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阿糖胞苷在小儿白血病巩固治疗中不良反应的观察

2020-10-24 08:38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475000李春丽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毒副中位白细胞

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475000)李春丽

白血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属于造血系统恶性增值性疾病,病情发作急骤、恶性程度较高,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发热症状,对患儿生命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1]。临床常规治疗无法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患者远期生存率较低,整体治疗效果较差,现已无法满足临床需求。临床有研究表明:大剂量阿糖胞苷应用于小儿白血病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2]。鉴于此,本文纳入本院收治的100例小儿白血病患者,对上述病例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做出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2014年3月~2016年3月为研究时段,纳入该时间段内本院收治的100例小儿白血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对照组(50例)、研究组(50例)。研究组女性、男性病例数之比分别是21∶29;年龄在2~14岁,平均年龄为(8.06±3.44)岁;病程在2个月~5年,平均病程为(2.52±0.84)个月;FAB分型:M1、M2、M3、M4、M5、M6例数之比分别是8∶10∶12∶6∶8∶6;NCCN危险分层:低危、中危、高危例数之比分别是18∶19∶13。对照组女性、男性病例数之比分别是22∶28;年龄在3~13岁,平均年龄为(8.08±3.41)岁;病程在4个月~5年,平均病程为(2.54±0.81)个月;FAB分型:M1、M2、M3、M4、M5、M6例数之比分别是9∶9∶10∶8∶7∶7;NCCN危险分层:低危、中危、高危例数之比分别是19∶17∶14。基线资料两组相比,P>0.05,可比较。

纳入标准:①医院伦理委员会对此研究批准。②均经骨髓细胞形态学、染色体、融合基因、免疫表型检查确诊。③可正常交流、沟通。④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字“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者。②研究前接受过相关治疗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中途从本次研究退出者。⑤存在听语障碍、认知障碍、智力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2~4mg三尖杉酯碱注射液(国药准字H33020007;生产企业: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ml∶1mg),溶于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5d后予以20~40mg注射用柔红霉素(国药准字H20083726;生产企业: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规格:20mg),溶于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周期共计36月。研究组:以对照组为基础用药6d后,予以100~200mg/(m2.d)注射用阿糖胞苷(国药准字JX20040073;生产企业:阿特维斯(佛山)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1g),溶于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用药6次为1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周,治疗周期共计36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生存率(1年、2年、3年)、中位生存时间、白细胞、血小板降低时间以及毒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5.0软件计算本文数据,计量资料(t检验),表达形式是“±s”;计数资料数据(X2检验),表达形式是“[n/(%)]”,P<0.05,具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对 比 两 组1 年、2 年、3 年 生 存率 研究组与对照组1 年生存率相比,72.00%VS68.00%,P>0.05;研究组治疗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2.00%、48.00%,显著比对照组的42.00%、24.00%高,P<0.05。

2.2 对比两组白细胞、血小板降低时间、中位生存时间 中位生存时间研究组显著比对照组长,白细胞、血小板降低时间研究组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见附表1。

附表1 对比两组白细胞、血小板降低时间、中位生存时间(±s)

附表1 对比两组白细胞、血小板降低时间、中位生存时间(±s)

组别 中位生存时间(月) 白细胞降低时间(d) 血小板降低时间(d)研究组(n=50) 45.69±5.61 11.05±2.14 10.02±1.25对照组(n=50) 31.25±3.26 16.92±3.41 16.92±2.88 t 15.7367 10.3109 15.5405 P 0.0000 0.0000 0.0000

附表2 对比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n/(%)]

2.3 对比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 研究组毒副反应发生率(36.00%)显著比对照组(16.00%)高,P<0.05,见附表2。

3 讨论

目前,临床对于小儿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普遍认为小儿年龄较小、免疫功能较差、机体防御功能被破坏是引发白血病的重要原因,另外父母基因遗传、生物化学制品、长期放射性、病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引发白血病[3]。白血病患者早期临床症状以胃口不好、劳累、疲倦等为主,部分患者会出现咳嗽、喘息、疹子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会出现肢体关节疼痛、重大脏器肿大以及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同时伴有面色苍白、无精打采等症状,明显降低了患者生存质量[4]。本研究示:研究组2年、3年生存率显著比对照组高,中位生存时间显著比对照组长,白细胞、血小板降低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说明阿糖胞苷(大剂量)在小儿白血病治疗中疗效显著,但毒副作用较重。对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优势做出如下分析:阿糖胞苷属于抗嘌呤代谢药物,可加快肝脏脱氨酶活性饱和,避免失活,减少白血病患者细胞负荷,将对于诱导方案不敏感的细胞消灭,极大的降低了综合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生率,并且不需要进行维持性治疗,即可将白血病患者机体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杀灭,具有净化机体的作用[5]。但是随着阿糖胞苷药物剂量的增加,患者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发生率也会明显增加,应当引起临床高度重视与关注,及早展开针对性处理,提高患者治疗耐受性,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6]。综上所述,小儿白血病患者采纳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促进白细胞、红细胞复常,但毒副作用较重,临床应综合患者具体情况,展开针对性不良反应预防治疗,尽可能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毒副中位白细胞
白细胞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同步化疗治疗老年食管癌临床效果及毒副反应分析
大剂量MTX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副反应分析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真相的力量
注重活动引领 凸显数学本质——以“三角形的中位线”为例
跟踪导练(4)
胸苷酸合成酶变化与结直肠癌5-氟尿嘧啶化疗敏感性及毒副反应的关系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减少是免疫力降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