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病变诊断价值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2020-10-24 08:38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510800钟梅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附表滑膜类风湿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510800)钟梅

近年来影像学诊断技术在膝关节病变诊断中应用普遍,其可详细观察到关节骨、软骨、滑膜软组织病变等,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1]。由于该疾病与滑膜炎误诊率较高,因此需重视高频超声对两种疾病鉴别准确性的研究[2]。为此,本次研究对高频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病变患者的诊断价值进行了探讨,并分析超声结果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12月~2019年6月期间,选择本院收治经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病变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研究资料,均符合《2010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欧洲抗风湿病联盟(ACR/EULAR)分类标准》评分≥6分[3],其中男患者22例,女患者18例,年龄在30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13±5.12)岁,病程0.5年~3年,平均病程(1.68±0.52)年;另选择非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病变但伴随滑膜炎症状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资料,均不符合ACR/EULAR标准,男患者24例,女患者16例,年龄在30岁~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22±5.02)岁,病程0.5年~3年,平均病程(1.65±0.56)年;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及目的,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经比较,两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查方法 采用ALOKA arirtta70彩色多普勒诊断超声仪进行检查,选择频率5MHZ~18MHZ,选择肌骨条件,同时协助患者坐位并将膝关节充分暴露,然后从髌上囊、关节软骨、膝内外侧关节等逐一切面进行扫查。详细观察关节积液、滑膜厚度、滑膜内血流信号、骨侵蚀等,并进行超声评分,其中0分为无积液,滑膜厚度<2mm,无增生,内无血流信号,骨表面规则,1分为少量积液,滑膜厚度2~5mm,轻度增生,滑膜内单一血流信号,骨表面不规则,无缺损,2分为中量积液,滑膜厚度5~9mm,中度增生,滑膜内融合血流信号,信号面积不足滑膜面积50%,骨表面形成缺损,3分为大量积液,滑膜厚度≥9mm,高度增生,滑膜内融合血流信号,信号面积超过滑膜面积50%,骨表面缺损融合广泛的骨质破坏。

抽取静脉血进行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采用酶标仪检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超声评分;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评分;分析超声评分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输入到SPSS20.0软件中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超声评分比较 观察组超声各子指标关节积液、滑膜厚度、血流信号、骨侵蚀评分及总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高,P<0.05。见附表1。

2.2 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 观察组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实验室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高,P<0.05。见附表2。

2.3 超声评分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 对照组超声评分与实验室指标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无明显相关性,P>0.05;观察组超声评分与实验室指标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相关性呈正相关,P<0.05。见附表3。

附表1 两组超声评分比较(分,±s)

附表1 两组超声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关节积液 滑膜厚度 血流信号 骨侵蚀 总评分观察组 40 1.95±0.42 5.25±2.13 4.21±1.52 1.80±0.94 13.85±5.43对照组 40 0.75±0.32 4.02±1.11 2.02±0.86 0.25±0.12 7.42±1.26 t-5.21 3.23 7.93 10.34 7.29 P-<0.05 <0.05 <0.05 <0.05 <0.05

附表2 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s)

附表2 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类风湿因子(U/mL)抗环瓜氨酸肽抗体(RU/mL)C反应蛋白(mg/mL)红细胞沉降率(mm/h)观察组 40 76.25±25.62 84.11±26.53 41.98±12.36 60.47±19.09对照组 40 3.54±1.56 1.62±0.48 20.24±4.11 34.98±11.93 t-17.91 19.66 10.55 7.16 P-<0.05 <0.05 <0.05 <0.05

附表3 超声评分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r值)

3 讨论

正常关节腔内伴随少量关节滑液,而若关节间隙积液增多,则提示关节病变发生。滑膜作为覆盖关节腔、滑囊及腱鞘表面的结缔组织,若内部存在少量液体则表现为线样强回声。关节软骨损害多表现出软骨表面为毛躁不平面、软骨变薄等,尤其骨质侵蚀,骨皮质回声毛躁不平滑,连续性中断或缺损。高频超声可依据上述特征进行诊断,而且可观察到增厚的血管翳内血流信号丰富,实现病情的判断[4]。为进一步明确疾病发生及发展情况,如今临床还重视实验室指标检测,包含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尤其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类风湿关节炎早期关节滑膜受累明确,伴随充血、水肿及炎细胞浸润,且滑膜囊液增加,混浊,经高频超声可明显分辨及诊断,而经类风湿因子检测也可明确为阳性。类风湿因子诊断价值较高,但特异性较低,因此在早期诊断中也存在局限性,而联合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检测则可提高准确性[5][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超声各子指标关节积液、滑膜厚度、血流信号、骨侵蚀评分及总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实验室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高,P<0.05;提示超声诊断与实验室指标均可作为鉴别类风湿关节炎与滑膜炎的可靠方法,并提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水肿、纤维蛋白原沉积情况,并呈现出实验室指标水平升高。对照组超声评分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观察组超声评分与实验室指标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相关性呈正相关,P<0.05,表明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病变患者的超声评分与实验室指标密切相关,并呈正相关,认为高频超声评分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高频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病变患者的诊断价值较高,且超声结果与实验室指标呈正相关,即高频超声可实现病变的尽早发现,并可评估疾病严重程度,为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附表滑膜类风湿
治类风湿关节炎得戒烟
基于滑膜控制的船舶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附表6 2021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膜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2021 年1 月1 日—2021 年2 月28 日)
类风湿因子阳性是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吗
类风湿因子阳性就是类风湿关节炎吗
关节镜在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诊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