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溶栓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2020-10-26 01:30王涛
医疗装备 2020年19期
关键词:动静脉国药准字溶栓

王涛

天津海滨人民医院神经医学部 (天津 300280)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临床少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仅占各类脑卒中的1%[1]。部分CVST 患者合并脑出血症状,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CVST 合并脑出血患者52例,探讨动静脉溶栓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CVST合并脑出血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6例。对照组男18例,女8例;年龄44~86岁,平均(64.9±2.9)岁;病程1~17 d,平均(8.96±2.34)d。试验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47~88岁,平均(62.8±3.4)岁;病程2~18 d,平均(9.78±2.15)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符合CVST 的诊断标准并出现脑出血合并症[2];(2)患者家属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精神障碍患者;(2)偏瘫患者;(3)无法正常交流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凝治疗:在患者脐周皮下注射5 000 U低分子肝素(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90),每12小时1次,并检测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e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g time,ATPP);待血液高凝状态消退后改用华法林(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247)治疗,药量每日递减,并检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使其控制在20~30 s,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适当调整华法林的用量。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动静脉溶栓治疗。(1)适应证治疗:对昏迷合并瞳孔散大的患者,给予动脉注射20%甘露醇注射液(国营张家港市制药厂,国药准字H32025970)加大量饮用水行脱水降颅压处理,并给予5~10 ml/kg 的低分子右旋糖酐酐(上海长征富民金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20150220)用以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配备充足营养;癫发作患者应给予抗癫痫治疗。(2)动静脉溶栓治疗:局部麻醉后,在患者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5F 血管鞘,进行低分子肝素化治疗;插入5F 造影导管评价患者右侧椎动脉、两侧颈内动脉的血管造影,评估CVST 的范围与病情严重程度;随后置入导管,将50~75万U 尿激酶,以1万 U/min 的速度泵入患者体内,当患者闭塞皮层静脉再现,动静脉血液循环时间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时,停止泵入;若患者的皮层静脉未见显著改善,可于24 h 后再次实施溶栓治疗。

1.3 临床评价

诊断标准:显效,患者不良症状全部消失,在住院观察期间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腰穿压力恢复至正常范围;有效,患者症状基本得到改善,腰穿压力的降低幅度>40 mmHg(1 mmHg=0.133 kPa);无效,患者症状未改善,腰穿压力改善不明显;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CVST 可分为炎症与非炎症型两种。炎症型CVST 的受累部位为横窦和海绵窦,而非炎症型的受累部位多为上矢状窦,化脓性乳突炎、中耳炎则是横窦乙状窦血栓的直接诱因[4]。由于该病缺乏显著的特异性,临床初步诊断时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情况。CVST 的临床影响因素较多,80%的患者能够经过检查明确自身的患病影响因素(妊娠、血液病、脑外伤等),但仍有20%的患者未能明确致病因素,对后续诊断治疗工作的开展造成较大困难[5]。

CVST 合并脑出血是一种少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颅内压增高导致的持续性头痛与喷射性呕吐、卒中导致的多发性小血管出血,以及精神异常、癫、意识模糊混乱等脑病临床症状,严重的患者可出现昏迷[6]。目前,临床多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抗凝治疗CVST 合并脑出血患者,而静脉内血栓是该病恶化的首要因素,因此,如能配合溶栓治疗,必将取得较好疗效。

尿激酶为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对改善患者的脑神经功能具有显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局部窦内溶栓能够改变药物浓度,明显提升血管再通率。CVST 合并脑出血发病期间,患者生命存在较大危险,治疗风险也较大,病死率增加,该病严重程度与昏迷深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身体素质与年龄有直接关系。因此,临床多建议在采用传统抗凝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动静脉溶栓治疗。当患者出现较大范围的多灶性出血梗死症状时,若发生急性高颅内压则加剧脑出血发病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需对针对性治疗适应证,及时采取降颅压处理[7]。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动静脉溶栓在CVST 合并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动静脉国药准字溶栓
更正声明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乳腺癌术后采用罗哌卡因联合帕瑞昔布钠治疗的镇痛效果观察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宫颈妊娠合并子宫动静脉瘘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