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乳腺增生患者术后负面情绪的影响分析

2020-10-24 08:38河南省鹤壁京立医院458030姬静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负面乳腺研究组

河南省鹤壁京立医院(458030)姬静

乳腺增生为临床常见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外科手术为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的主要方法之一,可有效切除病变组织,治疗效果良好,但大多数患者缺乏对自身疾病及手术治疗的正确认知,心理、生理均承受着较大负担,致使治疗积极性不佳,影响术后康复[2]。本研究将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应用于我院乳腺增生患者,旨在探究其对患者术后负面情绪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我院乳腺增生患者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6例,女44例,男2例;年龄24~55岁,平均(35.46±4.97)岁。研究组46例,女45例,男1例;年龄23~56岁,平均(35.95±5.17)岁。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知晓本研究,自愿加入。

1.2 方法 两组均行乳腺增生切除术治疗,围手术期施行不同模式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完善术前检查,给予常规口头宣教,告知注意事项,适当给予安慰、鼓励,术后嘱咐患者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尽量避免情绪波动。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①健康教育:术前综合评估患者对自身疾病、手术方法的认知度及文化水平、心理状况等,结合评估结果,制定个体性健康教育策略,如采用“一对一”健康讲解、开展健康讲座、发放相关资料、播放相关视频/音频资料等方式,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教会患者术后自我护理方法,确保患者相关健康知识水平有效提升;②心理护理: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询问患者心理感受,引导患者倾诉内心想法,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开展乳腺增生病友交流会,探讨相关健康知识,邀请同疾病康复良好患者现身分享健康教育,并对患者进行鼓励;嘱咐患者家属多包容、陪伴并悉心照顾患者,给予患者最大化亲情关怀,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1.3 观察指标 两组干预前、干预结束后负面情绪,包括焦虑、抑郁情绪,分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其中HAMA总分56分,HAMD总分78分,分值越低焦虑、抑郁情绪越轻。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研究组HAMA、HAMD分值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结束后,两组HAMA、HAMD分值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干预前后负面情绪对比(±s,分)

附表 两组干预前后负面情绪对比(±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对比,aP<0.05。

组别 例数 HAMA HAMD干预前 干预结束后 干预前 干预结束后研究组 46 15.67±4.28 8.26±3.17a 16.38±4.15 9.35±2.92a对照组 46 15.19±4.53 11.39±3.64a 15.94±4.33 11.68±3.30a t 0.522 4.398 0.498 3.586 P 0.603 0.000 0.620 0.001

3 讨论

本研究于部分乳腺增生患者手术治疗期间施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结束后HAMA、HAMD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能显著缓解乳腺增生患者术后负面情绪,有助于提高其治疗积极性,从而改善预后。分析其原因在于:乳腺增生患者对自身疾病及手术治疗的不正确认知可增加其紧张、恐惧、焦虑心理,本研究对其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通过对患者各方面情况的评估,有助于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在充分尊重患者的基础上,确保其保持良好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健康知识水平,从而改善健康行为,提高自护能力,且能缓解紧张、恐惧情绪;此外,通过针对性心理干预,可帮助患者进一步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增强康复自信,提高治疗积极性,有助于改善预后效果。

综上可知,乳腺增生患者手术治疗期间采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术后负面情绪,有助于提高其治疗积极性、改善预后,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负面乳腺研究组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张惠灏:乳腺肿瘤重在预防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