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生猪和奶牛养殖现状分析与对策

2020-10-26 01:18郝小静冯永胜衣服德刘开东代永联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0年9期
关键词:奶牛场粪污猪场

郝小静,冯永胜,衣服德,刘开东,代永联,周 围

(青岛市畜牧工作站,山东 青岛 266100)

为了解青岛市生猪和奶牛的养殖生产情况以及养殖场在粪污处理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方面的现状。2019年10月-2020年1月,青岛市畜牧工作站组织3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市768家生猪和奶牛养殖场的养殖规模、饲养方式、疫病防控措施、清粪方式、粪污处理方式、粪污利用模式及养殖人员等情况进行了现场入户调研。其中有612家猪场和156家奶牛场,覆盖了青岛市所有的规模场,以期找出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方法,便于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工作。

1 调研基本情况

1.1 养殖规模

1.1.1 生猪养殖规模

生猪养殖规模情况见表1。生猪年出栏量在2 000头以下的猪场占85.61%,其中年出栏量在500~999头的猪场占41.56%。生猪年出栏量在10 000头以上的猪场仅占0.71%。

1.1.2 奶牛养殖规模

奶牛养殖规模情况见表2。奶牛存栏量在500头以下的奶牛场占86.08%,其中,存栏量在100~299头的占57.61%,存栏量超过800头的仅占3.31%。

1.2 饲养方式

1.2.1 生猪饲养方式

育肥猪多采用地面平养,自繁自养,以饲喂预混料和浓缩料为主。仔猪多用品牌料饲喂。母猪采用限位栏饲养的猪场有157家,占25.65%。生猪采用发酵床饲养的猪场仅有3家。

1.2.2 奶牛饲养方式

奶牛饲养方式情况见表3。奶牛饲养以卧床饲养为主,有114家,占71.16%,44家奶牛场采用散栏饲养的传统方式(无卧床)。15家奶牛场采用发酵床饲养,发酵床饲养方式在奶牛上开始扩大应用。奶牛卧床垫料多采用细沙,采用橡胶垫床的奶牛场有2家,采用干牛粪垫床的有1家。

?

?

?

1.3 疫病防控

养殖场疫病防控情况见表4。养殖场基本都能做到科学免疫和科学用药,100%有完整的免疫程序,有药物防控计划的养殖场占92.06%,但7.94%的养殖场没有药物防控计划或计划不合理,多为小型养殖场,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持。

?

1.4 清粪方式

1.4.1 生猪养殖清粪方式

生猪养殖清粪方式见表5。猪场清粪方式主要有干清粪、水冲粪和水泡粪等,其中干清粪占89.68%,水冲粪占4.88%,水泡粪占5.44%,干清粪为主要清粪方式,采用水冲粪或水泡粪的猪场一般都有消纳粪水的农田。

?

1.4.2 奶牛养殖清粪方式

奶牛场清粪方式主要是机械清粪和人工清粪。采用机械清粪的奶牛场超过60%,为主要清粪方式。35.26%的奶牛场单纯采用人工清粪,多为小型奶牛场,见表6。

?

1.5 粪污处理方式

1.5.1 猪场粪污处理方式

猪场干粪棚和沉淀池的配建率均接近100%,配建固液分离和沼气池的猪场分别占5.77%和16.20%,且沼气池的应用效果不佳,见表7。

?

1.5.2 奶牛场粪污处理方式

配建干粪棚和沉淀池的奶牛场分别占85.90%和78.21%,是主要的处理方式。固液分离、沼气池和氧化塘的应用较少,见表8。

?

1.6 粪污利用模式

采用种养结合的养殖场占83.40%,其中自家农田消纳的达60.46%,通过销售途径解决粪污问题的养殖场占16.60%,见表9。

?

1.7 养殖人员情况

1.7.1 从业时间

从表10可以看出,从事养殖业5~19年的人员占77.12%,人员相对固定。从事养殖业时间最短的为1年,最长的达39年,人员更新较慢。

1.7.2 从业者年龄结构

养殖人员以中老年人为主,40~59岁的从业者占80.13%,最大的70岁。30岁以下的从业者仅占1.17%,年龄最小的22岁,年轻人比例偏低,见表11。

1.7.3 从业者学历

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从业者占83.07%,其中初中学历占52.16%,本科学历仅占2.96%,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从事养殖生产一线的高学历人员严重不足,见表12。

?

?

?

2 调研结果分析

2.1 养殖规模特点

调研数据表明,生猪年出栏量在2 000头以下的猪场占85.61%,以生猪养殖密集的平度蓼兰镇为例,早期建场的多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小规模经营为主。很多距离村庄较近或在村内的猪场,由于后期的发展受到土地、投资和政策等制约,养殖规模的扩大受到限制。

奶牛存栏量在500头以下的奶牛场占86.08%,占比最高。总体而言,奶牛场养殖规模较小。规模小造成产奶总量低,奶收购价偏低,最终导致经济效益不高。

2.2 饲养方式特点

调研发现,生猪多采用地面平养,奶牛多采用卧床饲养。随着粪污处理压力的不断加大,发酵床等新兴饲养方式得到认可。发酵床具有粪污零排放、减少疾病发生和提高生产性能等优点,值得推广。但奶牛发酵床存在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和发酵效果差等技术方面问题,还需要解决这些技术问题后才能广泛应用。目前奶牛卧床垫料多采用细沙,这会对后期的粪污处理造成很大负担。

在饲料方面,养殖场越来越注重动物的营养均衡。生猪以饲喂品牌料、预混料和浓缩料等成品料为主。奶牛场已全面采用青贮料饲喂,且通过添加益生菌剂提高青贮发酵效果已被广泛接受,大部分奶牛场采用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饲喂方式,提高了奶牛的生产性能。但部分奶牛场没有取料机,增加了青贮二次发酵和饲料霉变的风险。

2.3 疫病防控特点

100%养殖场具有完整的防疫程序,生物安全防控得到高度重视。92.6%的养殖场有药物防控计划,有较完整的疾病治疗方案,保障了动物健康,提高了畜产品质量。

但部分小型养殖场的兽医队伍比较薄弱,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对生物安全防控的作用认识不足,“重治疗、轻防控”思想仍然存在,需加大技术人员的培养。

2.4 清粪方式特点

干清粪方式得到广泛应用,采用干清粪的猪场占89.68%,而采用耗水量大且处理难度大的水冲粪和水泡粪的猪场仅占10.32%,说明猪场的环保意识明显提高,对于粪污清理方式的选择更加理性。奶牛场已向机械清粪方式转型,并占据了主导地位。调研发现,一些小型奶牛场仍然采用人工清粪方式,其效率低、效果差、卫生差,向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势在必行。

2.5 粪污处理特点

粪污处理水平有所提高,但处理方式简单,深度处理技术应用受到限制。养殖场基本都做到了“三防两分离”,粪便暂存于干粪棚,粪水通过管道等进入沉淀池,杜绝了养殖污染现象。一些小型养殖场环保意识不强,“经济账”重于“生态账”,以干粪暂存或鲜粪直接外运为主,而且未对粪便进行深度处理,增加了疫病传播的风险。固液分离、沼气池、粪肥发酵或有机肥生产等应用较少,粪污深度处理设施配套不够,未达到现代绿色畜牧业的发展要求。

2.6 粪污利用模式特点

粪污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但种植用地不足,新的利用模式少。养殖场通过流转土地、粪水销售和免费使用等形式,将粪污处理后作为肥料利用,成为养殖场增收的又一途径。统计表明,60.46%的养殖场拥有种植用地,能够以种养结合的方式就近处理粪污,是当前主要的利用模式。但有的规模场配套用地不足,季节性用肥,对养殖场粪污存贮构成了一定压力。

2.7 从业人员特点

从调研情况看,从业人员养殖经验比较丰富,但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造成发展后劲不足。由于缺乏高学历、懂技术、会经营的人才,大部分从业人员对互联网、自动化和智能化等新兴技术的接受比较困难,不利于我市畜牧业转型升级,难以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据调研,从事养殖业5~19年的人员占77.12%,大部分人员在养殖生产一线工作多年,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随着现代化畜牧业的不断发展,从业人员需要顺应新形势,克服惯性思维,不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这样才能跟上行业发展步伐。

3 对策建议

3.1 加快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

认真落实全国畜牧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向上级部门发声,建立技术推广机构,完善技术推广配置和职能,形成以畜牧推广部门为核心、以养殖场为主体自上而下的技术推广服务链条,打通技术推广的渠道。

3.2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

深入开展绿色健康养殖技术的攻关研究,在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和粪污综合处理利用等环节研究集成新的成果,形成一套适合于现代畜牧业绿色发展的健康养殖技术,加大技术成果转化力度,让成果落地。

3.3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以入户指导、观摩会、培训班和示范点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实操能力,提高养殖场的生产水平,通过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促进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集合我站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和环境控制等专业技术人员一同下乡开展“一站式服务”,打通科技入户最后一公里。

2.4 加快畜牧业智能化建设

打造智能化畜牧养殖体系,实现饲养管理、生物安全和粪污处理等过程自动化。打造智能化畜牧信息平台,实现畜牧信息资源共享以及信息技术高度集成。加大畜牧业智能化发展理念的宣传,普及先进技术,鼓励养殖户积极参与,促进养殖场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

2.5 建设养殖一线技术指导队伍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通过培训、技术交流、专业考核和奖惩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有一定理论基础、推广经验、沟通能力、实操技能和科研水平,能为养殖户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队伍。

2.6 重点抓小型养殖场的技术改进

要进一步加大对小型养殖场和散户的技术推广力度,提供精准服务,针对小型养殖场特点,推广易操作且成本低的粪污处理和利用技术,推广经济实惠的设施和设备,推广切实可行的科技成果,使小型养殖场和散养户都能学得会、弄得懂、买得起和用得好。

2.7 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结合畜牧业发展要求,培养一批能力强、肯吃苦且能实干的专业技术人员典型,为养殖场破解生产中技术水平低和规模效益提升慢等难题。总结一批技术、管理、措施和效益等优良的养殖场典型,通过技术和模式复制,以点带面,在全行业推广,带动养殖场走生态、健康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奶牛场粪污猪场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2013年全国16 省(区、市)规模奶牛场卫生保健与疫病防制状况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