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蒸联合经络导平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2020-10-26 01:30朱秀珍
医疗装备 2020年19期
关键词:熏蒸经络偏瘫

朱秀珍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四科 (天津 300000)

偏瘫是脑卒中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可对患者肢体运功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故促进患者肢体运功功能早期恢复是治疗的迫切需求。中药熏蒸是一种中药外治方法,利用中药煎煮后产生的蒸汽,对患者机体进行蒸熏,利于药物经皮肤吸收后到达血液中进行循环,充分发挥药效[1-2]。经络导平仪是一种融合电子技术、微电脑技术等先进治疗技术,并结合传统中医针灸及阴阳平衡理论,对病理经络进行强制性疏导平衡的治疗仪器,适用范围较广,目前关于两者联合治疗的报道较少。鉴于此,本研究探讨中药熏蒸联合经络导平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9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试验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43~70岁,平均(58.29±7.09)岁。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42~71岁,平均(58.41±7.1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19年审(23)号]。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诊断确诊为脑卒中;首次发病,且存在偏瘫症状;病程≤3个月;认知、交流均正常;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肝肾功能障碍;植入心脏起搏器等金属异物;存在急性传染疾病;有明确药物过敏。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行常规干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注意患者良肢位的摆放,交替使用仰卧位、健侧卧位及患侧卧位,按摩四肢,预防足下垂及肌肉萎缩;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偏瘫肢体锻炼及床上与轮椅转移、床边站立等运动功能锻炼,并协助患者进行穿脱衣、刷牙、吃饭等日常生活能力锻炼,采用咽部冷刺激等方式促进其吞咽功能恢复。

对照组采用中药熏蒸治疗:药方组成为当归15 g、川芎15 g、鸡血藤9 g、红花9 g、羌活9 g,对于痰瘀阻络型的患者适量添加半夏、陈皮等,对于气虚血瘀型的患者适量添加地龙、桃仁等,对于肝肾阴虚型的患者适量添加山药、地黄等,按照1:1比例将上述方剂与水混合后,置于智能熏蒸仪[杭州立鑫医疗器械,浙食药监械(准)字2011第2260375号,型号:LXZ-200S]药箱中进行熏蒸治疗,30 min/次,1次/d。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经络导平仪[南昌高腾科技,药(械)准字:食药监械(准)字2009第1640036号,型号:ZDZ-5]治疗:根据患者病证将电极片置于主穴、配穴上,主穴为命门、腰阳关、大椎、双侧风池、至阳、肾俞,配穴为足三里、三阴交、曲池、手三里、合谷、外关、解溪、养老、委中、劳宫、环跳、神门、肱中,设置频率为2.5 Hz,30 min/次。

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

1.3 临床评价

(1) 肢体运动功能: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采用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motor scale,FMMS)评估,其中上肢评估条目33个,下肢评估条目17个,每个条目评分为0~2分,得分越高代表肢体运动功能越好[3]。(2)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估,共10个维度,包括地面平走及上下楼梯、修饰、穿衣、进食、小便、用厕、洗澡、大便、床椅转移,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日常生活能力越好[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肢体运动功能

治疗1个月后,两组上肢及下肢FMMS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FMM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FMMS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FMMS 为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组别 例数 上肢FMMS 评分 下肢FMMS 评分治疗前 治疗1个月后 治疗前 治疗1 个月后试验组 46 33.86±4.78 52.97±6.15a 18.13±4.24 29.46±4.39a对照组 46 33.92±4.81 42.98±5.64a 18.22±4.27 23.25±3.94a t 0.060 8.120 0.101 7.140 P 0.952 <0.001 0.919 <0.001

2.2 日常生活能力

治疗1个月后,两组ADL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ADL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ADL 评分比较(分,)

注:ADL 为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1 个月后 t P试验组 46 58.76±5.23 74.32±8.58 10.503 <0.001对照组 46 58.08±5.26 66.19±6.83 6.381 <0.001 t 0.622 5.028 P 0.536 <0.001

3 讨论

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偏瘫是脑卒中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往临床治疗该疾病患者多采用药物结合传统康复锻炼,但效果欠佳,且由于脑卒中后偏瘫发病机制相对复杂,康复治疗难度大,易使患者错过肢体功能康复黄金期,从而严重影响预后。

中医将脑卒中后偏瘫归于“中风”“痹证”范畴,病因为本虚标实、气血受阻、肝肾阴虚等,故临床治疗应遵循阴阳平衡、气血循环等原则。中药熏蒸药方中,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之效;羌活具有解表止痛、散寒除湿之效;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畅通血脉之效;鸡血藤具有活血舒筋、补血造血之效;红花具有散瘀止痛、活血通经之效,方中诸药配伍共达活血舒筋、通络止痛的功效。智能中药熏蒸仪是一种通过数字智能化控制恒温,将为患者病情辨证配制的中药药液加温为中药蒸汽,利用蒸汽中的药物离子对患者皮肤进行直接蒸熏的中药外治仪器,区别于传统中药内服用法,其依据人体皮肤吸收、渗透、排泄特点,将药物离子吸收渗透进患者全身皮肤、穴位,利于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充分发挥药效,从而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之效,有效缓解患者病情[5-6]。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上肢及下肢FMMS 评分、ADL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中药熏蒸联合经络导平仪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可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经络导平仪通过刺激人体经穴,使患者病理经络生物电流快速实现平衡,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效;同时,经络导平仪具有不用服药、不用扎针、无痛苦、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应用范围较广。中药熏蒸联合经络导平仪治疗可相互促进,发挥协同之效,利于患者尽早回归正常生活。

综上所述,中药熏蒸联合经络导平仪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猜你喜欢
熏蒸经络偏瘫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中药硫黄熏蒸历史研究
中药熏蒸治鼻炎
蒙药熏蒸舱蒸汽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观察及护理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经络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