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鲫养殖增效技术措施

2020-10-26 06:59冯茹
黑龙江水产 2020年5期
关键词:单产鱼种方正

冯茹

鲫是黑龙江、辽宁、吉林等北方地区省份的重要养殖鱼类,也是大宗淡水鱼类。以黑龙江省为例,其年产量仅次于鲤、鲢、鳙,位居第四位。2017年黑龙江省鲫鱼产量为10.8万t。鲫市场需求量大,不同的季节销售价格虽有波动,但总体价格高于鲤,养殖利润也高于鲤。因此,鲫也是受养殖者欢迎的养殖鱼类。鲫的养殖难度要比鲤大,主要是鲫的病害较多,特别是高产池。养殖者想提高鲫的养殖效益,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 选择适宜的养殖品种

1.1 地方特色品种

鲫的养殖品种较多,地方特色品种可选择方正银鲫。方正银鲫原产地在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国家批准在方正县建立的国家级方正银鲫原种场在双凤水库附近。方正银鲫原种场为全国各地提供了大量原种,促进了中国鲫鱼种业的发展。方正银鲫为三倍体鲫,它具有肉质优、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等优点,是黑龙江省近些年重点推广的水产品种,在黑龙江省得到大面积推广。单产可达350kg/ac~750kg/ac,单位面积效益可达1500元/ac~3000元/ac[1]。根据2019年哈尔滨市鲫的养殖情况调查结果,全市鲫的养殖总产量3432t,方正银鲫产量1752t,占鲫鱼产量的51.0%[2]。

1.2 引进品种

引进品种可选择异育银鲫中科3号、黄金鲫、淇河鲫、湘云鲫、彩鲫、丰产鲫、彭泽鲫等,养殖规模较大的为黄金鲫、彭泽鲫等。黄金鲫易养殖,单产高,但商品鱼市场接受程度不如其他鲫种类,市场价格也一般较低。虽然彩鲫在北方地区养殖规模较小,但养殖效益较高,养殖者要考虑好销售市场,要能卖得出去。彩鲫除用于景区观赏外,还可作为地图鱼等肉食性观赏鱼类的饵料鱼。彩鲫的品种较多,有20多个品种,按尾型大致可分为普通尾彩鲫(也称草金鱼)和燕尾彩鲫(也称剪尾彩鲫)两类;按体色区分,有黑色、红色、白色、肉色、紫色、金黄色、白底红花、红底白花等[3]。

2 采用适宜的养殖方式

鲫的养殖可采取池塘养殖、稻田养殖和湖泊(水库)放养等方式,养殖者可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一般池塘主养亩效益可达1500元~3000元,池塘套养每亩可增收100元~200元,稻田养殖每亩可增收100元~300元,湖泊(水库)放养,每亩可增收20元~100元。

2.1 池塘养殖

2.1.1 池塘主养。鲫池塘主养的单产不宜计划过高,一般以350kg/ac~750kg/ac为宜,过高的产量养殖风险较大。一般鲫的鱼种培育夏花鱼种放养密度为4000尾/ac~8000尾/ac,鱼种出池规格为50g~100g左右;鲫的成鱼养殖春片鱼种放养密度为1500尾/ac~3000尾/ac,成鱼出池规格为250g~300g[4]。除放养鲫外,还应搭配放养鲢、鳙,既增加鱼产量,还可改良水质,特别是鲢的作用显著。一些鲫养殖户因鲢销售价格低,只搭配鳙的模式是不合理的,忽视了鲢的改良水质作用。放养鲢有助于控制养殖水体蓝绿藻的发生,避免水质变坏。一般鲢春片鱼种的放养密度为40尾/ac~50尾/ac,鲢夏花鱼种的放养密度为30尾/ac~500尾/ac。池塘主养鲫宜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许多水产饲料加工企业生产鲫人工配合饲料,可供养殖者选择。

2.1.2 池塘套养。池塘套养鲫,既可放养夏花鱼种,也可放养春片鱼种。鲫的夏花鱼种规格2cm~3cm,放养密度为100尾/ac~200尾/ac,秋季出池鲫鱼种规格可达150g~200g,单产可达到15kg/ac~30kg/ac。鲫春片鱼种规格100g左右,放养密度为50尾/ac~200尾/ac,秋季出池鲫成鱼规格可达250g~300g,单产可达15kg/ac~40kg/ac[5]。

2.2 稻田养殖

鲫为稻鱼共作模式放养的主要鱼类[5],稻田养殖鲫的模式也被称为稻鲫共作模式,稻田的浅水环境非常适合鲫的养殖,鲫养殖过程中很少发病且生长良好,还能摄食田内杂草和水稻害虫,可实现鱼稻双丰收,同时化肥、农药的用量也会显著减少,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2.2.1 稻田培育鱼种。在不投饲的情况下,鲫夏花鱼种放养密度为70尾/ac~100尾/ac,单产可达5kg/ac~10kg/ac。在投饲的情况下,鲫夏花鱼种放养密度为400尾/ac~1000尾/ac,单产可达20kg/ac~50kg/ac。饲料建议采取人工配合饲料,每天投喂两次即可。2020年,稻田培育鲫夏花鱼种模式在黑龙江省绥滨县得到了大面积推广,成为受当地欢迎的稻鲫共作模式。

2.2.2 稻田养殖成鱼。在不投饲的情况下,鲫春片鱼种放养密度为2kg/ac~4kg/ac,单产可达5kg/ac~10kg/ac。在投饲的情况下,鲫春片鱼种放养密度为5kg/ac~15kg/ac,单产可达20kg/ac~50kg/ac。饲料建议采取人工配合饲料,每天投喂2次即可。

2.3 湖泊(水库)放养

湖泊、水库的水域面积大,具有丰富的天然饵料,水质大多较好,适合放养鲫,特别是方正银鲫。在湖泊、水库中合理放养鲫,可优化水域鱼类品种结构,提高底层鱼类产量,显著增加水面经济效益。可放养鲫夏花鱼种或春片鱼种,一般鲫夏花鱼种的放养密度为50尾/ac~150尾/ac、鲫春片鱼种放养密度为3kg/ac~5kg/ac。对于凶猛鱼类较多的水域,建议放养规格较大的鲫春片鱼种。

3 重视病害综合防治

鲫的病害防控难度较大,可采取以下五项综合防控措施。一要做到每年彻底清塘消毒,充分利用秋季和春季不养鱼时间,使用机械和药物进行清塘消毒。二要放养健康鱼种,避免从疫区购买鱼种,最好自己培育鱼种,鱼种放养前应进行鱼体消毒。三要重视水质调节,夏季每天使用增氧机增氧,每隔7d~15d采用生石灰和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四要投喂新鲜优质饲料。人工配合饲料要存放在阴凉通风处,以防止发霉变质。五要对症用药,发生鱼病时,要认真检查鲫身体患病情况,做出正确诊断后,根据病情确定疗程、用药量和给药方式,注意观察鱼类施药后的变化[6]。

参考文献:

[1]孔令杰,杜业峰,杨秀,王昕阳. 北方地区方正银鲫养殖技术[J]. 科学养鱼,2018,(4): 79-80.

[2]邹作宇,袁美云,董宏伟. 哈尔滨市方正银鲫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J]. 黑龙江水产,2020,(2): 4-7.

[3]姜庆生. 北方地区鲫魚养殖技术要点[J]. 黑龙江水产,2018,(6): 42-43.

[4]张向军. 北方鲫鱼养殖技术要点[J]. 黑龙江水产,2016,(5): 28-29.

[5]孔令杰. 黑龙江省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调研报告[J]. 黑龙江水产,2019,(1): 9-12.

[6]齐明辉. 北方地区鱼类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J]. 黑龙江水产,2020,(1):34-35.

(责任编辑:常 顺)

猜你喜欢
单产鱼种方正
古老鱼种重返伊利诺伊州水域
本季推荐四方
浅析射阳大米的由来
关于钢铁厂车间动力自动化设备管理应统筹管理的思考
鱼种优劣鉴别方法
中国花生新品种应用技术进步率的影响研究
冬放鱼种技术
论提高广西农垦国有龙北总场红江橙单产途径
越南水稻生产发展实证分析
鱼种深秋管理四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