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一扇小窗,荡一片涟漪

2020-10-26 06:51钱伟国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36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策略

钱伟国

摘要: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中之难,尤其是中学生的写作令人堪忧,进行有效的写作教学成了语文教师探索的重点。本文阐述了片段式写作教学的原则及其策略。

关键词:片段式写作  有效教学  策略

让大多数语文教师感觉最困惑的还是写作教学,似乎无从下手,成了难中之难。下面介绍几种片段式教学的策略。

一、复述式

这要求学生对看过或听过的内容进行准确简洁的概括,它分为口头复述和书面复述。这是笔者在进行片段写作教学中最初采取的方式,如在上阅读课时,我分发一些作文故事报给学生看,并提醒他们重点看几个故事,在下课前15分开始把自己认为印象最深刻的故事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述出来。当然甚至也可以播放一些精彩影片,让学生进行内容概述。这些对学生来说比较感兴趣,也比较容易接受,而且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平时不大交作文或拖拉的同学也变得积极多了。这里学生片段示例略去。

二、观后感式

就是在观看一段“视频”素材之后以书面的形式阐述自己的感受和观点。现在中学生更容易接受“屏幕”教育,由于电视、电脑的普及,学生更喜欢边看边听边想。但片段式写作要求学生看的内容是有选择性的,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再者材料要让学生感兴趣,要有教育意义,能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我选用过的材料有《艺术人生》中有关“成龙”“赵本山”“周星驰”“西游记剧组再聚首”等节目,《鲁豫有约》中“潘长江”节目以及《实话实说》中的精彩节目。另外影片如《荒岛余生》、《千与千寻》、《我的兄弟姐妹》等的放映主要以节选精彩部分来欣赏。这样学生既扩大了视野,也在情感上得到了熏陶,从而能够写出内心所产生的共鸣。在观看《艺术人生》成龙专访之后,同学们写出了各自的片段式作文,节选几个如下:

学生A:妙哉,人生本来就是一件艺术品!在节目中,成龙向我们娓娓道出了他的人生。未知他的成长旅程,猜想必定一帆风顺:打开自己的市场,成功进入数万明星梦寐以求的天堂——好萊坞。可是他的成长却充满了酸辛,一张和蔼的笑容后,究竟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苦呢?被人轻视,这使他乐观;被人嘲笑,这使他坚强;被人不器重,这使他成了真正的男子汉!这一切的一切塑就了自信的他!

学生B:看了成龙的一生,我觉得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他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他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我们有这个条件读,就要把书读好,来回报自己的父母。虽然成龙认为自己没有尽好作为儿子、作为父亲、作为丈夫的责任,但他在失去自己最重要的人的生命的时候,他终于明白了生命的短暂和脆弱。我们要吸取他的教训,在长辈们在世的时候,多给他们一点安慰,让他们少一份寂寞;多给他们一点关心,让他们少一份无奈;多给他们一点温暖,让他们少一份冷清!

学生C:今天,在课堂上,看了一期艺术人生的专访,心中颇有许多感想。终于明白,曾经的我是多么天真,总是想着长大后当明星挣大钱,也不止一次在电视机荧幕前,羡慕那些大牌明星的光彩耀人。然而,我错了!因为成龙大哥的成名事迹,就很清楚地告诉我:光彩耀人的背后是常人所无法体会的辛酸与无奈。也没有哪一个人是真正完美的成功!就算你在事业上如此辉煌,但若到亲情、爱情上,充其量也和常人一样,甚至比常人还不够负责任,没有时间去陪陪自己的父母、孩子和爱人。所以,不要再傻傻地认为:全世界的人都认识你的面孔,才是成功的目标。追求心中理想固然重要,但也千万不要忘了身边那些默默关心你的人。

感人的画面无疑对学生的思想也是一次洗礼,视觉的冲击更容易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学生这时的感受往往是心灵火花的瞬间绽放,如果不随机而动,可能会稍纵即逝。《艺术人生》中的人物往往是大家非常熟知的人物,而且节目也真挚感人,感言也就蓬勃而出,以上几位同学的行文令人惊喜。

三、仿写式

就是模仿例文写出相似的文章,既可以内容相似,也可以是语言相似,还可以是结构相似。比如在学习郭沫若的《屈原》和高尔基的《海燕》时,学生非常感兴趣,尤其是朗读起来激情澎湃。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它会让人的情绪陡然高涨。这堂课我以此为契机,补充了另外一些相似的材料,如刘邦的《大风歌》、项羽的《垓下歌》 、曹操的《观沧海》、李白的《将进酒》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关汉卿的《一枝花·不伏老》、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等,由此让学生自己分析为什么这些文字会让人产生情绪上的变化。师生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修辞多样,事物的选择雄伟壮观,句式多样,感情真挚等。然后要求学生在朗读、分析、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也学习写一段激情澎湃的文字,结果学生写出了许多质量较高的激情文字。由此笔者引申开来,既然可以写激情澎湃的文字,那么也可以写柔情似水的文字,也可以写痛苦悲凄的文字等等。这样的片段作文,学生写起来更具有目的性,对于写作水平的整体提高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天净沙·秋思》结构简单、语句通俗、内容易懂,学生仿写的共鸣点很多,比较容易切入,所以进行仿写时每位同学都跃跃欲试,整个课堂氛围其乐融融,学生的片段写作质量较高,洋溢着强烈的生活气息,起到了很好的训练效果。

四、续写式

就是根据原文内容和中心通过想象再补充另外的情节和结尾。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假如当时的人找到了进入桃花源的路,桃源会产生怎样的变化?有两位同学写出了这样的片段。

学生A:这里风景优美:绿树成荫,鸡犬相闻,道路井然有序。这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村民和睦相处……这是一处绝好的世外桃源,人们进来后都不舍得出去了,于是这里成了人们躲避战乱的一片乐土。

学生B:人们找到桃花源之后,把外面的生活对村里人进行了具体的描述。一些村里人感到十分的好奇,禁受不住诱惑,于是跟着一些外界的人到外面闯荡。这样来来去去,外面的一些不好的习惯也跟着进来了,有些人富了,开始有了私心。加上桃源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吃的住的渐渐不够了……终于,桃源生活已经和外面没有两样。

两篇例文表达的思想刚好相反,表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为他们对世外桃源和陶渊明的认识层次不一样,并且选择的角度各异,从而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它充分体现了学生写作的自主性。这也表明续写式的片段习作更有利学生了解作家思想及其作品的主题思想。

五、改写式

就是根据看过或听过的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改写。改写式的片段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作文的立意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这是片段作文教学后期采取的主要训练手段。如学习完《桥之美》之后,也让学生设计一座自己喜欢的桥,并阐述理由。学生在文本优美的文字中体会到了桥的魅力,教师再展示一些桥的优美图片,学生据此展开想象,设计自己心目中的桥。他们当中有的选择石拱桥,并且选择五环拱,以此发扬中国的桥文化以及迎接北京奥运;有的选择木桥,认为应该返璞归真;有的桥墩设计成龙腾的模样,表明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学生的思维在这一刻碰出火花,他们能够从书本中走出来,进行创造性阅读,这有利于学生写出新颖的有个性的文章。再如学习完《说屏》之后,也让设计一款自己房间的屏,摆放在房间合适的角落。学生认为这样的片段作文具有挑战性,所以乐于参与。学生设计的屏材料丰富,款式多样,屏上的图案也各具特色,学生在创作和表述过程中很有成就感,创新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效训练。

片段式写作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而且增强了学生写作的信心,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学生作文的恐惧心理,也为下阶段的写作训练做好了准备。当班级学生以上片段习作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训练学生写生活片段,然后围绕一个中心把这些片段组合成篇,或者通过想象和联想由一个片段扩展为多个片段组合成章,这样学生作文的篇章就自然而然形成了,也懂得了怎样把事情写具体。在此基础上再来指导学生如何润色语言、加深立意就容易写出好的文章了。

参考文献:

[1]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

[2]刘静.浅谈作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作文教学研究,2006年3期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走进农村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