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日本驻郑州领事馆旧址建筑风格研究

2020-10-26 09:21马希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5期
关键词:建筑风格郑州

马希辉

摘 要:坐落在郑州市东三马路80号院的原日本驻郑州领事馆,是近代郑州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建筑符号。该馆是日本帝国主义在抗日战争爆发前期,在我国中部地区建立的唯一一座领事馆,作为郑州近代史的重要承载物,2001年6月,河南省文物局正式下文将该领事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交由郑州二七纪念馆进行开发和保护。原日本驻郑州领事馆是目前郑州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近代建筑物之一,其自身所具备的建筑风格彰显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理念,代表了一个时期中外文化的交融,因此,研究该馆的建筑风格、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关键词:郑州;日本领事馆;建筑风格

20世纪初,地处中原腹地的郑州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新中国修建的京汉铁路与陇海铁路在此交汇,自此奠定了郑州在我国内陆地区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交通便利性的大幅提升极大促进了内地与沿海地区的商品贸易,与此同时,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也引起力图开始全面侵华计划的日本人的关注。1931年初,日本人便借保护日商的名义,在如今的郑州管城区东三马路80号院开设领事馆,该领事馆也是日本在我国设立的最后一个领事馆。该馆在1931年3月正式开馆,短短6个月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随后,郑州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社会各界掀起了强烈的抗日热潮,领事馆随即撤离。1935年,日本加紧了对华北五省的侵略步伐,国民政府不断妥协,在此背景下郑州日本领事馆于1936年初再次开馆,“七七”事变后正式闭馆。领事馆闭馆后,旧址几度被作他用,2006年被批准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作为历史见证的郑州日本领事馆旧址成为人们了解抗日战争前后郑州、河南乃至于中日关系等方面历史的重要场所,成为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场所。

原日本驻郑州领事馆曾多次易主,先后被作为住宅、饭店、旅社、招待所使用,移交前的最后房屋产权归郑州市房管局所有。由于该领事馆建立时间较为久远,且经历80多年的风雨摧残,主体建筑部分已毁坏严重,尤其是地下隐蔽部分,房基已全部断裂,地面墙体出现倾斜。考虑到原日本驻郑州领事馆旧址自身所拥有的历史内涵及独特价值,它成为郑州地区近现代殖民文化的典型建筑物。要深入地研究该领事馆的建筑风格,就需要对该领事馆的建筑进行科学的保护和修复,郑州市政府先后拨款100多万元用于原日本驻郑州领事馆的修复工程。

1 原日本驻郑州领事馆建筑风格特色

原日本驻郑州领事馆的主体建筑为前后两幢相向而建的二层小楼,中间是一个四方小庭院,其院落坐北朝南,南北长35.8米,东西宽32米,占地1.92亩。前后楼皆为两层砖木结构,即以砖墙体承重,并结合木质楼层和木桁屋顶,主体部分使用青砖,有廊柱。从结构形式上看大致属于西式建筑采用的砖木混合结构技术在中国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墻体部分依然使用我国传统建筑中常用的青砖或土坯砖进行砌筑,屋顶一般用西式的木屋架,在上面再铺设青瓦,在外廊部分更多的使用梁、柱等结构形式。另外,建筑的层高一般不超过两层,该结构形式的建筑兴建于19世纪中期。20世纪前期,已开始出现砖混结构。由此可以看出,至少在20世纪初,中原地区的建筑施工水平要落后于同时期国内其他地区的发展水平。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转型的阶段,彼时的建筑在具有某种鲜明风格的同时,往往又具有其他样式的特点,这一时期的建筑大都具有折中主义特点,不能仅按单一风格来划定日本驻郑州领事馆的建筑风格。如后楼大厅水磨石地面所用的二龙戏珠、太极图等图案均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而整体建筑中仍旧能够看到钢混结构的局部使用,甚至能够看到水磨石、双层玻璃窗等新材料、新结构的应用。在建筑布局方面,该建筑中也有采用多角形的平面布局及砌出的阳台等结构,可以看出该建筑还融合了一些西方现代建筑文化的元素。此外,该领事馆前楼后廊、后楼前廊皆建有廊柱,该结构也是最早传入中国的带有西方建筑文化元素的建筑样式之一。

一座建筑与其兴建时所处的时代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即使由同一国家所建,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建筑依然存在明显的风格差异。图1为原日本驻郑州领事馆旧址现貌。图2为1911年竣工的原日本驻上海领事馆旧貌,此建筑清水红砖墙面,中部屋顶为双尖拱顶,第二层和第三层是连续的券柱式拱廊,拱廊的檐口、柱头、栏杆等细节之处都有着非常精致的石雕装饰,这类装饰风格带有浓厚的古典主义,即使其兴建时间比日本驻郑州领事馆早20年,但建筑样式依然超前于地处郑州的领事馆,这背后的原因虽然多样,但主要受制于北方地区开放时间较晚这一原因。由此,我们也可推断出西方的建筑文化和技术在某地区的传播与开埠时间有着较为明显的相关性。

2 关于原日本驻郑州领事馆建筑的维护建议

为保证近代建筑保护工作的效果,保护工作需要在建筑物产权变更和使用方式发生变更前便开始进行,也就是在其成为文物保护单位之前就展开。新中国成立后,原日本驻郑州领事馆被郑州商贸劳动服务公司占用,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被市民发现和关注。在此期间,使用者及使用方式的改变给建筑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特别是使用方式的改变会严重破坏建筑内部格局和室内的陈设、装饰。此外,其使用方式的变化都没有相应的工程记录,这也为针对该馆的修缮和复原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总体而言,该建筑基本保存了建筑原貌,2004年由郑州市政府拨款对其进行整体修缮,在完成修缮工作后,200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经过修缮基本恢复了领事馆的原貌,但在保护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建筑颜色的改动缺乏足够依据,对改动部分没有明确标识等。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该领事馆旧址,需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资金问题。资金问题直接影响原日本驻郑州领事馆旧址的保护和利用等多方面工作的开展。目前,该旧址暂未对外开放,日常维护等工作的经费开支只能由政府财政支持,但依然存在着经费少、审批困难等问题。因此,应积极拓展维护经费的获取渠道,不能仅仅依靠财政拨款,还应有效利用社会组织、个人捐赠以及其他的合法筹款途径。

二是人才与制度保障。目前原日本驻郑州领事馆旧址在日常管理上依然存在问题,如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相关规范和制度的缺失等。因此,一方面应适当进行扩编,招聘更多的专业人员来壮大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还可通过组织专家授课等方式来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制订并完善相关制度,确保文物保护工作开展的持续性和规范性。

三是记录存档。建立文物档案是文物管理处的基本职责,目前这一工作的开展仍不够完整和系统,对此,应积极使用多样化的记录手段来记录管理使用和权属变化等基本信息。此外还应收集并整理与该建筑有关的历史沿革、名人逸事等背景材料。

3 总结

原日本驻郑州领事馆旧址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不仅成为郑州地区近现代殖民文化的典型建筑物,同时由于自身所拥有的多重历史内涵,也是打造警示性教育基地的重要场所。该领事馆兼有中西方不同的建筑特色,同时发现其建筑形式也与所处地区的近代化程度有关。为更好地维护该领事馆旧址,从资金、人才制度及记录存档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保护建议,使其能够成为社会公众铭记历史的纪念地。

参考文献

[1]张超.原日本驻郑领事馆旧址寻踪[J].中国纪念馆研究,2015(2):316-322.

[2]于皓洋.谈日本驻郑州领事馆旧址的建筑与历史[J].文物建筑,2014(00):114-118.

[3]徐有礼.郑州日本领事馆史事综录[M].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5.

[4]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建筑风格郑州
Love Forever, Damon Salvatore
《关于郑州的记忆》(部分)
中西方传统建筑风格的差异与交融
浅析云阳彭氏宗祠的建筑风格和文物保护
人性化建筑设计的多角度分析
北魏和盛唐中原地区佛塔建筑风格的异同
郑州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郑州擂台赛纪实
电厂建筑风格探讨
巧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