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那普利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评价

2020-10-24 12:57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473000高丽栾一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7期
关键词:沙坦那普利实质性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473000)高丽 栾一

肾实质性高血压由各种肾实质疾病引起,具有病情进展快、病程长、易造成不可逆性肾损伤等特点。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86例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分组探究贝那普利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86例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2018年8月~2019年7月),均知晓本研究,已签署同意书。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女18例,男25例;患病时间11~36个月,平均(17.42±3.15)个月;年龄43~61岁,平均(50.26±3.62)岁。研究组女20例,男23例;患病时间10~34个月,平均(16.59±3.29)个月;年龄44~63岁,平均(51.33±3.57)岁。对比两组年龄、患病时间、性别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浙江金立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3351)]治疗,口服用药,8mg/次,1次/d。研究组:给予贝那普利(惠州信立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8006)联合坎地沙坦治疗,坎地沙坦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口服贝那普利10mg/次,1次/d。两组均持续用药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采用上臂式电子语音血压计(生产厂家:深圳市康贝科技,批准文号:粤械注准20172201141)检测。②两组不良反应(转氨酶升高、恶心呕吐、头晕、咳嗽)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附表 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对比(x ±s,mmHg)

2 结果

2.1 舒张压、收缩压 治疗前,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

2.2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研究组发生转氨酶升高2例,恶心呕吐2例,头晕1例,咳嗽2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28%;对照组发生转氨酶升高1例,恶心呕吐2例,头晕1例,咳嗽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63%(χ2=0.387,P=0.534)。

3 讨论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为临床最常用降血压药物之一,如坎地沙坦,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效应,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发挥降低血压效果,但其单独应用难以完全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降血压效果有待提升。贝那普利是一个前体药物,在肝内水解成有活性的代谢产物贝那普利拉,可通过多种途径降低血管阻力,控制血压,且口服贝那普利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不受饮食的影响,安全性良好[1]。本研究将贝那普利与坎地沙坦联合应用于研究组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持续治疗3个月后发现,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充分表明加用贝那普利能进一步改善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贝那普利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同时能阻滞血管紧张素Ⅰ转向血管紧张素Ⅱ转化,降低组织及血液系统中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减小血管阻力,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与坎地沙坦联合能进一步改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作用,从而增强疗效[2]。此外,本研究发现贝那普利与坎地沙坦联合应用未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且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未对治疗带来明显影响,具有一定安全性。

综上可知,对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贝那普利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能进一步改善血压控制效果,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沙坦那普利实质性
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分析
青霉素钠、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肾复康胶囊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
拜登和习近平举行“广泛和实质性”视频会晤
夜间干咳竟因降压药
坎地沙坦靶向TRAIL-DR5介导的AMPK信号通路减少宫颈癌细胞自噬保护的研究
孤独会造成实质性伤害
孤独会造成实质性伤害
哪些降压药不能搭配着吃
沙坦“致癌”,必须要换药?
实质性相似的判断及其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