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法检测水中丙烯酰胺含量的研究

2020-10-24 13:17王激扬李常虹
供水技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溴化纯水丙烯酰胺

王激扬, 李常虹

(沈阳水务集团水质检验中心,辽宁沈阳110003)

丙烯酰胺是一种白色晶体物质,易溶于水、乙醇等,遇热稳定,室温下可升华,易聚合和共聚,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世界卫生组织(WHO)限制其含有量不得超过1 μg/L;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认为人类的平均摄入量大致为1 μg/(kg·d)。《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丙烯酰胺的限值为0.5 μg/L[1],其中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水中的丙烯酰胺的方法,因出台时间早,已不适于在实际工作中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上的气相色谱仪和试剂都有较大地改进,相应的检测方法亦有改进完善的空间。笔者综合生产实践和相关资料,对样品溴化衍生萃取前处理及Agilent 7890A气相色谱仪的仪器参数进行了优化,对水中丙烯酰胺实现了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检测。

1 实验部分

1.1 检测原理

在pH值为1~2的条件下,丙烯酰胺与新生溴加成反应,生成α-β-二溴丙酰胺,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气相色谱法测定。反应方程式如下:

1.2 试剂

丙烯酰胺(CH2CHCONH2),>99.9%,国家标准物质。

丙烯酰胺标准水溶液:精确称取3.08 mg丙烯酰胺,500 mL纯水定容,制成6.16 mg/L的丙烯酰胺储备溶液,4 ℃避光保存,使用时稀释成6.16 μg/L的标准工作水溶液。

乙酸乙酯为色谱纯试剂,纯水为纯水设备制备的超纯水。

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包括硫酸溶液(1+9)、溴化钾、溴酸钾溶液[c(1/6KBrO3)=0.1 mol/L]、饱和亚硫酸钠溶液和无水硫酸钠。

2,3-二溴丙酰胺(2,3-DBPA),0.1 mg/mL。

1.3 仪器与条件

Agilent 7890A气相色谱仪,配置G4513A液体自动进样装置;电子捕获检测器(ECD);色谱柱:DB-1MS(30 m×0.25 mm×0.25 μm);色谱数据处理工作站。

进样量:2 μL,分流比为5∶1;载气:氮气(99.999%),流速为1.0 mL/min。

进样口温度:230 ℃;柱温:100 ℃,保持1 min,以10 ℃/min升温至180 ℃,保持3 min,再以20 ℃/min升温至240 ℃,保持1 min;检测器温度:280 ℃;尾吹气:61 mL/min。

1.4 样品的采集

用棕色螺纹口玻璃瓶采集样品,采样时不留顶上空间和气泡,4 ℃下保存,尽快分析。溴化衍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后的有机相需密闭低温(2~5 ℃)封存,可保存7 d。

1.5 样品的处理

取100 mL水样置于250 mL碘量瓶中,加入6.0 mL 1+9硫酸溶液混匀,置于4 ℃冰箱中30 min。取出碘量瓶,加入5 g溴化钾,溶解后加入10 mL 0.1 mol/L溴酸钾溶液并混匀,于冰箱中静置30 min。取出试样,加入2.0 mL饱和无水亚硫酸钠溶液,移入250 mL分液漏斗中,用20 mL乙酸乙酯萃取,振摇2 min, 静置10 min, 将萃取液置于50 mL小烧杯中,加入15 g无水硫酸钠脱水30 min,取1 mL入仪器专用样品瓶,待测。

同时用纯水按水样操作,做空白。

2 结果与讨论

2.1 溴化衍生反应的条件

丙烯酰胺易溶于水,不能用有机溶剂直接萃取,需通过加溴生成衍生物2,3-二溴丙酰胺后,再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测定。国标中的方法年代较久,水样前处理中使用的试剂和用量、操作步骤等都有改进的空间。

2.1.1溴化钾的添加量

国标方法中100 mL水样的溴化钾添加量是15 g,溴酸钾的添加量是0.001 mol,而从反应方程式计算,0.595 g溴化钾就能达到反应要求:

为了使反应完全及加快反应时间,可以适当增大溴化钾的添加量。因此,调节溴化钾的剂量,观察样品测定结果。试验发现加入2~5 g溴化钾,也不会影响丙烯酰胺的溴化加成反应。

2.1.2除溴所用还原剂的选择

国标方法中除溴是采用硫代硫酸钠作为还原剂,缺点在于它能与反应底物产生六环硫等高分子化合物[2],使其在ECD上有若干很大响应的杂质峰,会造成基线漂移,延长分析时间;此外还会产生乳化现象,影响萃取分离。用无水亚硫酸钠除溴可避免上述缺点,反应产物简单,杂峰少且ECD响应值低。经试验,加入2~3 mL饱和无水亚硫酸钠除溴较为适宜。

2.2 样品浓缩倍数的选择

国标方法中将水样经溴化衍生,再用25 mL乙酸乙酯萃取后,还需入KD浓缩器浓缩至1.0 mL,浓缩倍数是100倍。经试验得出,直接用20 mL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后的有机相进行检测,就可达到测定下限低于国家标准的检测要求。样品浓缩倍数是5倍,简化了检测步骤并减少了人工操作造成误差的机率。

2.3 标准工作曲线

取6.16 μg/L丙烯酰胺标准工作水溶液100 mL,加入250 mL碘量瓶。按照水样检测步骤进行溴化、萃取,5倍浓缩预处理后,所得有机相即为100 μg/L 2,3-二溴丙酰胺的标准使用液。水样中丙烯酰胺含量=2,3-二溴丙酰胺含量×0.308÷浓缩倍数。

再取不同体积标准使用液,用乙酸乙酯定容至1.0 mL,混匀,配制成工作曲线系列,上机检测,2,3-二溴丙酰胺的出峰保留时间是7.13 min,见图1。

图1 2,3-二溴丙酰胺标准色谱

拟合得到标准工作曲线y=218.17x-42.96,相关性系数R=0.9984。

2.4 检出限与测定下限

以产生仪器信噪比2~5倍响应值所对应的2个低浓度水样,按检测步骤各进行重复7次平行测定,计算组合标准差等,结果见表1。计算得到组合标准差为0.0483 μg/L,检出限为0.0143 μg/L,测定下限为0.179 μg/L。

表1 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μg·L-1

根据相关统计学公式(MDL=t(6,0.99)×S)计算得到,此方法检测水中丙烯酰胺的检出限是0.0143 μg/L,测定下限为0.179 μg/L,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丙烯酰胺限值0.5 μg/L的检测要求。

2.5 方法精密度与准确度

用2,3-二溴丙酰胺配制20.0,50.0和100.0 μg/L的2,3-二溴丙酰胺内控标准样品,分别相当于丙烯酰胺标准水溶液1.23,3.08和6.16 μg/L。各做6个平行,重复6次测定,计算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因为是纯标液,2,3-二溴丙酰胺(t=7.13 min)色谱峰后无较多响应值高的杂质峰,见图2。

实验结果见表2,采用该方法测定丙烯酰胺含量为1~10 μg/L的水样,相对标准偏差是1.5%~2.5%,相对误差为6.0%~12.3%。

表2 精密度与准确度

2.6 回收率测定结果

分别将5,40和80 μL浓度为6.16 mg/L的丙烯酰胺水溶液各加入到3种不同的100 mL水样中,包括纯水,即每个浓度加入至3个不同水样中,同时每种水样做1个平行。按照水样的检测步骤测定各水样的丙烯酰胺浓度,同时检测3个原始水样做对照,经试验,此方法在0.3~5.0 μg/L的回收率约为85%~92%,结果如表3所示。

因为丙烯酰胺在室温下易升华,易溶于水,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丙烯酰胺标液的挥发性会使操作环境被其污染,使平时从未检测到的丙烯酰胺出现在纯水和对照水样中。因此,在配制水样的同时一定要做纯水空白,去除环境污染因素。

表3 丙烯酰胺回收率测定结果

3 结语

总结了应用Agilent 7890A检测水中丙烯酰胺含量的实际操作方法,在国标方法的基础上,对溴化衍生反应和萃取步骤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减少了试剂浪费,简化了萃取步骤,并确定了利用DB-1MS色谱柱检测2,3-二溴丙酰胺的仪器参数。经验证,该方法的检出限、测定下限、精密度、准确度等各顶指标符合检测要求,可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溴化纯水丙烯酰胺
一种纳米材料复合溴化丁基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纯水体系下水合物的生成及堵塞实验研究
不做生命的纯水
一种热塑性动态硫化溴化丁基橡胶/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纯水就好
聚硅酸/聚丙烯酰胺复合絮凝剂的研究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及其含量控制方法
一种溴化丁基橡胶塞及其制备方法
聚丙烯酰胺对生土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DMC-IA-AM两性聚丙烯酰胺用于混合废纸浆抄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