息,准确检测出设备的运行信息及状况,将检测到的数据内容规范化处理之后即可传递到下层操作流程中。②接入层。接入层是一类辅助处理流程,主要为保证检测信息内容的安全性,感知层中的数据内容会首先传递到接入层,再由接入层将数据内容对接到后台服务平台,以此尽可能减少数据信息交互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③应用层。系统应用层如图2所示,应用层是该运维管理系统中主要构成部分,是完成各项操作的关键环节,具体包括基础处理功能中标签管理、任务管理、设备管理等,对运维系统中各项管理功能展开基础设计,而高级应用中涉及到的项目更加多样,链路管理、人员定位以及可视化台账管理工作等,通过这些应用功能可对电力设备系统运维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

图1 系统感知层

图2 系统应用层

2.2 运维系统的具体设计应用

运维系统的具体设计可从软件与硬件两方入手分析:硬件方面,主要需从电子标签及移动终端两方面入手,电子标签需以电力设备的状态为依据对其性能加以控制,最好具备抗辐射、耐高温等材料优势,同时要对电子标签身份编号加以统计,确保与设备均一一对应,完成各项基础信息内容的填写,并以此建立设备运维管理的详细数据栏,存储在数据库中以备检查对比用;移动终端应具备与接入层关联应用的功能,多与读写器集成应用,可使用电力安全数据卡,确保数据信息能够安全传输到后台服务系统中,避免数据偏差问题。软件功能方面,对应于应用层中各项功能应用,实现对RFID技术下运维管理工作实效性的提升,比如在可视化台账功能应用中,能将数据库中获得的各项数据信息以软件应用模式调整为可视化端口图像、图表模式,使工作人员对各处设备运行状况得以更全面而直观的理解;再如动态巡视卡的应用,能结合设备状态的实时检测,对其中信息状态加以管控,明确各设备巡检工作中的关键点以及所检设备的具体类型,生成动态化巡视卡,对电力设备运行状况进行规范化处理,以此提高设备检测效率和质量,避免巡检过程中出现遗漏问题[3]。

3 结束语

总之,该项技术在电力设备系统的运维管理工作改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技术规范应用能更高效地完成一定区域内设备状况的详细检测与核准,从而有效确定故障问题所在并及时展开检修工作,高效建设电力设备运维体系。

[1]熊颖,乌泽,白文硕.RFID技术的发展及展望[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6):73-74.

[2]郭治锋,张慧颖,刘丁华,等.基于RFID技术的电力设备分布式台账云管理研究[J].农村电气化,2019(9):14-16.

[3]叶韵,张军,魏星,等.RFID技术在电力通信设备运维中的研究与应用[J].自动化应用,2018(6):116-117,119.

2095-6835(2020)20-0148-02

TM732

A

10.15913/j.cnki.kjycx.2020.20.064

丁超明(1984—),男,甘肃张掖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输电线路运维检修。杨海龙(1987—),男,甘肃平凉人,大专,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输电线路运维检修。董志伟(1986—),男,甘肃永登人,大专,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输电线路运维检修。宋杰瑛(1993—),女,甘肃天水人,本科,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输电线路运维检修。

〔编辑:严丽琴〕

猜你喜欢
电力设备运维线路
电力设备带电清洗作业的研究与应用
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施工分析
山西十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重要性与方法微探
高压电力设备试验方法及安全措施的研究
基于GPS的电力运维轨迹定位系统
IT运维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浅谈110kV—220kV输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管理
智能蜘蛛线路修复机
电子政务甲方运维管理的全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