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2020-10-24 12:57河南省鲁山县人民医院467300万小彬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7期
关键词:髋臼股骨头置换术

河南省鲁山县人民医院(467300)万小彬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常见病,主要表现为疼痛、髋部活动受限等,影响患者正常行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重要方法,可快速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但常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切口较大,术后可能发生切口感染、愈合延迟等并发症。近年来,微创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中,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切口小,出血少,有利于患者康复。本研究以我院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探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4月我院8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3例。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46~73岁,平均(59.56±5.21)岁;ARCO分期:Ⅲa期11髋,Ⅲb期14髋,Ⅳ期18髋。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47~71岁,平均(58.97±4.94)岁;ARCO分期:Ⅲa期10髋,Ⅲb期14髋,Ⅳ期19髋。两组基线资料(性别、ARCO分期、年龄)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符合股骨头坏死诊断标准[1];均为单侧病变;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存在手术禁忌;其他髋关节疾病。

1.3 方法

1.3.1 观察组 行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硬膜外麻醉,取侧卧位,患肢朝上,体位固定架固定,常规消毒铺巾。自大粗隆定点做直切口,长6~10cm,1/3在近端,2/3在远端,分离臀大肌筋膜,暴露外旋肌群、大转子、梨状肌窝。切断外旋肌群,暴露关节囊,并切开,暴露股骨头、髋臼,保留股骨矩1.0~1.5cm,用电锯锯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牵开坐骨神经、外旋肌群残端,将2枚短粗克氏针钉入髋臼后缘。切除圆韧带残端、髋臼盂唇,暴露髋臼圆韧带窝,磨平圆韧带窝。按髋臼理想方向扩髓。将假体放入试模,合适后植入人工髋臼假体,复位,测试假体松紧度、稳定性。冲洗创面,逐层缝合。术后常规抗感染。

1.3.2 对照组 行常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硬膜外麻醉,取侧卧位,患肢朝上,体位固定架固定,常规消毒铺巾。自髂后上棘外下5cm做切口,向下延伸至大转子后上方,再沿大转子后缘向远端延伸,长约10~15cm。暴露外展肌群,起点处切断外旋肌群,暴露并切开关节囊,显露股骨头、颈。小转子上约1cm处截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暴露股骨近端,扩大髓腔。清理髋臼内部及周围组织,用髋臼锉修整髋臼,充分冲洗,打入髋臼假体。冲洗髓腔,打入股骨柄假体,安装股骨头,复位,测试假体松紧度、稳定性。冲洗创面,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术后常规抗感染。两组均随访6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引流量。②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SS)评价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2],包括疼痛、功能、畸形、活动度,总分100分,优:≥9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70分。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观察组切口长度较对照组短,出血量、引流量较对照组低(P<0.05),见附表。

2.2 髋关节功能优良率 观察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1例,观察组优15例,良23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0.48%(38/42),对照组优12例,良19例,可9例,差2例,优良率为73.81%(31/42),观察组较对照组高(χ2=3.9 7 7,P=0.046)。

3 讨论

股骨头坏死主要由骨组织自身病变或股骨颈骨折愈合不良所致。常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手术切口大,手术出血多,不利于术后康复。而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切口较小,可减小手术不必要损伤,尽可能保留机体原始结构,对屈髋肌、臀中肌损伤较小,且重建关节囊有利于提高关节稳定性。常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切口超过10cm,而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切口长度多在6~10cm,有利于减少手术出血、术后引流,促进切口愈合。任东伟等[3]研究发现,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头坏死,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引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手术切口小,出血少,引流量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0.48%高于对照组73.81%(P<0.05),提示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可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

附表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s)

附表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s)

?

综上所述,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手术切口小,出血少,引流量低,有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髋臼股骨头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有髋关节手术史的全髋置换术与单纯全髋置换术比较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使用金属骨小梁髋臼和组配重建柄对伴严重骨缺损的松动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的治疗结果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包容程度对Perthes病患儿术后疗效影响的研究进展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应用MRI、CT诊断的价值差异研究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周围股血管分布情况
评价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