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观察

2020-10-24 12:57河南省郏县妇幼保健院467100李会亚李轻霞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7期
关键词:瘤体消融术消融

河南省郏县妇幼保健院(467100)李会亚 李轻霞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1月我院86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组,各43例。观察组年龄41~58岁,平均(49.62±3.37)岁;病程1~8年,平均(4.63±1.24)年;肌瘤直径3~4cm,平均(3.55±0.21)cm。对照组年龄41~57岁,平均(49.12±3.12)岁;病程1~9年,平均(4.82±1.39)年;肌瘤直径3~4cm,平均(3.46±0.19)cm。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符合《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中子宫肌瘤诊断标准[1];B超、诊断性刮宫、宫腔镜检查确诊;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癌;凝血功能障碍;存在手术禁忌。

1.3 方法

1.3.1 观察组 行射频消融术,月经干净后3~7d治疗,术前常规检查,B超检查了解肌瘤大小、位置等。静脉麻醉,取膀胱截石位,腰骶部放置电极板,常规消毒铺巾。超声引导下,用金属探针探测宫腔、肌瘤位置。经阴道、宫颈置入自凝刀,对于直径2~3cm瘤体,

直接将自凝刀刺入肌瘤中心,对肌瘤进行消融。对于直径>3cm瘤体,将自凝刀刺入肌瘤1侧,自凝刀尖端距离瘤体边缘0.8~1.0cm,对肌瘤进行消融,治疗仪发出警报后退出自凝刀,再刺入另1侧,消融肌瘤,直至瘤体全部凝固为止。黏膜下肌瘤术中取出脱落的瘤体,肌壁间肌瘤消融后1个月在宫腔探查取出坏死瘤体。术后给予抗生素3~5d。

1.3.2 对照组 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气管插管全麻,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气腹针穿刺,建立CO2人工气腹,放置腹腔镜,探查腹腔。左、右下腹部穿刺,作为操作孔、观察孔,放置超声刀等手术器械。切断两侧圆韧带、输卵管峡部、卵巢固有韧带,将膀胱下推至宫颈外口。切断子宫动脉、静脉、骶子宫韧带,电凝止血,沿穹隆环形切除子宫,经阴道取出子宫,缝合阴道残端、后腹膜。术后给予抗生素3~5d。

1.4 观察指标 ①检测对比术前、术后3个月两组卵巢激素(E2、FSH)水平。②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输尿管损伤、感染。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附表 两组卵巢激素水平对比(±s)

附表 两组卵巢激素水平对比(±s)

?

2 结果

2.1 卵巢激素水平 术后3个月观察组血清E2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F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

2.2 并发症发生 观察组出现感染1例,输尿管损伤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65%,对照组出现感染5例,输尿管损伤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6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χ2=4.074,P=0.044)。

3 讨论

随着腹腔镜技术发展,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可通过切除子宫,清除子宫肌瘤病灶,但会导致患者子宫功能丧失。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适合于40岁以上患者。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微创术式,通过治疗电极将高频率电流导入组织,经弥散电极形成回路,电极针周围离子受电流影响出现振荡,产生摩擦热,温度超过45℃~50℃时,细胞内蛋白会发生变性,导致细胞凝固性坏死。肿瘤细胞对热敏感,温度升高至40℃~43℃时,肿瘤细胞死亡。研究发现,射频消融会在肿瘤周围凝固形成反应带,阻断肿瘤供血,防止肿瘤转移[2]。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观察组血清E2水平高于对照,血清FSH水平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18.60%(P<0.05),说明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对卵巢功能损伤较小,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对卵巢功能损伤较小,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瘤体消融术消融
血液抽吸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患者疗效研究*
心脏磁共振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效果
视网膜大动脉瘤的多模态眼底影像和疾病特征
国内首例“磁共振引导下脑转移瘤激光消融术”成功实施
消融边界:城市中的多功能复合空间
CT与高频超声对不同瘤体直径的腮腺混合瘤患者诊断价值分析
应用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关键
1型神经纤维瘤病切除术中出血量相关因素分析
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