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发现早白垩世恐龙足迹群

2020-10-26 09:03
科海故事博览·上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明子引力波足迹

黑龙江发现早白垩世恐龙足迹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等中外科学家近日宣布,其研究团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发现大量恐龙足迹化石。这是黑龙江省报道的第一个大规模早白垩世恐龙足迹点。这些恐龙足迹数量多、保存好,对研究恐龙的演化有重要价值,并对探索恐龙的行为习性、生活环境以及恢复该地区古环境及其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黑龙江化石资源丰富,是中国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地方。遗憾的是,黑龙江早白垩世的骨骼与足迹记录非常稀少。据统计,依兰县恐龙足迹群由5条行迹,共计70个足迹组成,包括平行的蜥脚类恐龙行迹、三趾型鸟脚类行迹、延长的三趾型兽脚类行迹。蜥脚类足迹的后脚长度约49厘米。鸟脚类足迹以趾迹为主,第三趾最发达,第二趾、第四趾的爪迹几乎呈三角形,且前缘圆钝。三趾型兽脚类的爪痕平行,被暂时归为游泳迹。兽脚类游泳迹和其他恐龙的步行行迹的组合,表明它们是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中形成的。

“太极一号”圆满完成测试

近日,我国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太极一号”在轨测试实验取得了圆满成功。“太极一号”完成了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所需载荷和卫星主要关键技术的首次在轨验证,包括高稳定激光器、超高精度干涉儀、高灵敏度引力参考传感器、无拖曳控制技术、微牛级微推进技术、超稳超静航天器等。

据介绍,在第一阶段,“太极一号”完成了射频离子和霍尔双模两种类型电微推技术的全部性能验证,这在国际上是首次实现;在成功实现加速度模式无拖曳控制实验后,进一步完成了位移模式下的航天器在轨无拖曳控制,率先实现了我国两种无拖曳控制技术的突破;部分核心载荷性能实测指标超过设计指标一个量级,达到了我国最高水平,验证了空间引力波探测关键技术路线。专家表示,“太极一号”圆满完成在轨测试实验,是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实验技术验证的重要突破,标志着太极计划“三步走”第一步任务目标已成功实现。“太极一号”将转入拓展实验阶段。

软体动物发育演化研究取得新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刘保忠课题组提出了软体动物身体模式发育演化新机制,为理解动物的演化机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Hox基因是动物发育的关键基因,其沿身体前后轴表达(共线性),在多数动物中表达模式十分相似。研究团队针对两种演化关系较远的软体动物(笠贝和石鳖)的Hox基因开展了系统的研究,随后发现这两种动物的Hox基因表达模式看似差异极大,实则隐含了重要的共有规律:两种动物Hox基因的表达均可分为两部分,分别与背部的贝壳和腹部的足相关联。背部表达与每个类群独特的贝壳样式相关,腹部表达则在特定的发育阶段呈现保守的共线性模式。这些结果澄清了关于软体动物Hox基因共线性表达的争论,同时也解释了为何在不同类群的软体动物中总能观察到不同的Hox表达模式。基于这个新认知,研究团队提出了关于软体动物演化机制的新假说,即Hox基因背腹分离的表达模式,推动了贝壳和足的多样化,进而支持了软体动物身体模式的多样化。

我国实现人工合成斯格明子

记者近日从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获悉,该中心陆轻铀研究员与南京师范大学马付胜教授合作,利用自制的磁力显微镜系统(MFM), 在人工合成反铁磁多层膜中发现了一种可在几开尔文到300开尔文(K)宽温区稳定存在,能规则排列且尺寸连续可调的新型人工磁斯格明子结构。磁斯格明子,一种非易失的拓扑保护自旋结构,具有拓扑保护稳定性、尺寸小以及低电流驱动等优良特性,被认为是未来高密度、高速度、低能耗存储器件的信息载体而受到广泛的关注。

课题组利用人工合成反铁磁多层膜中的反铁磁层间耦合相互作用的原理,通过微纳加工,构造出一组不同的尺寸,规则排列的人工合成反铁磁圆盘结构。通过光学、磁电阻等测量方法,观测到预示磁斯格明子连续过渡变化的信号曲线。科研人员自制了一套可定位MFM可在4.2—300K温度范围内连续定位20μm器件样品且实现磁结构的成像与调控。该成果为磁斯格明子的研究提供了直接微观动力学图像,为后续新型器件实用化设计提供了新的材料体系参考。

猜你喜欢
明子引力波足迹
党的足迹
足迹
EN菌的引力波探测器
引力波探测宇宙大怪物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发现引力波
机器人儿子
哎哟,不怕!
机器人儿子
机器儿子