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猪和育肥猪的回肠炎——一种被低估的疾病

2020-10-26 01:18王晶晶译自Vol3320191719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0年9期
关键词:肠炎猪群基因组

王晶晶 译自,Vol.33(2019),№8:17,19

潘雪男 审 何 闪 制图表

肠道疾病会影响保育猪和育肥猪的福利,增加抗生素的使用量,并给世界各地的集约化养猪生产系统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据估测,在最常见的猪传染病中,回肠炎(或猪增生性肠炎)可给每头感染猪造成0.50~1.00欧元的经济损失。

患病猪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常见腹泻、生长速度放慢和饲料利用率下降,一旦发生亚临床回肠炎甚至不会出现临床症状。发现疾病以及快速且准确的诊断是确诊亚临床或临床回肠炎的前提,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1 诊断

除了非特异性临床症状外,患病猪还可能会出现宏观和/或微观的典型组织学病变。若发生急性回肠炎,患病猪的回肠黏膜和肠壁可见卡他性炎症或出血(图1)。

慢性肠炎的症状特征是患病猪肠道绒毛和隐窝上皮细胞被未成熟的增生性上皮细胞替代,导致回肠和空肠壁明显增厚(图2)。

图1 回肠发炎,黏膜褶皱增大

胞内劳森菌是一种需要复杂营养才能培养的细菌——只能在细胞培养液中培养和存活,猪感染后会引发回肠炎。因此,检测时通常不进行胞内劳森菌分离,而是直接对组织样本进行非特异性染色,或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感染组织、食糜和粪便样本。与其他诊断方法相比,PCR通过扩增特定核苷酸序列能够产生更特异和更灵敏的结果。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发现,患病猪回肠组织病变的严重程度与同一头猪粪便中胞内劳森菌基因组当量浓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图3)。

图2 回肠壁增厚

此外,研究表明,利用未免疫猪或免疫猪的平均日增重测得的临床影响情况与用PCR检测到的粪便中胞内劳森菌的浓度相关,这使其成为诊断猪回肠炎的首选方法。在猪群水平上,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有助于确定感染时间,但该方法不适用于该病的确诊。

2 控制与预防

如果发生急性回肠炎,猪场需要给患病猪服用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进行治疗。但是,考虑到要谨慎使用抗生素和细菌会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威胁,控制和预防猪回肠炎的长期策略应基于猪场特有的免疫接种计划、生物安全和降低风险因素措施。

3 田间试验

目前尚不清楚胞内劳森菌在欧洲猪场中的流行率及其影响,尚无数据说明由胞内劳森菌感染引起的肠道疾病发病率,这表明有必要对欧盟各成员国进行调查研究以确定该病原体在猪场中的流行情况。

相关研究人员正在检测丹麦、法国、德国、西班牙、荷兰和英国的猪群以确定胞内劳森菌的流行情况 (图4)。

选择这些国家是因为它们的生猪存栏量占欧洲生猪总存栏量的三分之二以上(67%)(丹麦、法国、德国、西班牙、荷兰和英国的生猪存栏量分别为1 280万头、1 310万头、2 760万头、3 000万头、1 230万头和470万头,合计存栏1.005亿头,欧洲的生猪总存栏量为1.5亿头)。

图4 参与研究的国家以绿色标记

在研究结束时,对来自6个欧洲国家的144个猪群(出生到育成猪群或仅有一个来源的育肥猪群)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胞内劳森菌感染。从每个被检猪群中选择15头保育猪(体重10 kg~25 kg)、15头生长猪(体重25 kg~40 kg)和15头育肥猪(体重40 kg~100 kg)采集粪便样本。

利用诊断性测试法qPCR计算得出的样本量足以在约300头相同日龄的猪中以95%的置信度检测出胞内劳森菌,估计患病率为20%。

考虑到猪肠道疾病的发病史,从每个参试国家选择24个猪群用于试验。鉴于季节对猪回肠炎发病率的影响,从2017年10月开始采集粪便样本,前后横跨一年的时间。试验猪随机选择,采样时猪是否腹泻并不影响其能否被选为试验动物。从猪的直肠壶腹部人工采集粪便样本,每头猪采样时均使用新的一次性手套,以避免交叉污染。

用qPCR检测所有粪便样本中的胞内劳森菌特异基因组片段的浓度。

由于数据收集一直持续到2018年10月,本文将讨论从丹麦的12个猪群、德国的11个猪群、西班牙的11个猪群、荷兰的11个猪群、法国的8个猪群和英国的5个猪群上获得的首批可用数据。本文所用的数据为自2017年10月2日至2018年3月30日所收集样本的检测结果。

来自参试猪群的粪便样本100%进行了胞内劳森菌的检测。各猪群和各国家的粪便样本的阳性率存在显著的差异。在来自丹麦猪群的粪便样本中,经检测约48%的样本呈胞内劳森菌基因组片段阳性;在采集自西班牙的猪群和法国的猪群的粪便样本中,阳性率较低,分别为20%和18%。总体而言,所有被检粪便样本的阳性率为34%(表1)。英国和荷兰各猪群的粪便样本阳性率差异特别大 (图 5)。

研究发现,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猪群之间以及不同国家的猪群之间,不同年龄段的猪群在粪便样本阳性率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图6)。平均而言,在30%的保育猪、42%的生长猪和33%的育肥猪的粪便中检测到了胞内劳森菌的基因组片段。

在各年龄段猪群粪便样本阳性率上,丹麦的保育猪粪便阳性率最高(83%),英国、德国和西班牙的生长猪粪便阳性率最高(分别为60%、57%和33%),荷兰和法国育肥猪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54%和29%)。

在获得更多数据后,这些中间结果将会得到完善。

4 结论

由于在所有采样的猪群中都检测到了胞内劳森菌的基因组片段,因此可以认为胞内劳森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病原体,至少在发生腹泻的猪群中是这样。

因此,要确诊胞内劳森菌感染,检测血清中的抗体至关重要,不过只有在数据收集完成后才能对该病原体的流行情况做出最终的结论。

胞内劳森菌的感染需要利用qPCR检测腹泻猪粪便中的胞内劳森菌或死后剖解的病理学病变才能确诊。

最初的结果表明,不同国家、不同猪群和不同年龄段的猪在胞内劳森菌的流行率上存在差异。可能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记录在调查表中,一旦完成数据收集,便将进行分析和发布。

猜你喜欢
肠炎猪群基因组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牛参考基因组中发现被忽视基因
科学家找到母爱改变基因组的证据
血清HBV前基因组RNA的研究进展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紫花白及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猪增生性回肠炎的综合防治措施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药六味肠炎灵治疗肠炎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