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氏双C护理模式+持续性被动运动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10-24 12:57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463000杨亚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7期
关键词:患肢股骨骨折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463000)杨亚平

股骨粗隆间骨折为老年人常见骨折类型,通过手术治疗可改善患临床症状,但术后易发生患肢肿胀、髋内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8例,旨在探讨萧氏双C护理模式+持续性被动运动(CPM)的临床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8例(2017年8月~2019年7月),依照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n=44)、对照组(n=44)。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60~78岁,平均(69.36±3.56)岁。研究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61~79岁,平均(70.13±3.51)岁;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所有患者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术后密切监测患者基础生命体征,遵医嘱给予抗感染药物,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于引流管拔除后根据患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康复功能锻炼。研究组 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萧氏双C护理模式+CPM。①成立护理干预小组:由3名具有萧氏双C护理经验护士、1名护士长、1名骨科主治

医生组成。②心理护理:术后告知患者手术详细情况,减轻患者担忧、焦虑情绪,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后续治疗、护理,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向患者讲解其目的、意义及配合方法,给予患者尊重及安全感,与患者积极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并针对性给予疏导。③生理护理:a.环境舒适护理,保持病室环境整洁,维持室温22℃~24℃,湿度50%左右,地面干燥防滑,护理人员走路、开关门动作应轻缓。b.体位舒适护理,协助患者取去枕平卧位,提高患肢,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轻肢体水肿。c.疼痛舒适护理,为患者播放舒缓音乐以转移患者疼痛注意力,必要时进行耳穴埋豆或药物镇痛。d.功能锻炼舒适护理,术后1周患者伤口疼痛减轻,将患肢置于CPM机,调整活动角度为30°,开始被动关节锻炼,20min/次,3次/d,每持续治疗3d活动角度增加10°,持续CPM锻炼14d后,指导患者进行主动功能锻炼;出院后通过微信或电话随访跟进患者功能锻炼情况。两组均干预1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髋关节功能(Harris)、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Harris、GQOLI-74总分范围均为0~100分,分值越高,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分析数据,Harris、GQOLI-74评分以(±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附表 两组患者Harris、GQOLI-74评分比较(±s,分)

附表 两组患者Harris、GQOLI-74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Harris、GQOLI-74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Harris、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

3 讨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为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术后需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以预防关节僵硬、下肢关节纤维粘连等并发症发生[1]。CPM锻炼具有促进患肢组织液回流,消除局部肿胀,刺激软骨再生,恢复患处力线等作用。萧氏双C护理模式指通过护理活动促使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达到愉悦状态,充分为患者提供“以人为本”的全方位护理[2]。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Harris、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通过心理护理,可给予患者心理满足感、安全感,促进机体内环境平稳,为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提供保障;通过生理护理,协助患者早期进行CPM锻炼,有助于减轻患肢水肿,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促进患者功能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萧氏双C护理模式+CPM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患肢股骨骨折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空气波压力仪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对促进乳腺癌手术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