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路纵剖法腹腔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肝胆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0-10-24 12:57河南省新郑市中医院451100李喆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7期
关键词:中路石术胆总管

河南省新郑市中医院(451100)李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7月我院69例复杂性肝胆结石患者,将采用传统腹腔镜取石术的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用中路纵剖法腹腔镜取石术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41~62岁,平均(49.16±4.01)岁。研究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40~63岁,平均(50.62±5.12)岁。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两组均行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取头高脚低位,常规四孔法建立气腹,腹腔镜探查确认腹腔无粘连。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取石术,腹腔镜探查,分离胆囊管、胆总管、肝总管,显露胆囊三角区,牵拉胆囊,显露胆总管十二指肠上段,纵行切开胆总管,使用取石钳取出胆总管周边松动结石,置入胆道镜,对难取性结石行碎石处理后再取出结石,常规留置引流管。研究组采用中路纵剖法腹腔镜取石术,进镜后分离胆囊、邻近炎症粘连部位,充分显露第一肝门、胆囊三角,若患者胆囊张力较高,则行穿刺减压,后显露胆总管窗,确认胆总管位置,并于该部位向右侧行中路纵向解剖胆囊壶腹部三角间隙;电凝钩尖切开胆囊管前浆膜、后浆膜,沿胆囊壶腹部左侧缘以反“L”形向上延伸切开至胆囊体中部,深度至胆囊体浆膜面,牵拉胆囊体部(或胆囊壶腹部),沿胆囊长轴使用电凝钩钩背行钝性分离,胆囊壶腹部、胆囊肝面体部沿纵轴方向充分分离,胆囊床间隙行中路纵向解剖,从肝面沿胆囊壶腹部分离,确认并解剖胆囊周围复杂结构,胆囊三角区脂肪疏松组织吸除干净,使管道骨骼化,确认三管无误,离断胆囊管、胆囊动脉,胆囊纵向锐性分离并切除。两组术后均予以抗感染等常规对症干预。

1.3 观察指标 记录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附表 两组围术期情况比较(±s)

附表 两组围术期情况比较(±s)

?

2 结果

2.1 围术期情况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7.39±1.24)d较对照组(11.65±1.71)d短(P<0.05)。见附表。

2.2 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肝门区积液1例;对照组感染1例,肝门区积液1例,胆管出血1例。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63%(1/38)与对照组9.68%(3/31)相比无显著差异(χ2=1.552,P=0.213)。

3 讨论

复杂性肝胆结石为肝胆外科常见病,上腹部疼痛、胸背部疼痛等临床症状极大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传统腹腔镜取石术为既往临床常用术式,但受肝外胆管先天畸形、并发肝硬化等因素影响,增加胆囊三角解剖结构复杂性,术中易引发大出血,影响手术视野和治疗效果,严重者会危及生命。中路纵剖法腹腔镜取石术为手术治疗新趋势,与传统腹腔镜取石术相比,其具有以下优势:①经中路纵剖法能避开胆囊三角变异胆管、血管,胆囊体无明显大血管,不会受胆囊水肿等因素影响,且细小血管分支可采用电凝切割,能为术者提供清晰手术视野;②沿胆囊纵轴方向剖开胆囊中部,可获得理想胆囊床间隙,利于术者清晰观察胆囊床细小血管分支结构、走向,指导术者精准实施手术操作;③沿胆囊壶腹部解剖,可远离和胆囊壁紧贴的肝门部,且先行胆囊三角外解剖,有助于确认胆囊管、肝总管解剖关系,避免盲目操作,增加手术创伤。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与王逢春[2]研究结果一致,说明中路纵剖法腹腔镜取石术应用于复杂性肝胆结石患者,可减轻手术创伤,提高手术效果,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同时,本研究中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63%与对照组9.68%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该术式可通过解决胆囊三角解剖结构复杂问题,减轻对胆管及机体损伤,避免术后发生感染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中路纵剖法腹腔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肝胆结石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猜你喜欢
中路石术胆总管
道路工程中路侧用缆索护栏施工技术
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及手术护理
留置输尿管导管在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分析
当奥迪RS5 Sportback的性能,邂逅乌鲁木齐中路的潮流与复古
瞌睡虫找朋友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吃火锅的发现
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的比较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